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研究的内涵、脉络与热点*
——基于CSSCI来源期刊论文关键词分析的扎根研究
2018-12-04邵爱国韦洪涛闫国君
邵爱国,韦洪涛,闫国君
(1.苏州科技大学 a.城市发展智库,b.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郑州轻工业学院 学生处,河南 郑州 45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1],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的是对大量土地的需求。中国的土地实行的是公有制,一般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国有,二是集体所有。集体土地由农民承包经营,国家建设用地需向农民征用。[2]因此,大量农民尤其是城市近郊农民的土地被征用,“由此导致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人数进一步增加”[3]。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预计超过1个亿。[4]
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土地承担着农民的多重保障功能”[5]。农民一旦失去土地,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将面临重大的改变,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索,本研究称之为“失地农民研究”。
鉴于失地农民人数众多,任何一个有关失地农民的问题都可能有着广泛的影响,而这也使得“失地农民问题”更容易获得研究人员关注。在中国知网(以下简称CNKI)数据库中,搜索所有“篇名”中包含“失地农民”这一检索词的文献,在不设置任何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共获得文献9348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其中,期刊论文4825篇、报纸文章3057篇、硕士学位论文1264篇、博士学位论文41篇、国内会议论文161篇。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研究”文献极为丰富。
目前,“失地农民研究”文献虽多,但鲜有人系统探讨“失地农民研究是什么”“失地农民研究遵循什么样的脉络”“当下失地农民研究热点在哪里”这些基本问题。厘清这些基本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失地农民研究”的内涵、了解目前研究趋势,更有助于研究人员确定出“更富有价值”和“更具有迫切性”的研究选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现有文献资料,笔者以“失地农民研究”这一主题论文的关键词为研究内容,开展一项基于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研究范式的质性研究。
一般而言,关键词是指“论文中最能反映主题信息的特征词汇或词组、短语”[6],是对一篇论文最重要的“主题信息”的概括。李静、董良广和游苏宁认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6]为此,本研究认为,基于“失地农民研究”主题论文的关键词分析,可有效呈现“失地农民研究”文献的图景;且用作分析的论文越多,该图景也就越清晰。
论文的“关键词”是质性资料,而扎根理论是进行质性资料分析的经典范式。扎根理论最早由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提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理论。[7]扎根理论研究有助于揭示现象背后一些重要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增进我们对特定现象的理解。
(二)研究材料
鉴于“失地农民研究”文献较多,为了缩小分析范围、更有效地开展扎根理论研究,笔者以CNKI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下称CSSCI)来源期刊中的论文关键词为分析内容。之所以选择CSSCI来源期刊论文,除了提高分析效率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CSSCI来源期刊都是人文社科领域中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更能反映目标领域中的主流研究取向。
基于此,本研究利用CNKI期刊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在“篇名”检索条件中输入“失地农民”(选择精确查询方式),并将期刊的“来源类别”选择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经过搜索,最后获得期刊论文387篇。初步分析显示:这些论文的刊发时间分布在2002—2014年;论文来源共涉及131个CSSCI来源期刊,刊均2.95篇。而对关键词的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这些论文合计包含关键词668个,累计频次为1499。表1中列举了频次较高的前20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频次累计占总体的40.89%。
表1 关键词分布情况(N=1499)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根据斯特劳斯和考宾(Corbin)的观点,扎根理论“利用三阶段的编码方式用以分析裂解原始资料、概念化,并重新产生新的形式,此三阶段编码包括开放编码(open coding)、主轴编码(axial coding)与选择编码(selective coding)”[8]42。三个阶段编码通常也被称为“三级编码”。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编码分析,本研究借助了质性分析软件 NVivo 11.0。
三、研究结果
(一)三级编码
1.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扎根理论分析的第一步。在NVivo 11.0软件中,将原始资料编码成自由节点的步骤属于开放编码(一级编码)阶段,目的在于“形成初步的资料范畴”[9]。本研究直接以关键词为参考点进行开放编码,最终获得1499个参考点。对这些参考点进行归纳,其中1478个参考点被概括为38个自由节点(见表2),而另外21个参考点因为难以概括而被剔除。以“保障”这一自由节点为例,该节点中的典型参考点有“社会保障”“养老保障”“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等。之所以将这些参考点概念化为“保障”,是因为它们所描述的内容都关于“保障”,目的都在于确保失地农民在遭遇“生病”“年老”或“贫困”等情况时,能有一份依靠,可获得必要的帮助。
依据38个自由节点所包含的参考点数由大到小排序(见表2)。基于帕累托图分析法[10]和表2中的累计百分比,将前11个自由节点确定为主要节点。这11个主要节点上的参考点数累计为1142,占总体参考点数(1478)的累计百分比为77.27%。
表2 开放编码结果
2.主轴编码
自由节点形成之后,运用NVivo 11.0的树状节点功能对其进一步归纳。将自由节点归类到树状节点中属于主轴编码阶段(二级编码),“目的在于将开放(性)编码中被分割的资料进行类聚,划分出更高层级的主要范畴(即形成概念范畴),并建立范畴之间的关联,形成对现象更为精确的解释”[9]。对38个自由节点进行归纳,形成13个概念范畴(见表3)。这13个概念范畴所包含的自由节点及内涵如下:
(1)“问题的研究对象”包括3个自由节点,即“农民”“失地农民”和“研究对象的选择”,指的是研究文献中涉及的研究对象。
