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福建前线的黄埔将领陆汝群

2018-12-04陆欣

文史春秋 2018年5期
关键词:陈琪黄埔军校黄埔

陆欣

陆汝群( 1902-1951),广西容县石寨乡下烟村人,陆汝群是中国第一批经过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抗日将领,他曾先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又名黄埔陆军小学)、广东海军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黄埔军校高级班读书,成为黄埔将士中唯一一个在黄埔长洲岛就渎过4所军校的高级军事人才。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陆汝群跟着蒋介石、周恩来两次驰骋东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他跟随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总预备队,从广东一路披荆斩棘,屡立战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中任旅长的陆汝群,被调抽到福建绥靖公署担任上校附员,同时被派往福建沿海前线协调指挥海军部队,率领一众勇士坚守福建沿海前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难关头,发扬敢打敢拼的黄埔精神,与侵入福建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黄埔长洲岛上四所军校培养成长的将士

黄埔长洲岛位于广州市区东南20多公里处,是一座山峦起伏、树木丛生、四面环水、方网6平方公里的美丽小岛,称得上是“世外桃源”。长洲岛上筑有炮台多处,隔江与鱼珠、沙路炮台并峙,构成自古以来长洲军事要塞,是由海上和虎门进入广州的第二道门户。白清末以后,这里就成为开办“将弁学校”、兴武讲学的好地方。一个世纪以来,长洲岛上创办了多所军事学校,广东陆军小学堂、广东海军学校、黄埔军校、黄埔军校高级班。黄埔长洲岛成为培养中国近代高级军事人才的摇篮。

陆汝群是桂东南辛亥革命志士陆宠廷之子,他之所以能够先后在长洲岛就读这4所军校,得益于他父亲的好友、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资助。1904年,陆宠廷与兄弟们在广西梧州府创办了广西第一所民办新式学校——梧州国民学堂。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胡汉民来到梧州国民学堂当教员,学堂里很快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在胡汉民的带领下,把梧州国民学堂办成了反清学堂,但很快被清政府查封。学堂大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跟着胡汉民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孙中山于1905年在日本创办的中国同盟会。陆宠廷则回到老家容县,继续开办新式学堂。在陆宠廷的带领下,当年容县创办了100多所新式学堂,容县在民国初期有大批知识青年去读军校、培养出100多名能打善战的抗日将领,与陆宠廷带头大力抓新式教育是分不开的。

1911年,孙中山派陆宠廷在广西策动武装革命,负责组织辛亥革命桂东南起义,以响应武昌起义。同年9月,陆宠廷率领民军攻打北流,因寡不敌众,在北流县城内被斩首,英勇就义,桂东南起义失败。

1912年元旦,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胡汉民先后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广东都督。尽管胡汉民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时刻牵挂着故人陆宠廷的遗孤——陆汝畴、陆汝群兄弟俩。陆汝群小学毕业后,胡汉民把他从广西容县接到广州,送他到黄埔长洲岛上的广东陆军小学堂读书。陆汝群在广东陆军小学读书的3年时间里,除了认真学习国文、历史、地理、算术等专业科目外,还学会了器械体操、刺杀、剑术、射击。陆汝群从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后,胡汉民又把他送到黄埔长洲岛上的广东海军学校继续读书。

广东海军学校(前身为黄埔水师学堂)是中华民国海军培养初级军官的学校。学校重视课堂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每年有9个月在课堂学习,3个月在船实践。陆汝群在海军学校里,认真学习数、理、化、英文、国文、操练等主要科目,还熟练掌握天文、驾驶、海岸要塞、舰炮操式、水鱼雷战术、通讯等各种舰艇知识,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高才生。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先生在会上明确提出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军校的决定。在孙中山先生的提议和倡导下,中国国民党“一大”代表以及各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们,都受命担负着为黄埔军校推荐和招收学员的重要使命。当时全国各省多在军阀铁蹄之下,不易公开招生,在这个特定的非常时期,大会委托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回原籍后物色优秀青年,做好选拔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招生工作。

时任广州大本营总参议、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的胡汉民,马上派人到广西容县,把陆汝畴、陆汝群兄弟俩接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

当时,黄埔军校招生消息传出去后,全国各地有志青年报考十分踊跃。1924年3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州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将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面对非常激烈的考试竞争,陆家兄弟俩对考试胸有成足,很快通过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文化关的考试。在进入面试时,考官问陆家兄弟俩为什么要报考黄埔军校,他们回答说,“因先君革命被害,故人此校继承父志”。黄埔军校的考官还问兄弟俩有什么特长,陆汝畴回答游泳。陆汝群回答说,我不仅擅长游泳,还懂得使用各种兵器和掌握海军的航海作战知识。考官们已经面试了近千名学员,但擅长游泳和掌握现代兵器的学员真是寥寥无几,而且陆汝群的英文口语又特别流畅。考官们一致认为陆汝畴、陆汝群兄弟俩是第一期新生中综合素质较好的学员。最终,陆汝畴、陆汝群双双考上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中唯一的一对亲兄弟。

