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研成为教育发展的“领跑者”

2018-12-04陈文静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领跑者湘潭市校本

陈文静

创新发展,让教育充满活力

记者: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到数学教研员,再到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党总支书记、院长———从您的工作轨迹来看,您一直与教研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您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教研工作的?

周大明: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科研是心灵的探索、思想的放牧、理念的碰撞、成长的阶梯,也是一种不懈的寻找与发现、不断的实践与尝试、不停的播种与收获。

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注重创新、坚持创新,始终把创新二字当成发展动力。首先,创新教研管理方式,开展教研员“三个得”“五个一”行动。“三个得”即“讲得一堂课或一个讲座,写得一篇论文或著作,做得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五个一”即“有一本书在看,有一个专题在研,有一堂课在讲,有一篇文章在写,有一个讲座在作”。“三个得”和“五个一”的内容作为教研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激活了教研员的思想意识,形成人人想研究、人人要研究、人人在研究的教育科研氛围。

其次,创新教育科研方式。教育的特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和真实性,仅有理论的演绎是不能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而实践的精彩如果不能总结归纳也不能推动教育的进步。因此,我们将课题研究结合教学视导,有效衔接教学理论的演绎逻辑和教学实践的归纳逻辑,形成“实践—归纳—再实践”的科研之道。

记者:教学视导虽然是一项常规工作,但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却把这项常规工作做到了极致,不断推陈出新,受到了学校、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周大明:把一项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就会出彩,抓常规就会出特色。近年来,我们围绕教学视导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创新了中学视导方式,开展了三种特色视导工作。

一是“分层提质培优”联合视导。为实现湘潭市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筛选了同一层次6所省示范学校的不同学段进行视导。视导过程中,我们遴选全市高三教学骨干教师,成立湘潭市六校“分层提质培优”联合视导教研专项活动小組,共计50多人下学校开展活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对视导课进行分析评议、分享好经验和做法等途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是“点科调研”视导。为提升各高中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依托湘潭市学科核心研究小组这一优秀团队,对全市8所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点科调研”视导专项活动,并针对学校的弱势科目进行专题研讨,为学科复习教学提供帮助。视导过程中,我们分学科召集核心组成员进行教学研究和指导,为学校的薄弱学科提供资源同享、研究同心、发展同步的教研资源。

三是“联片调研”视导。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了解初中教学现状,倾听一线初中教师诉求,我们采用以县(市)区为单位的“联片调研”视导。这种视导方式改变了原来对一所初中学校进行调研的单一低效的模式,以片区某一所学校为承办单位,片区其他学校派相关学科教师参加,每次确定主题,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初中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大数据平台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湘潭市的教研工作有何创新之举?

周大明:通过日趋成熟的质量监测现代化信息手段,准确把脉教育教学现状,向教研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指导、个性化学习、个性化纠错的质量监测目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当前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做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从2015年开始,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湘潭市新华书店一起打造了湘潭市大数据网络阅卷平台,利用大数据对全市高中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价。该平台集中全市学科教师参与网络评卷,记录每个学生每次测试中每道试题的答题情况,找准学生知识的薄弱之处,并依据测试结果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

特色发展,让教育百花齐放

记者:在我国的教研体系中,学校教研一直处于末端,也是各级教研的落脚点,并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如何引领学校教研,助力学校发展的?

周大明:我认为,教研要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领跑者”。为此,我们以课题为核心,让学校特色发展,让教育百花齐放。其一,实施课题研究,创立特色品牌。可以说,学校的教研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理念个性化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优势相结合的表现。在我们的指导下,湘潭市不少学校开展了创建学校特色的课题研究,创立了学校特色品牌。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和岳塘区育才小学通过书法课题的研究,创建特色品牌战略,都已经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兰亭书法学校。

其二,推广课题成果,打造校本品牌。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两型课堂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作为优秀课题结题后,挂牌确立湘潭市益智实验中学为该课题推广的基地校。为此,各教研员深入该校课堂,从具体的课题成果入手,对各学科的示范课、研讨课的备课和设计进行具体指导,最终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两型幸福”课程建设改革方案。2017年11月,该校进行全市开放日成果展示,全市初中学校500多名教师进行了观摩学习。

在我们的专业引领下,湘潭市不少学校教研实行“三结合”原则,即教育科研管理与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学生素质提升与教学质量提高相结合,从而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低耗高效、科学发展。

记者: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课题“两型课堂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曾成为湖南省教科系统“十二五”期间标志性成果,并在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上进行推介,这种理论成果是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地的?

周大明:任何一种理论成果如果不落地,那就是纸上谈兵。我们运用多种方式,推动了“两型”课堂的学科实践。首先,以两型课堂理念为指导,围绕学科、学校的特点,初步总结出30多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育才小学的“激疑思辨,分层精练”课堂教学模式,风车坪学校的“四学语文”“五读古诗”“六字作文”语文教学模式云塘学校的“英语词句”教学模式,金庭学校的“综合拓展”英语教学模式,人民学校的“先学后教”模式,先锋学校的“图形与几何”数学教学模式,湘潭市特校的IEP“五体联动”实施策略,等等。这些模式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并且得到初步检验,较为成熟、稳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其次,根据两型课堂理念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编写了40多本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材,为两型课堂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如,火炬学校的《好玩的科学》校本教材、百花小学的英语校本教材、育才小学的《书法与音乐》校本教材、云龙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两型教育》校本教材等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由师生共同编写、完善。

再者,以两型课堂为基点,积极向课外延伸,形成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一体化的育人环境。风车坪学校将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养成教育结合,设立书法活动室,每周一、二、三、五开展“书法天天练”活动;熙春路逸夫小学以英语优势提升学生素养,努力实现英语教学环境感染化、熏陶化,英语教学活动序列化、制度化、社会化,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成为高雅、自信、乐观的现代小公民。

协调发展,让教育更优质均衡

记者:不少农村教师普遍有两种想法,一是教育科研高不可攀,二是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因此,农村的教育科研一直是农村教育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如何在农村学校发挥引领作用的?

周大明:“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院发挥教育科研优势,利用课题驱动策略和教育规划领导小組力量推动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把课题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推进教育科研均衡发展。我们鼓励农村薄弱学校开展课题专项研究,鼓励并支持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把全市推进(城乡)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目标,落实在课题立项、中检、评先评优、成果推介等工作中,努力消灭农村学校零课题。

二是针对农村教育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教育规划领导小组作用。联合湘潭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农村学校专项研究项目,对农村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调研,有效地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服务,并帮助农村学校解决问题。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我们联合高校教授团队进行调研并开展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

猜你喜欢

领跑者湘潭市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最美乡村领跑者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湘潭市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全面推行社区垃圾分类的对策研究
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的“领跑者”
精而造疏 简而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