(2)“问题形成的基础”包括两个自由节点,分别是“农村及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失地农民失去的土地一般是农业用地。在我国,农业用地的所有权往往隶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仅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这一特殊性,构成了我国独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而很多失地农民问题的形成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为此,可将这两个节点所反映的内容视作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形成及研究的现实基础。
(3)“问题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城市化”“土地征用与流转”和“社会转型”3个自由节点。城市化会产生大量对非农业用地的需求,而城市化之前的非农业用地非常有限,为此需要征用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由于农业用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民,农民将因为政府征地而失去土地的使用权,从而发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本研究称之为“土地征用与流转”。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土地被征用之后,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都将面临重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在一定层面上意味着重大的“社会转型”,同时也意味着失地农民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城市化”“土地征用与流转”和“社会转型”是导致各种“失地农民问题”形成的外部因素。
表3 三级编码结果
(4)“形成的现实问题”包括“对土地权益与收益的影响”“对社会与生活的影响”“对经济与就业的影响”和“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4个自由节点,意味着失地农民因为土地被征收而面临的一些主要现实问题。
(5)“研究问题”只包括一个与自身同名的自由节点,指的是学者对失地农民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选择性的关注并形成各种研究议题。
(6)“研究目标”包括4个自由节点,分别是“现状描述”“原因分析”“模型建构”和“对策建议”,指的是学者围绕“研究问题”设定相应“目标层次”的选题。
(7)“研究技术”包括5个自由节点,分别是“研究方法”“抽样方法”“研究工具”“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指的是学者根据研究目标及选题,设计相应的研究方案,其中包含对研究方法、抽样方法、研究工具、数据或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8)“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包括“治理能力”“支持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和“法制建设”3个自由节点。本研究认为,影响政府有效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而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路径或办法主要有三类:一是增进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二是出台“支持性的财政金融政策”;三是加强“法制建设”。
(9)“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包括“补偿”“安置”和“保障”3个自由节点,指的是补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的方式。目前补偿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补偿;二是打造集中居住的社区、提供住房等以安置这些失地农民,使其有居住之所;三是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如为其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
(10)“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包括5个自由节点,分别是“公共服务”“文化服务”“均衡的子女教育服务”“教育与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和“就业促进与创业支持服务”,指的是政府通过向失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比如,通过开展再就业培训服务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素质,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和优质再就业。
(11)“大力发展经济”只包括一个与自身同名的自由节点,指的是可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一些失地农民问题要得到解决,需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如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只有经济充分发展了,才能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并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撑政府制订并实施各种公共就业服务计划,如再就业培训服务计划。
(12)“效果评价”包括“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两个自由节点。之所以将其概括为“效果评价”,是因为这两个自由节点反映的是“通过一些方法,对不同的内容(指标)进行评价,以了解失地农民在某些问题上的解决情况”。其中,“评价方法”强调的是“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而“评价内容”强调的是“评价的指标有哪些”。
(13)“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包括“机制建设”“机制完善”两个自由节点,指的是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建构并完善一些具体的失地农民问题解决机制。
3.选择编码
扎根理论的第三级编码是选择编码,其目的在于对已经发现的概念范畴进一步概括与归纳,形成核心范畴。本研究中,笔者对13个概念范畴进一步归纳,形成了5个更上一级的节点,即核心范畴。
(1)“问题的形成与描述”包括“问题的研究对象”“问题形成的基础”“问题形成的外部因素”和“形成的现实问题”4个概念范畴,反映了失地农民问题形成的要素、过程,以及对具体问题的描述。
(2)“研究问题界定与技术路线设定”包括3个概念范畴,分别是“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技术”。其中,前两个概念范畴侧重于对研究问题的界定,后一个则侧重于研究技术的设定或选择。