陆汝群的少年时代,从一无所有的烈士遗孤,到步人正规军事学校学习,再到考入黄埔军校,逐渐成长为栋梁之才,这其中得到了胡汉民以及军校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在军校的大爱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立志将来要把在军校里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两次东征战役中的攻城勇士

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第一期500多名新生入学,编为4个队接受新兵训练。新生正取生编为第一、二、三队,备取生编为第四队,陆汝群、陆汝畴兄弟倆同时被编在第一队。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先生在典礼大会上对学员们说,在中国,单凭革命党而没有革命军的奋斗,革命是难以成功的。你们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陆汝群兄弟俩把孙中山先生的教导铭刻在心中。

黄埔军校开学以后,孙中山专门到一队看望陆汝群、陆汝畴。孙中山对他们说,当年我在新加波认识你们的父亲陆宠廷和叔叔陆爱堂,在日本认识你们的大哥陆更存、陆涉川。你们陆家人毁家救国、毁家救学,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很受大家尊敬,我也一直很牵挂着你们一家人。现在看到你们兄弟俩考入黄埔军校,我很高兴,你们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为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奋斗。

黄埔军校通过严格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革命的精神,坚定学生革命的信仰,增进学生革命的知识和本领,使学生能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甚至为此不惜牺牲生命。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陆汝群、陆汝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队伍中。

1924年9月20日,孙中山在韶关举行北伐誓师大会。陆汝群、陆汝畴兄弟俩随黄埔军校学生一队的学员,赴韶关大本营担负孙中山的警衛工作。这时,孙中山的身体状况已经欠佳,跟在中山先生身旁的兄弟俩,亲眼目睹了他抱病工作的情形,也真切地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崇高精神。耳濡目染中,兄弟俩暗暗立下了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誓愿。

黄埔军校学习苏联红军的经验,实行“注重实用,不尚空谈”的方针,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参加作战。黄埔军校开办后不久,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学生军投入到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历次战斗中。盘踞在广东东江惠州、潮州、梅州地区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怂恿下,妄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广东革命政府决定进行东征,由黄埔军校校长、粤军参谋长蒋介石统领,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以黄埔军校学生军和粤军作为东征的主力部队,在1925年2月和10月,先后两次举行东征。陆汝群、陆汝畴兄弟俩被编入黄埔军校的教导团,参加了两次东征战役。

淡水之战是黄埔军校教导团遇到的第一场硬仗。淡水守敌是洪兆麟所属的一支精锐,由翁辉腾指挥,防御工事分上中下三层,火网密集,互相支援,这是易守难攻的一场恶仗。校军从教导一、二团迅速抽出10名军官和100名士兵组成了敢死队。陆汝群带头参加敢死队。这些英勇的黄埔学员在炮火的掩护下,个个奋不顾身,冲锋陷阵,陆汝群身先士卒,挟梯攻城,和黄埔将士们一同打败淡水守敌的精锐部队。淡水之战共俘敌千余人,缴获枪械2600多支,为第一次东征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东征战役的硬仗是攻打惠州城。惠州古城东面是山,其它三面是水,地理形势易守难攻。据当地人称,在自宋代以来数百年的战乱中惠州从未被攻破过。防守惠州的是原粤军著名的骁将杨坤如,手下共有5000人、3000多支枪。蒋介石决定强攻惠州城。他在第一军中组成了由650人参加的敢死队,周恩来也命令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七十一团党代表、中共党员蒋先云组成以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为主力的另外一支攻坚敢死队。

陆汝群、陆汝畴和容县11个会游泳的黄埔一期将士,作为敢死队的先锋队员。他们背着炸药包,趁着夜色游过宽阔的西湖,来到惠州城下,等待着攻城的冲锋号吹响。担任主攻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四团的勇士们以敢死队为前驱,在一阵长号声中从阵地跃起,向惠州城城墙猛扑过去。在几公里长的战线上,顿时响起连绵一片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在强攻惠州城的战斗中,因云梯不足而久攻不下,而且黄埔军校学生伤亡重大。在一线军官几乎伤亡殆尽的危难关头,陆汝群带头一次又一次冲上云梯,终于攻入了惠州城。

北伐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叶剑英被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出征北伐,陆汝群跟着叶剑英沿粤汉铁路乘车向北前进,参加了连克长沙、平江、岳阳等地的战斗。北伐军攻下岳州后,蒋介石以岳州为北伐军后方,命王柏龄、叶剑英率总预备队攻打南昌城,陆汝群参加了3次攻打南昌城的战斗。

