APP下载

“投篮数据热力图”(Heat Map)视域下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第31届奥运会攻防效果的研究分析*

2018-12-05康冬阳

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篮下中国男篮命中率

康冬阳



“投篮数据热力图”(Heat Map)视域下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第31届奥运会攻防效果的研究分析*

康冬阳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基于“投篮数据热力图”的数据可视化理念,对中国男篮在第31届奥运会五场小组赛的攻防效果、理念体系进行客观评价,并与竞赛对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精神面貌与竞技状态尚佳。但存在基本技术运用欠佳、失误过多比赛经验不足、进攻效率较低等突出问题。与世界顶尖强队在攻防效果与篮球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球队人员构成,球员征召迎合篮球发展潮流;明确选秀制度在中职篮中的地位,丰富国家队篮球人才储备;从实际比赛出发,强调与国际篮球发展趋势接轨。重新审视时下流行的“小球模式”、“魔球理论”等策略。

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热力图;攻防效果;篮球理念

1 “投篮热图”概念综述

“热力图”是实时大数据渲染的一个形象形式。“投篮热图”是一种将个体球员或整体球队命中率细化到不同进攻区域的图示,根据“投篮热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个体或球队进攻的主要集中点以及在该点的进攻效率。同时,“投篮热图”也能够反映出个体或球队在进攻端的打法与风格。研习“投篮热图”既有利于获取对手在进攻端的主要侧重点,又有利于己方掌握自身进攻端的短板与软肋。总体上来看有利于研究者得出含金量较高的成果与结论。

图1

图2

“投篮热图”理念目前在我国篮球领域内的研究尚未成熟,对于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图示的制作方法没有形成专业体系。参考相关文献,发现现有成果对 “热图”划分过于繁琐,图示结果辨析度不高。如王现德于2010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得分能力的分析研究》中,将球场分为15个区域[1]。如图1所示。

在此图示的基础上结合录像观察与数据整理,绘制了包括“中国男篮前锋投篮得分区域分布图”等4个区域统计图。(绘制结果如图2所示),得出了“中国男篮的投篮主要集中在限制区内的近篮区和三分线外的弧顶区域,限制区外的二分球区域投篮较少。前锋投篮区域狭窄,主要集中在三分线外和篮下,中距离投篮区投篮较少。中锋投篮区域较为分散,限制区内的投篮主要集中在篮下。中国男篮后卫投篮过度集中在三分线外,投篮区域狭窄,中近区域的投篮较少”的结论。

图3

随着国外篮球数据分析“可视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关球员命中率的研究不再是以往单调乏味的数字陈列。更加精细的图示制作更容易引起领域内专家学者以及消费者的共鸣。中国最大的篮球门户网站“虎扑篮球”(hoopchina.com)于2015年推出了一项针对美职篮(NBA)球员、球队投篮命中率“可视化”的手机应用“投篮热图”,较之以往取得了显著改善。在此应用之下的图示,将篮球场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记录了该球员的出手次数、命中次数与命中率,并用不同颜色整块标注。其中红色代表该球员在此区域的命中率高于整个联盟的平均水平,黄色代表持平,蓝色则代表低于。具体如图3所示。

本研究在“投篮热图”的绘制参照“虎扑篮球”的制图方法,借鉴以往专家学者关于此概念的使用经验。

2 数据来源及制图方法

本研究研究数据来源包含两个方面:(1)录像观察法之后的自制的相关技术统计;(2)各大篮球网站提供的总体数据信息。制图方法:本研究中两个“投篮热图”分别由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使用Adobe Illustrator CC、Photoshop CC,将虎扑体育(hoopchina.com)所提供的投篮热图还原。并根据奥运会真实赛场数据制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投篮热图视域下中国男篮攻防效果剖析

图4是中国男篮此届奥运会的投篮区域分布,图5是竞赛对手此届奥运会的投篮区域分布。某区域颜色为红色,代表该队在该区域的命中率高且远高于对手;某区域颜色为黄色,代表该队于该区域命中率与对手大体持平;某区域颜色为蓝色,代表该队于该区域命中率低且远低于对手。

