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军五十一军台儿庄战役建功勋

2018-12-04刘永加

文史春秋 2018年5期
关键词:台儿庄蚌埠淮河

刘永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5月14日起到6月中旬,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3个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2个师、每师2个旅的乙种军编制。其目的是消弱东北军,整编后的东北军有6个军被分调到全国各地驻防。在抗日战争中,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其中第五十一军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淮河阻击战,为台儿庄大捷提供保障

东北军第五十一军成立于1933年2月,于学忠任军长。第五十一军成立时是一支三师制甲种军。但在经过1936年的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被分化瓦解,第五十一军也在此形势下被缩编为两师制乙种军,辖第一一三师(师长周光烈)和第一一四师(师长牟中珩)。

1937年8月,第五十一军被调往山东,负责海防守备,于学忠任第三集团军副司令兼第五十一军军长。1938年1月,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被蒋介石枪毙后,于学忠升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不久又改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1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调遣16个师团共计23万兵力,沿津浦铁路一南一北,分两路夹击战略重地徐州。徐州,雄踞长江、黄河之间,是国民政府南京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徐州不守,日军一旦打通津浦路南北就可沿陇海路西进,威胁国民政府的战时中心武汉三镇。1938年初,日军沿津浦路正面发起进攻。1月18日,津浦路南段告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第五十一军到淮河一线接防。

五十一军临危受命,心怀国仇家恨的东北军将士个个摩拳擦掌,终于等到了与侵略者决战的一天。于学忠说:“从民国二十年(1931年)我们东北沦陷那一天起,日本侵略者便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人。东北军全体将士做梦也想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我朝也盼,晚也盼,好不容易盼到举国上下抗日这一天,不把鬼子赶过鸭绿江,我死不瞑目。”在于学忠率领下,将士们紧急奔赴战场。

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70多公里,是徐州的门户。于学忠部到防后,把五十一军的两个师布置在淮河北岸,军部、师、旅指挥部尽量靠近前沿,有些甚至就设在敌火力圈内,显示了五十一军死守淮河一线的决心。五十一军一一三师守在与蚌埠一河之隔的小蚌埠。日军占领淮河南岸后,中国军队在南岸精心修筑的工事,几乎完好无损地落人日军之手:而五十一军布防的北岸,地势低平,无险可踞,只能在淮河滩上赶挖一些简易工事。两军一摆开阵势,五十一军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于学忠决心与阵地共存亡,死守防线,保卫徐州。

第五十一军淮河阻击战的首战是惨烈的小蚌埠防御战。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处于津浦路和淮河交汇处,是这次战役的战略支撑点。它紧靠津浦铁路淮河大桥,是守卫大桥的咽喉,是敌我必争之地。2月8日拂晓,日军第九师团向蚌埠运动,矛头指向一一三师。上午9时30分,日军开始向一一三师第三三九旅防地龟山头、小街展开炮击。11时,日机侦察淮河战线,随后以24架轰炸机猛烈轰炸一一三师第三三七旅小蚌埠阵地。下午5时,日军炮兵集中全力炮轰小蚌埠。晚上8时,日军一个大队利用民船、汽艇、木筏等再次強行渡河,六七三团团长梁忠武命该团第三营增援,第三营在炮轰下沉着观察敌情,乘日军半渡时猛烈扫射,日军大败,在河中沉溺甚众,少数登岸日兵均被歼灭。

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师长周光烈针对战情,投入师预备队第六七四团的两个营到小蚌埠侧面,并命令炮一连增援。当晚21时,日军开来装甲车、战车40多辆横列在淮河右侧大堤上,车灯全开为渡河部队照明,并动用所有火力掩护,700多人的一个日军大队强行渡河。第六七三团小蚌埠阵地在日军彻夜炮轰下已经支离破碎,无法抵挡,被日军以优势兵力突破,守军后退。小蚌埠阵地被日军占领大半。

周光烈师长严令第三三七旅旅长窦光殿务必夺回阵地,“纵全部牺牲亦在所不惜!”窦光殿亲到小蚌埠附近苏台子前线督令第六七三团反攻,并抽调第六七四团一个营推进到苏台子策应。第六七三团团长梁忠武集中两营兵力全力反攻,他身先士卒亲自冲杀。日军在夜间被第六七三团逆袭,阵脚大乱。9日凌晨1时,第六七三团克复小蚌埠阵地,将该股日军大部歼灭,残余日军退回河右岸。