1926年,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时,部队发展很快,扩编也很多,各部队指挥机关司令部纷纷成立,各级司令部的高级军事人才很缺乏,急需培养一批高级军事人才。国民党在现有的黄埔军官学校附设高级班,第一批考选在战场有指挥作战经验的现役军官。国民革命军总预备队参谋长叶剑英非常看好他的学生陆汝群,从北伐前线极力推荐他回到黄埔军校报考高级班。

1927年1月,黄埔军校高级班开课,陆汝群又一次走进军校学习。他用一年多的时间,在高级班认真学习世界先进的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筑城学、交通学、辎巫学、兵要地理学、经济学、数学等新式科目。1928年3月,陆汝群在高级班毕业,曾在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的叶剑英知道,黄埔军校最缺这类实战教员,他积极推荐陆汝群到黄埔军校担任中队长,再三叮嘱他,要用学到的新知识为黄埔军校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抗击日军,坚守福建沿海防线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加紧了对华南的侵略步伐。国民党加强了福建沿海的防御力量,当时驻守福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有:陆军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〇〇军主力(七十五师、八十师及军属野战一团、二团),闽江江防部队所辖海军陆战队二旅(欠第三团),长门要塞炮台及所属舰艇,福建水警总队(欠两个大队),福建保安纵队(辖省保安二团、三团),总兵力约3万人。

大敌当前,身为驻守福建的一〇〇军军长陈琪却产生畏战情绪。他对陆汝群抱怨,日本的军事力量太强大了,我们海军的编制、舰艇数量、装备质量、官兵数量等均与日本海军实力相差甚远。日本海军兵力总数为12.7万人,中国海军官兵总共约为2.5万人,仅为日本海军的六分之一。中国海军舰艇总排水量为6.8万吨,而日本海军当时中等型号以上舰船就在115万吨以上。中国海军的主力部队放在长江,除留少数舰只扼守闽江口、珠江口和山东沿海外,其余3个舰队的49艘舰艇陆续全部开入长江,集中力量保卫南京城,福建沿海的防线是最弱的。全国几百万大军可能都抵抗不了日军的入侵,更何况福建沿海仅有3个师的正规军,又无海空优势,此战如何能打?!

面对陈琪的“沿海必亡论”,陆汝群嗤之以鼻:“你是一军之长,大战当前绝不能动摇军心,要发动福建全省军民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共同抗日,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陆汝群还向陈琪提出了保卫福建的应急措施。闽江口要塞一定是日军攻击的目标,日军一定会占领厦门作为海军基地,以便与台湾摇相呼应,控制台湾海峡交通线。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港城市,如果要在闽江沿海抵御日舰侵入福建,一是要利用福建民军的力量扩充民防白卫武装,我在老家广西容县当过民团团长,民团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二是要必须实施大规模海防军事设施建设,才能把入侵的日本海军阻挡在海防线外。三是在战术运用上,应避敌有制空权、制海权之长,扬我人熟、地熟、民族仇敌心理和陆军兵力优势之长,以夜战、近战避开日本空军火力之长。

陈琪听罢,对陆汝群说:“你在海战的布局上是一个专家,我派你到福建沿海前线协调指挥海军部队,做好与日本海军打硬仗的准备。”陈琪决定把陆汝群推上最危险的前沿阵地。

身为黄埔将士,抵御外敌,当仁不让,无论敌人多强大,毫不畏惧与退缩。陆汝群来到海军马尾港司令部,与司令员李世甲制定实施了大规模的軍事设施建设的方案。守闽的海军立即征集了商轮、警艇、驳轮、帆船等60多艘,各船均满载沙石,在闽江口长门外的福斗岛附近将舰只沉江:又在200万立方米的闽江两个航港道中填抛石块倾入江中,建成一条水下阻塞线,以阻遏敌舰进入。驻守马尾的第二舰队旗舰“楚泰”号炮舰布防福州南港,“正宁”“肃宁”“抚宁”3艘炮舰在闽江口外阻塞线附近巡防。同时海军在闽江口的福斗、梅花、乌猪、长门等处江面布施水雷数百枚。为了增强岸防火力,海军又在红山、东岐、牛道山、獭山等处,设置4座临时炮台,共装舰炮6尊。加派海军陆战队一个团布防各要塞炮台,同时在厦门要塞还增设了五通和何厝两处炮台。