图4 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投篮热图

篮球运动自127年前被发明时起,“攻”与“守”以及这两者的对立统一就成了这项运动亘古不变的主题。而“投篮数据热力图”的运用,也主要围绕“进攻”“防守”及“攻守表现形式”三个维度展开。

3.2 进攻效果差异剖析

根据图4、图5,与竞赛对手相比,中国男篮此届奥运会无论在哪个区域、以哪种方式完成进攻都与对手存在明显的差距。覆盖球场的10块区域中只有4块区域的进攻效率能与对手持平(黄色),且命中率都低于对手。其余6块区域在进攻效率上都远远逊之。这其中有两个现象发人深省。第一,三分线外的5块区域有3块都呈现为蓝色。整个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的三分球进攻效果可以看作是此届赛事男篮队员在进攻端“乏力、疲软”的缩影。结合实况录像来看,中国男篮外线队员之所以有大量三分的出手的机会,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方防守策略的针对性。通过录像显示:在比赛中我方队员在执行“挡拆”战术的过程中,防守方对于我方掩护队员在“挡”完之后“拆”的防守针对性较大。具体表现为:在“挡拆”结束之后,放松对外线持球人的投篮压迫,使其有空位、尤其是三分投篮的机会。在严密封锁持球人传球路线及突破路线的同时,立马轮转防守,采取双人包夹或者绕前防守的方式大幅度降低“拆”球队员“内切”的可能性。从而相应的减少他们挡拆之后突破篮下直接选择进攻的机会。防守方这种针对中国男篮外线“挡拆进攻”的防守战术,其目的就在于让这支不以投射著称的新男篮尽可能多的在中、远距离外出手。从而降低这支以运动能力及速度著称的年轻男篮对于他们整体防守的冲击力(新男篮5场比赛完成突破投篮33次,54.8%投篮命中率,32.6%犯规制造率)。结果中国男篮5场比赛在三分线外总共出手72次,用全队38%的出手收获了26.3%的命中率。不得不说,这种防守策略对于平均年龄只有25岁,运动能力有余而技巧不足的新男篮有较大的杀伤力。与此同时,从直观数据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男篮5场比赛三分球出手数、命中数、命中率与竞赛对手5场比赛三分球出手数、命中数、命中率录入SPSS软件中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命令进行运算,得出的结果依旧显示两者在这三项指标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投篮数据热力图”得到的结论。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三分球指标对比分析

3分/场制造3分/场% 中国男篮14.43.826.3 竞赛对手18.67.238.7 差值-4.2-3.4-12.4 P0.032*0.015*0.008**

第二,“投产失衡”的中距离投篮在一定程度上葬送了比赛,体现了目前我国篮球技术风格上与世界篮球的脱轨。依据图1、图2数据显示,中国男篮在4块中投区域共完成了75次投篮,命中了其中的23球,其竞赛对手在同样的区域只完成了42次投篮,命中了其中的20球。根据录像显示:对手在布防的过程中,防守外扩十分明显,经常踩着3分线对我方进行侵略式防守,严防3分投篮。同时,利用其球员个人防守延展性、伸缩性强的特点,对于我方禁区内发起的进攻进行深度干扰。逼迫我方队员进行干扰下的中距离投篮。这两点在美国、塞尔维亚、法国这三支世界强队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中国男篮则面对这一防守策略显得一筹莫展,大量糟糕的中距离投篮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与世界篮球的脱轨。

3.3 防守效果差异剖析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防守和进攻在决定胜负中所起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居于矛盾次要地位的防守,其胜利贡献值日益突出。正如篮球名宿比尔·拉塞尔所说“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获得冠军”。

结合图1、图2可以清晰的看出如下问题:第一,篮下的油漆区(Paint)是中国男篮防守的“重灾区”——对手在此区域得分的次数几乎与我方在此区域完成的总次数持平。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将两者在此区域的“完成数、成功数、成功率”三项指标分别录入SPSS软件中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命令进行运算,发现中国男篮在这三项指标上与竞赛对手相比皆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下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篮下投篮完成数、篮下投篮命中数、篮下投篮命中率对比分析