9日拂晓,日军继续以重炮与轰炸机20多架轰击小蚌埠,师长周光烈申饬第三三九旅将阵地延伸到山阳寺,抽出第三三七旅的第六七四团接防小蚌埠。9日傍晚日军再度强渡,又被击退。当天,军长于学忠亲至前线视察,苏联顾问与美国记者也到前线采访。10日拂晓,日军继续炮轰小蚌埠。当时的战史记下惨烈一幕:“阵地及附近房屋俱成焦土,守军工事随修随毁。”第三三七旅旅长窦光殿在最后关头亲率部队白刃冲杀,将登陆之敌400多人尽数消灭,被击毙于河中就有300多人,但第三三七旅也伤亡惨重。10日上午10时,日军1000多人再次强行登岸,占领小蚌埠。一一三师师长周光烈在日军攻占小蚌埠阵地后,急忙调整部署包围小蚌埠日军。因第三三七旅伤亡过重,周光烈调来三三九旅一部为反攻小蚌埠主力。三三九旅六七八团团长李玉唐率该团第三营及第六六七团第三营反攻,师炮兵营一个连也变换阵地提供火力支持。旅长窦光殿则将第三三七旅残部合并为第六七四团,由团长张儒彬指挥配合反攻。日军占领小蚌埠之后马上构筑碉堡式阵地,并集中了一个联队,约2000人防守。

10日下午1时反攻开始,第三三九旅两个营与第三三七旅余部在大白天穿过没有掩蔽的开阔地向小蚌埠攻击前进。日军以猛烈火力扫射轰炸开阔地中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旅长窦光殿与团长李玉唐仍坚持推进。下午5时,在惨烈激战之后第三三九旅两个营逼近小蚌埠,团长李玉唐下令攻坚。中国军队奋勇冲入日军的碉堡群与日军惨烈肉搏。第六七八团八连连长王歧、九连连长王文庆身先士卒,攀登日军碉堡,壮烈殉职。第六七七团第九连连长徐旆钧在肉搏战中重伤。第三三九旅两个营伤亡惨重,但团长李玉唐依然不肯撤退,肉搏战长达3个小时。

临近夜晚,师长周光烈见战况紧急,马上投入第三三九旅六七七团一营,并以第六七七团团长张炳南接替指挥夜战。张炳南赶到战场之后严密部署,以师炮兵的75毫米山炮轰击碉堡掩护步兵继续进攻。同时第三三七旅旅长窦光殿亲到前沿指挥,士气大振。三三七旅六七四团团长张儒彬身先士卒,率队突入小蚌埠城区与敌巷战,第六七四团三营营长身负重伤。第三三七旅突入小蚌埠后,第六七七团团长张炳南也率3个营援军在炮兵掩护下,突入小蚌埠日军主阵地文昌宫。

中国军队突入小蚌埠之后,与敌展开激烈巷战,团长张儒彬率部迅速通过街市攻占河堤,切断日军退路,日军大乱。第六七七团也向河堤延展,日军拼死逆袭第六七七团一营以抢占河堤阵地,一营一连连长马德贤在肉搏中重伤,第二连连长王奎峰壮烈殉职。日军伤亡亦重。夜10时日军残部退出小蚌埠,全联队渡河窜回淮河右岸,小蚌埠光复。

另一场惨烈的战斗是临淮关防御战。五十一军一一四师部署在临淮关,临淮关位于蚌埠东部,是守住淮河的要塞。临淮关在战役初期较为平静,因为日军第九师团将主力投入小蚌埠战场,仅以一个中队在马城铺试渡,被守军击退。2月8日,第一一四师三四二旅发现临淮关以西黄家嘴对岸有日军约两个大队活动,立即以山炮猛轰,敌不支退走。