(3)“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包括4个概念范畴,分别是“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大力发展经济”,反映的是研究者对失地农民问题解决方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4)“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只包括“效果评价”一个概念范畴,其内涵与该概念范畴相同。
(5)“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只包括“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一个概念范畴,其内涵与该概念范畴相同。
(二)关系节点分析与模型建构
经过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在NVivo 11.0中形成一个由“自由节点”“概念范畴”和“核心范畴”构成的树状节点系统。在进行树状节点分析之后,还要处理这些节点之间的关系。郭玉霞认为:“如果我们将自由节点、树状节点视为第一层次的编码,那么关系节点就是第二层次的编码。”[8]292树状节点“可以表现质性研究概念间的相互关系”[11]86,但“只能用来表示项目上下的阶层关系,很难完整描述研究概念间的关联性”[8]85。为此,NVivo 11.0提供了关系和模型来协助。在NVivo 11.0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节点,它可借由线条符号及关系形态来说明两项之间的关联性”[8]85,而“模型通常由形状与连接线所构成”[11]248,有助于更加形象地呈现项(概念或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限于篇幅,本研究仅对5个核心范畴进行关系节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失地农民研究”逻辑框架模型(见图1)。该模型描述了开展失地农民研究的一些步骤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1)开展失地农民研究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问题形成的基础、外部因素,以及所形成的现实问题概况进行描述。(2)需要清楚自己拟开展的“研究问题”并设定好“研究的技术路线”,即做好“研究问题界定与技术路线设定”。(3)在“研究问题界定与技术路线设定”之后,应就一些具体的“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即开展“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4)经过“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问题是否解决”“解决效果如何”等往往成为研究人员所关注的内容,这就需要开展“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研究。(5)“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所获得的成果,可为“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奠定基础,而“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又进一步深化对失地农民“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6)“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为其它环节的顺利开展或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
图1 “失地农民研究”的逻辑框架模型
(三)主要节点的类别分析
如前所述,根据表2和帕累托图分析法确定了11个主要节点,结合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的结果,可对这11个主要节点进行类别分析。
由表4可见,这11个主要节点分别隶属“问题的研究对象”“问题形成的基础”“问题形成的外部因素”“形成的现实问题”“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效果评价”7个概念范畴。其中,“失地农民”“研究对象的选择”两个节点隶属“问题的研究对象”概念范畴,合计参考点392个,占总体(1478)的比例为26.53%;“城市化”节点隶属“问题形成的外部因素”概念范畴,有参考点77个,占总体的比例为5.21%;“土地资源管理模式”节点隶属“问题形成的基础”概念范畴,有参考点72个,占总体的比例为4.87%;“对土地权益与收益的影响”“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两个节点隶属“形成的现实问题”概念范畴,合计参考点200个,占总体的比例为13.53%;“补偿”“安置”“保障”3个节点隶属“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概念范畴,合计参考点267个,占总体的比例为18.06%;“就业促进与创业支持服务”节点隶属“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概念范畴,有参考点60个,占总体的比例为4.06%;“评价内容”节点隶属“效果评价”概念范畴,有参考点74个,占总体的比例为5.01%。由上可见,这11个主要节点累计参考点1142个,在“问题的研究对象”“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形成的现实问题”3个概念范畴上分布得最多,累计859个,占总体的比例为58.12%,占11个主要节点累计参考点数的比例为75.22%。
表4还显示,11个主要节点累计的1142个参考点分布在“问题的形成与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3个核心范畴上。其中,“问题的形成与描述”上的参考点741个,占总体的比例为50.14%;“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上的参考点327个,占总体的比例为22.12%;“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上的参考点74个,占总体的比例为5.01%。由此可见,这11个主要节点的累计参考点在“问题的形成与描述”和“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两个核心范畴上分布得最多,累计1068个,占总体的比例为72.27%;占11个主要节点累计参考点数的比例为93.52%。
综上,11个主要节点累计的参考点主要分布在“问题的研究对象”“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形成的现实问题”3个概念范畴和“问题的形成与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两个核心范畴上。因此,这3个概念范畴及两个核心范畴是最关键的,是各自层面上的研究热点。
表4 主要节点的类别分析与典型参考点
四、讨 论
(一)理论意义
1.深化对“失地农民研究”内涵的理解
本研究认为,要理解“失地农民研究”这一概念,关键是要基于38个自由节点和13个概念范畴来理解5个核心范畴的内涵。