篮下投篮完成数篮下投篮命中数命中率(%) 中国 18.210.256.6 对手24.61769.1 差值-6.4-6.8-12.5 P0.001**0.005**0.021*

具体原因如下:(1)中国男篮在防守战术的选择与执行上、运动员的个人防守能力及习惯上都存在很大问题。通过录像显示:中国男篮过多地对于上线的挡拆持球人进行的夹击、延误,以期限制其出球及投射质量,但是由于回防及轮转防守速度过慢,加之奥运会赛场对手整体实力过强,经常导致禁区门户大开,被对手轻松得分;(2)中国男篮的场均失误过多且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失误大多被对手转化成了快攻或由守转攻形成的“以多打少”的契机。最终在禁区内大量丢分。

3.4 篮球理念差异剖析

篮球理念在篮球运动中带有某种根本意味,可被理解为对于篮球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的根本观点与看法。就里约奥运会而言,我国篮球理念与过去20年间大体一致。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球队人员构成方面,围绕“明星级”内线球员建队。此届中国男篮共征召了包括易建联、周琦、王哲林在内的5名内线球员,内线球员占球队人员构成的40%,其中前三者有NBA履历。第二,在整体打法与技术风格方面,中国男篮场上5名队员司职明确,各位置球员“功能化”现象明显。外线球员主要负责串联球队,突破及投射。内线球员主要负责篮下强攻及篮板球的争夺。整支球队在比赛中更加重视强侧“持球人”的执行力,以球为中心,强调控制节奏。弱侧球员的无球跑动贫乏且跑动更多的是为了给内线球员创造“单打”的空间,而不是为了创造出“空切篮下”、“错位单打”、“空位投篮”的机会。同时,男篮在比赛中传导球次数较少,无效运球次数过多,锋线球员的策应意识弱化。对于衔接段出现的防守反击机会不太敏感,在防守反击的过程中以冲击篮下为主,“追身三分”等现阶段世界篮坛的流行打法乏善可陈。第三,在进攻选择方面,中国男篮更多的选择“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篮下进攻或者中距离投射。对于挡拆之后的“小打大”或者“大打小”等成功率更高的单打模式运用频率较低。在三分球投射方面没有形成特定的体系,三分球战术被视作是剑走偏锋的选择而不是常规战术的应用。

随着篮球竞赛规则的不断改变以及运动员技、战术及身体形态的不断发展。世界各篮球强国在理念上也呈现出一个符合潮流的演进过程。通过文献资料及实况录像分析,中国男篮的竞赛对手在篮球理念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在球队人员构成方面:“锋卫摇摆人(Swaying-Man)半壁江山” 、“巨人时代”宣告终结。以美国男篮为例,此届里约奥运会12人大名单中有6名锋卫摇摆人却只有2名内线球员。而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上,横空出世的美国“梦之队”则征召了5名内线球员。真正意义上的锋卫摇摆人只有3位。

第二,“位置模糊化”在运动竞赛过程中愈演愈烈。曾以教练身份率队夺得8次NBA总冠军的传奇教练帕特·莱利曾经预言:“篮球场上位置模糊化将会不断加剧,未来的篮球运动将属于5个身高2米左右的摇摆人”。比如在对阵中国男篮的比赛中,美国男篮曾经排出由格林、乔治、巴特勒、巴恩斯、汤普森组成“小个阵容”。这套阵容所有球员没有固定的位置,淡化“位置技术”理念。在比赛过程中突变式的提高攻防两端的节奏,在防守端利用锋线球员“机动性强”的特点,以侵略式的轮转防守为基础,迫使对手失误或面对强干扰仓促完成投篮,“防守时以人为主,人、球、区、时”兼顾[2]。在进攻端则强调“分享球”理念。注重掩护、空切、无球跑动,旨在创造出空位投篮或者是“错位”单打的机会。同时提高球的推进速度,狠抓衔接段的防守反击。减少中距离投篮,强调冲击内线及三分投射。