为了保存实力和保护海军学校学生的安全,陆汝群还协调指挥海军将马尾造船厂的重要机器设备转移到尤溪县山中隐蔽,并且将马尾海军学校搬迁到湖南湘潭。

1937年9月3日和9月14日,日本空军的大编队机群,由台湾起飞入侵厦门港上空,猛炸海军厦门基地,要港司令部、造船所、无线电台、医院、航空处等均被炸毁。中国海军官兵对入侵的敌机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无法抵挡敌人的猛烈进攻。10月26日,日本海军陆战队攻占金门岛,揭开了侵略福建的序幕。

1938年5月初,日军在陆海空三军配合攻击下,集中30多艘军舰,用航空母舰装载20多架飞机,海军陆战队1000多人,向厦门大举进犯。陆汝群与海军马尾要港司令员李世甲并肩参加厦门血战。在日军对我厦门各炮台实行各个击破的强大攻势下,李世甲指挥海军将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拼死抵抗。炮兵们用生命守卫海疆,五通炮台守军战斗到只剩下一人也坚守在阵地上。在日军围攻的白石、胡里山、磐石的炮台上,将士们击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在弹药库和炮位等设施全部被敌炮火摧毁后,才不得不突围撤退。

厦门失陷后,战事迅速转移到闽江口外。1938年5月31日,日本飞机袭扰闽江口的中国海军防地,向正在阻塞线附近巡航的中国军舰俯冲轰炸,炸沉“抚宁”“正宁”号炮舰,炸伤“楚泰”“肃宁”号炮舰,海军留闽仅有的4艘舰退出了战斗。陆汝群与海军司令员李世甲群组织其余舰只官兵组成闽江口巡防队,“楚泰”舰上的官兵45人组成红山炮队,将舰上4尊舰炮撤卸安装到陆基炮台上,继续执行守卫阻塞线的任务。在抗战期中,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难关头,福建海军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与侵闽日军进行殊死的搏斗,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陈琪作为一〇〇军的军长兼福州警备司令,在日本侵略军侵略福建的时候一直没有下达作战计划,也没有对军事部署作任何具体的指示。一〇〇军既无训练亦无战备,而且兵员缺额多,补充人员少,虚弱病残冒名顶替现象极为普遍。全军官兵士气低落,军官指挥能力薄弱,通讯补给工作极不健全。尽管战事已非常紧急,可陈琪并不忙于军务,而是只顾自保。

陆汝群把陈琪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他曾对黄埔一期的老同学李良荣说,蒋介石把陈琪放在福建,会祸国殃民的,他指挥的陆军部队在这场福建保卫战中一定会战败的。果然不出陆汝群所料,由于陈琪指挥的防守部队分批陆续参战,分割使用兵力,使敌人有可乘之机,因而被日军主力各个击破。日军前锋尚未到达福州,第一〇〇军军部就有了撤退避战的消极心理。陈琪在给国民政府军令部的电文称:“福州市区作战于我不利,拟转进第二线大湖大穆阵地。”

1941年4月19日,日军从连江登陆,进攻福州。福建省主席陈仪及守备福州的八十师师长陈琪不战而退,21日福州失守,日军向闽北挺进。黄埔将士李良荣为保卫福建家乡老百姓的生命,主动向兼任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的陈仪请缨,任其第一纵队司令。李良荣率领1500多名战士开赴前线,利用有利地形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日军动用了飞机、大炮也未能得逞。5月25日,在大湖保卫战中,包括陆汝群在内的1000多名将士隐蔽在白沙镇北的大湖山区待敌,日军进入大湖包围后,全体将士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歼灭日军晋町部队300多人,迫使日军不敢再向闽北腹地深入,不久只得撤出福州。大湖保卫战中,200多名抗战将士阵亡,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闽北的大好河山。

国民党军委会与第三战区指挥部对福州的轻易失守感到非常惊讶,蒋介石非常气愤,将陈琪等一批渎职将领撤职查办,陈琪、李良荣、陆汝群同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同学,在福建抗日前线中,他们给福建的父老乡亲交出截然不同的答卷。尽管奋力抗敌,但国民党部队中的种种弊端,令陆汝群彻底失望,心生退意。临行时,李良荣再三挽留。陆汝群对李良荣说出了心里话,大敌当前,蒋介石不顾福建人民的死活,指挥国民党第三战区最高司令官顾祝同去打内战,集中7个师8万人的兵力,封锁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制造举世震惊的“皖南事变”,企图消灭皖南新四军。如果把8万人的兵力集中对外作战,还愁不能把日本侵略者赶下海吗?!陈琪只不过是一只替罪羊。

1942年冬天,陆汝群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小学当一名乡村教师,把白己的余生放在培养农村孩子成才的希望中。1951年,一代英才、黄埔将士陆汝群在容县老家去世,享年49岁。

猜你喜欢

陈琪黄埔军校黄埔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Flame Imaging in Meso-scale Porous Media Burner Using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
黄埔军校初期的办校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