(1)问题的形成与描述。对于“失地农民研究”而言,研究对象无疑是“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来自“农民”这一群体。因城市化的需要,一部分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这部分农民也相应成了“失地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失地农民”无疑是“失地农民研究”的重要属性之一。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仅享有“土地使用权”。这种特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构成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形成的重要现实基础。而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使得农民的生活与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类改变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与收益”“社会与生活”“经济与就业”“心理与行为”都受到显著的影响,相应形成了四类主要问题。
(2)研究问题界定与技术路线设定。城市化导致农民的土地被征收,从而形成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些问题被研究者所关注,经过专业分析与描述,被转换为“研究问题”。根据目标层次上的差异,“失地农民研究”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现状描述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描述问题的特征、分析研究的现状;二是原因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究因果关系,致力于了解“导致问题形成的原因”或“影响问题的因素”;三是模型建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实现“基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四是对策建议,其目的在于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清晰界定研究问题之后,还需设定研究的技术路线,包括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抽样方法”“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3)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目前对失地农民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主要聚焦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来解决某些失地农民问题。目前文献提及的路径主要有:增进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出台“支持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强“法制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来解决某些失地农民问题。这一探索主要集中在“补偿”“安置”和“保障”三个方面。三是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解决某些失地农民问题。目前文献提及的公共服务主要有“文化服务”“均衡的子女教育服务”“教育与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就业促进与创业支持服务”等。四是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解决某些失地农民问题。在各种“失地农民问题”中,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本地产业的合理规划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如就业问题。
(4)问题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被提出并实施之后,就会产生诸如“方案是否有效”“如何进行评估”等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应用一些方法、选择一些指标(如“城市适应性”“补偿满意度”“城市融入”“生活质量”“幸福感”等)来进行评价。
(5)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一般而言,当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反复实践并被证明有效时,就会被总结为机制。机制形成后,一旦有问题出现,就可以用其来解决问题。机制足够完善后,如果能长久用来解决问题,那么在事实上就构成了“长效机制”。
2.增强对“失地农民研究”脉络的认识
通过对核心范畴的解读,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深化我们对“失地农民研究”内涵的理解;关系节点的分析则可帮助我们理解这5大概念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关系),增强我们对“失地农民研究”脉络的认识。
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探索,往往是分阶段、逐步递进的。就“失地农民研究”而言,对问题进行描述并探索其形成过程,毫无疑问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这一阶段,需要界定问题的主体,分析问题形成的基础、影响因素、类别及表现特征等。“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是“失地农民研究”的核心。探索之前,需要对拟研究的问题进行界定,确定研究的目标,并选择恰当的研究技术;然后依据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及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一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经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而形成的解决方案,便可应用于“问题解决的机制建构和完善”这一过程。由此可见,“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为“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机制建设和完善工作的开展又可进一步推进研究人员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需要强调的是,在“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之后,有必要进行“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开展效果评价至少有三大积极作用:一是为建构或完善问题解决机制指明方向,提供有益思路;二是为“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的优化提供反馈信息;三是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从而启动更进一步或新一轮的研究。
3.促进对“失地农民研究”热点的把握
在开放编码形成的自由节点中,根据帕累托图分析法,可确定“失地农民”“保障”“对土地权益与收益的影响”“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城市化”“补偿”“评价内容”“土地资源管理”“就业促进与创业支持服务”“安置”“研究对象的选择”这11个主要节点。作为主要节点,所涉及的内容无疑也是“失地农民研究”的热点。