2月10日凌晨1时,日军在右岸霸王城集中30多门150毫米重榴弹炮突然向临淮关北岸一一四师六八〇团新庄阵地猛烈轰击,日军步兵随即抢渡,被击退。日军在强渡失败后继续炮轰临淮关北岸阵地,凌晨5架日机协同轰炸,日军第九师团在有岸施放烟幕,掩护步兵一个联队强渡淮河。第六八〇团二营一个连伤亡殆尽,被日军突破。沿堤的通信设施被日军炸坏,所以第六八〇团无法及时呼叫援救。上午7时,日军占领桥头阵地。

一一四师师长牟中珩将所有可抽调的部队调往新庄方向,第三四〇旅旅长扈先梅驻防高庄前线督战.指挥大军反攻。第三四二旅旅长李步青也亲自督战,将防区内被日军攻占的据点夺回,稳固阵线。10日10时40分,第六八〇团第二营与新庄日军接战,该营反复冲杀,与敌激战。扈先梅以第六七九团第一营、第三营与六八〇团第三营并力向高庄推进。中午中国军队收复高庄。扈先梅获报即命全军攻击前进,乘胜追击。下午4时,中国军队推进到日军桥头阵地前。扈先梅以第六七九团两个营正面强攻,第六八〇团一营与第六八三团二营攻击日军左侧,第六八〇团二营、三营及第六七九团二营迂回到日军有侧背。日军利用村落中的房舍、土墻及水塘顽强抵抗,并以炮兵掩护。但第三四〇旅已贴近日军,而且构成包围之势。攻击发起后半个小时,日军左翼曹家墙阵地失守。6时,正面强攻的第六七九团攻占郭府窑。夜7时,日军主阵地梅园子被攻占。第三四〇旅攻击顺利,继续向晏公庙对岸渡口攻击前进。11日凌晨,正面部队第六七九团攻占后坡子,日军残部退守前坡子做最后抵抗。第六七九团一营营长王建忠在肉搏中壮烈牺牲。11日凌晨4时,日军由晏公庙强渡,步兵700多人支援。扈先梅见天将破晓,下令全线猛攻,但为时已晚。日出后日军立刻以9架飞机临空轰炸,炮兵一并再度狂轰。

当时的战史描述道:“是时官兵不眠不食达两昼夜,与敌肉搏多在十次以上,士兵伤亡二千余员,官长伤亡七十余员。致各部队掌握困难。加以夜间反复白刃冲锋,遂成混战状态。”师长牟中珩见克复渡口无望,官兵伤亡惨重,只好放弃攻势,撤回部队整顿。但日军以新渡河的生力军投入战场,在炮兵延伸射击之下逆袭,使后撤部队伤亡甚重。第六八四团二连留后掩护,全连牺牲。11日下午3时,第一一四师全线后撤,退往沫河口。临淮关失守。

小蚌埠防御战和临淮关防守战是第五十一军淮河阻击战中两场惨烈的战斗,后在友军第五十九军等协助下,迫使日军退回淮河右岸,日军未能达到及时合围徐州的计划,为台儿庄大捷提供了有力支持。

陶墩阻击战,掩护第五战区几十万部队转移

1938年4月8日,徐州会战中的最著名战役——台儿庄战役,在川军滕县保卫战,庞炳勋、张白忠临沂阻击战和于学忠淮河阻击战的大力支持下,打败了孤军突进台儿庄的日军,迫使日军残部败退峄县,取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歼灭日军1万多人,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然而,台儿庄大捷之后,日军发现了参加徐州会战的第五战区几十万部队聚集徐州周围。日军为了消灭中国的主力部队,试图来个反包围,调集周边部队反攻台儿庄。4月12日,就在日军卷土重来,再度对台儿庄发起进攻的紧急时刻,第五战区司令李宗r发出电示:盘踞峄县日军有再犯台儿庄的企图,命第五十一军以铁路输送到台儿庄,下车后即向作字沟附近集中,阻击向城来犯之敌,并以一团兵力在利国驿下车.配合川军攻击韩庄日军。正从淮河阻击战战场刚撤下来,在淮北固镇地区集训休整的第五十一军接到命令后,军长于学忠义无反顾率领部队,分别于4月16日、17日乘火车北上增援台儿庄。

此次北上,于学忠任台儿庄之线中央兵团副总指挥,总指挥为西北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第五十一军的任务是指挥收复韩庄,切断津浦线,阻止日军由台儿庄之线经禹王山地区向徐州迂回包围。