第三,美职篮“魔球理论(Money -Ball)”、“小球旋风(Run and Gun)”、“死亡五小(Hampton 5)”等新时代篮球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以“魔球理论为例”莫雷(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斯隆体育数据峰会主席之一)在2007年就任火箭队总经理后,利用“期望球权价值分析”将每次进攻区域的选择(篮下、中距离、三分线外)都计算出一个期望值,最终得出“篮球运动在三分线外以及近篮区域完成投篮时产生的得分效率最高”。

以休斯顿火箭队为例,在2016-2017赛季中,截止2017年3月1日,50场常规赛完赛之后,休斯顿火箭队全队共完成中投468次,这一次数甚至不如多伦多猛龙队的德玛尔·德罗赞一个人完成的中投数(571次)。而火箭队在该赛季高居东、西部总排名的第3位也以实践的成功论证了这一大胆猜想。也让越来越多的球队践行“莫雷理论”。随着该理论在美职篮带起的“三分球效应”。一向以美职篮为技术风格导向的世界篮坛最终会被同化。3 投篮热图视域下中国男篮攻防效果剖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投篮数据热力图”作为一个实时大数据渲染的形象形式,可以使得个体球员或者整体球队在运动竞赛过程中的“数字化”命中率以“可视化”的形式跃然纸上。教练员可以通过该图示了解竞赛对手在球场的哪个区域得分可能性最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布防。

通过“投篮数据热力图”结合实况录像对中国男篮与其竞赛对手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表现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男篮精神面貌与竞技状态尚佳。但总体上仍存在基本技术运用欠佳,失误过多比赛经验不足,进攻效率较低等突出问题。与世界顶尖强队之间在攻防效果与篮球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男篮在进攻端“三分疲软、中投低效”;第二,中国男篮在防守端“禁区失守、三分失控”;第三,中国男篮在理念上“墨守成规、百废待兴”。

4.2 建议

第一,优化球队人员构成,球员征召迎合篮球发展潮流。“最好的球队不一定全部由最好的球员堆砌而成”。篮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在球队组建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球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化学反应”以及技战术风格彼此间是否匹配。我国男篮在建队过程中应当明确建队思路,既可以围绕某个核心球员建队,也可以围绕某种技战术体系建队。同时,在球员征召过程中,要迎合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减少内线球员人数,增加“组织前锋”人数。第二,明确选秀制度在中职篮中的地位[3],丰富国家队篮球人才储备。多样化的球队人员配置要以丰富的人才储备为基础。CBA联赛作为国家队的人才供应基地,其拓宽人才供应渠道亟待拓宽。而“选秀制度”则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球员及港、澳、台球员进入CBA。第三,从实际比赛出发,强调与国际篮球发展趋势接轨。重新审视时下流行的“小球模式”、“魔球理论”。防守端要提高在球员在比赛中的攻守转换与防守轮转速率,进攻端要充分利用我国内线球员机动性强的特点,强调“时空感觉”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同时做好减少无谓失误;防守端要在体能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防守的侵略性,扩大防区,鼓励身体接触,但一定要控制犯规次数。

[1]王现德.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得分能力的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刘庆广,霍子文.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122-126.

[3]康冬阳.中、美职业篮球联赛“选秀制度”差异初探及本土启示 [J].科技创业月刊,2016(13):73-74.

[4]滕朝阳,李广生,王正丰.现代男子篮球运动发展新方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2):57-59.

[5]王鑫雷,练碧贞.中国男篮成绩影响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30-35.

[6]汪希硕.当代世界篮坛实力格局解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8-21.

[7]张承毅.国外篮球训练研究进展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8):30-34.

[8]薛岚.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2-1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ttacking and Defending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and the Opponents in the 31st Olympic Game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Heat Map"

KANG Dongyang

(Henan Univerd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Henan, China)

2018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原崛起”战略背景下河南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182400410111)。

康冬阳(1991—),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篮下中国男篮命中率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2015男篮亚锦赛四强队三分球进攻特点的比较研究
投篮的力量休斯敦火箭
投篮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夺冠成因分析
我们班的篮球赛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我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