11个主要节点累计参考点1142个,这些参考点在13个概念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上的分布情况如下:(1)“问题的研究对象”“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和“形成的现实问题”3个概念范畴分布的参考点数最多,因此它们是最关键的“概念范畴”;(2)“问题的形成与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两个核心范畴分布的参考点数最多,因此它们是最关键的“核心范畴”。其中,“问题的研究对象”和“形成的现实问题”概念范畴属于“问题的形成与描述”这一核心范畴,而“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概念范畴又属于“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这一核心范畴。也就是说,有关“问题的研究对象”和“形成的现实问题”方面的研究是“问题的形成与描述”这一类别研究的热点,而有关“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方面的研究则是“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这一类别研究的热点。
在“问题的研究对象”概念范畴上分布的参考点数之所以最多,主要是因为将“失地农民”或“被征地农民”作为关键词可突出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失地农民”或论文的主题是“失地农民研究”。正如前文数据所显示的,在387篇论文中有334篇论文(占比为86.30%)以“失地农民”为关键词。其目的无疑要强调研究对象是“失地农民”或论文的主题是“失地农民研究”。
在“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概念范畴上分布的参考点数位居第二,意味着“如何合理补偿失地农民权益损失”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失地农民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补偿”“安置”“保障”3个节点隶属于11个主要节点,可见对失地农民如何进行合理“补偿”“安置”和“保障”是当前的热门研究议题。
在“形成的现实问题”概念范畴上分布的参考点数位居第三,意味着对“农民因土地被征收而遇到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同样也是目前“失地农民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对土地权益与收益的影响”和“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两个节点隶属于11个主要节点,这意味着,对失地农民因土地被征收而在“土地权益与收益”和“心理与行为”两个方面受到的影响进行描述和探索,也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
由上可见,“形成的现实问题”隶属“问题的形成与描述”这一关键研究内容;“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隶属“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这一关键研究内容。这意味着,相比其它3个核心范畴,“问题的形成与描述”和“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这两个核心范畴所涵括的研究议题更被研究人员所关注。
(二)实践价值
对“失地农民研究”内涵、脉络与热点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使我们有机会一窥当下“失地农民研究”的薄弱之处。
在“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这一研究领域,与“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这一解决方案相比,研究人员对“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这三个方面的探索力度显然不够。探索“合理补偿土地权益损失”这一问题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它问题的解决。本研究认为,当下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就业”或“失业”问题,同样很迫切、很重要。但是,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应当予以加强。此外,加强探索如何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也很重要。
另外一个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是“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开展“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的最终目的是期望能获得一套可发挥长效作用的问题解决机制。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目前致力于“问题解决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的研究文献屈指可数。本研究认为,也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尤其是一些重要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探索,如再就业长效培训机制。
由上可见,本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我们了解“失地农民研究”的薄弱之处,有助于我们确定出“更富有价值”和“更具迫切性”的研究选题,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以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关键词为扎根理论分析材料,可能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关键词虽能反映论文主题信息,但仅能反映研究者对重要议题的关注情况,难以有效呈现失地农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二是CSSCI来源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以及对论文风格或类型的偏好,可能导致某些主题的论文被忽视或被过度强调。毋庸置疑,CSSCI来源期刊在学科分布上是不均衡的,而特定刊物对论文的风格或类型往往也会有自己的偏好。比如,有些期刊“重科学轻人文”“重实证轻质性”,而有些期刊可能“重定性轻定量”“重思辨轻实证”。这些问题可能会使被纳入分析的关键词存在一些倾向,而不能充分反映目前失地农民研究的现状。
2.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目前“失地农民研究”在某些主题上的探索还比较薄弱,如“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这一主题的研究。为此,建议今后应加大在此类研究主题上的探索。
为避免CSSCI来源期刊“学科分布不均衡”和“对论文风格或类型的偏好”带来的研究误差,未来不妨扩大扎根理论分析材料的范围。比如,将CSSCI来源期刊扩大到《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来源期刊,将更多“失地农民研究”主题论文的关键词纳入扎根理论分析的材料中,并将研究结果与本研究进行对比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