于学忠首先派已升任第三三九旅旅长的梁忠武率第六七八团开赴距离台儿庄以西40公里的韩庄,增援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第三三九旅增援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时,韩庄日军已与川军形成对峙战。4月18日晨,于学忠与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共商作战方案,首先指挥炮兵摧毁日军工事,接着第六七八团与川军并肩作战,手榴弹开路,抡起大刀勇猛冲杀,接连攻破日军三道防线,很快攻到了韩庄火车站。后由于日军援军来到进攻受阻,川军和五十一军只好主动退守原阵地,与日军对峙。

在台儿庄战区,4月20日上午,日军步炮联合3000多人,向先期到达作字沟一线的第一一四师防地陶墩以北的底阁、杨楼猛烈攻击,陶墩阻击战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展开。陶墩距离台儿庄以北30多公里。守军奋力抗击,激战3小时,双方死伤惨重。下午3时,日军再次发起攻势,第六八四团再一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日军正面进攻不行,又集中兵力在6辆坦克的掩护下,由晁村、大庄子迂回,对陶墩形成包围之势。20日下午6时许,第一一三师三三七旅六七三团抵达大顾珊一带,于学忠命令该团归牟中珩师长指挥。为解陶墩之围,牟中珩决定对当面之敌展开夜袭。晚10时半,第三四二旅六八三团(欠一营)由大庄子向陶墩之敌攻击,第三四〇旅派一营由河湾向底阁、杨楼之敌实施佯攻,第三三七旅六七三团向侯宅、刘庄之敌进攻,以牵制日军。由于部署适当,当晚部队分别向敌人开始攻击,激战一夜,各部均完成了预期战斗任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21日拂晓,第六八三团杀进老宅、大庄子,日军拼命顽抗,但该团官兵奋勇冲杀,先将这两庄占领。日军残部向东北方向的刘庄逃去,该团除派出一部跟踪追击外,大部向围攻陶墩之敌攻击。第六八四团也从另一侧进攻陶墩,从里向外打,第六八三团从外向里打,形成夹攻之势,日军伤亡惨重,溃逃到刘庄之敌天亮之后在炮火掩护下全力反攻,第六八三团受阻,退回大庄子阵地。

上午10时,日军以远射程野炮猛轰陶墩阵地,村内民房几乎全部被炸起火。守军官兵凭借工事沉着应战,当日军进到距离阵地百余米时,守军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上午11时,日军又集中炮火向陶墩阵地猛烈轰击了3个小时,守军伤亡惨重,之后七八百名日军在6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扑过来。第六八四团官兵,奋勇拼杀,反复肉搏4次。激战到下午6时,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军官伤亡过多,出现了指挥乏人局面。日军攻入该庄,第六八四团被迫退据临近的马庄。这时,左翼阵地河湾也被日军占领。

为确保距离台儿庄以北10多公里的贾家埠,师长牟中珩调第六八〇团的两个营归还建制,并令第六八四团集结于附近的燕子井,从速整顿,防守贾家埠阵地。22日下午2时,千余日军再由甘露寺向第一一四师柿树园、冯水湖阵地发起攻击。敌人先以猛烈炮火作先导,尔后300多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靠近阵地。第一一四师守军凭借村庄竭力抵抗,毙敌甚多,后来日军增加到五六百人,大炮6门,向河湾六八〇团阵地进攻,因敌人炮火甚猛,该团三营长李殿忠以下200多名官兵伤亡,据点被日军攻克。河湾村为重要阵地,牟中珩师长令团长于学道率队夺回该村。当晚10时开始进攻,双方在村内展开拉锯战,战至拂晓,日军援军来到,该团被迫撤回。24日上午10时左右,日軍500多人,配属5门火炮向大庄子以南的罗庄阵地发起攻击。罗庄仅有第六七九团一个连守备,该连官兵勇猛杀敌,多次打退日军。终因敌我悬殊,该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罗庄被攻占。

25日下午4时,敌人开始进攻贾家埠,敌首先用七八门大炮向贾家埠阵地轰击3个小时,尔后千余日军扑来。第六八〇团守军奋起迎敌重创日军,激战到晚上8时,贾家埠阵地被突破。这时预备队已用完,敌乘机向两翼扩展。为防止日军冲破防线,双方往返肉搏,形成激烈的拉锯战。牟中珩师长令第六八〇团抽出力量支援贾家埠,因援军来迟,贾家埠守军大部牺牲,该阵地失陷。

于学忠得知贾家埠是他叔伯兄弟于学道六八〇团的阵地,他们兄弟两人在军中几十年,关系融洽亲密,但上了战场,面对民族仇敌,不谈个人感情。于学忠在电话中告诉牟中珩:“你告诉于学道,夺不回阵地,我连他一起枪毙。”于学忠坚决的态度在部队引起强大的反响,极大地鼓舞了官兵士气。于学道奉命立即乘敌人立足未稳,于晚10时开始了收复贾家埠战斗。于学道率部奋力拼杀,不幸负伤,一营长暂行代理团长,继续进攻,这时贾家埠已收复大部,敌人仅据守着村北端的两座碉堡。最后,第六八〇团伤亡600多人。26日,敌我在贾家埠形成对峙,敌据碉堡用火力阻击进攻,第六八〇团官兵浴血奋战至死不退,到下午5时,千余日军又向贾家埠增援,第六八〇团损失惨重,不得以遂撤出战斗。

日军占领贾家埠后,即以主力分别又向贾家埠附近的兰城店和邵庄进犯。进犯兰城店的日军大部被歼灭,但进攻邵庄之敌以5辆坦克为掩护,加上邵庄守军单薄,邵庄失守。27日夜3时,第六八三团移驻距离台儿庄以北9公里的杨家庙,协同第六八四团反攻邵庄,经多次攻击,日军伤亡惨重,退据在南端一座碉堡内顽抗,激战到天明形成对峙。为夺回邵庄,牟中珩师长令旅长李阴坡率第六七九团接替邵庄、小集子第六八四团的防务,第六八四团退到杨家庙附近准备策应。

4月28日早4时,三四〇旅旅长扈先梅率第六七九团从杨家庙北突然向邵庄发起攻击,激战3小时,日军开始动摇。这时,扈先梅负伤,他坚持不下火线,仍指挥战斗,后又因头部中弹壮烈殉国。因兵力不足,邵庄难以夺回。

战斗一直持续到5月14日,第五十一军奉命占领运河西岸,固守台儿庄车站后新闸之线。据此,于学忠命第一一三师占领黄楼左至土庄运河南岸阵地,以一部守备台儿庄,第六七三团即归还原建制。令第一一四师于台儿庄车站后新闸之线沿运河两岸占领阵地,并于台儿庄以西3公里的金家庄、巫山、插花庙一带占领进攻阵地。两师迅速占领阵地后,虽然不断进行炮战,但中日双方都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处于对峙状态。

在台儿庄大捷前后两次惨烈的阻击战中,于学忠以五十一军两个师的兵力约2.5万人,死守蚌埠,血战临淮关,顶住了日军3个师团共计4万人的疯狂进攻,阻止了日军北上增援台儿庄。淮河战役后,于学忠率领疲劳之师增援台儿庄,任中央兵团副总指挥,在率部智取韩庄、争夺贾家埠、血战禹王山的战斗中再立战功。第五十一军4名旅长死伤3名,团长死伤7名,营以下官兵伤亡万余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共缴获火炮30多门,击毁坦克20多辆,缴获、击毁汽车70多辆,击落、击伤敌机数架,沉重打击了日军,又一次阻止了日军南下经由台儿庄合围徐州的企图。

5月18日,国民党当局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大部队全部跳出包围圈分别向西、向南撤退,日军合围徐州、歼灭国军主力的企图失败了。徐州撤退时,于学忠率领五十一军断后,该部被敌人分割包围,切成数段,但他指挥部队浴血奋战,终于杀出重围,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受到第五战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传谕嘉奖,于学忠由此被晋升为一级上将。

猜你喜欢

台儿庄蚌埠淮河
又见菜花黄
——忆台儿庄大捷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我生命中的淮河——为纪念治淮60周年而作
蚌埠儿童绘画作品
台儿庄大捷后盲目决战谁担其咎?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