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元制”职教模式下《仓储与配送管理一体化教程》的编写与应用

2018-12-03于燕萍

职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于燕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急剧增长趋势。实施“三元制”职教模式是培养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项有力措施。本文在“三元制”职教模式实施背景下,阐述《仓储与配送管理一体化教程》开发的过程、理念与特点,并对该课程的推广实施展开思考。

关键词:三元制 仓储与配送管理 一体化教程 人才培养

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技能人才在服务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需求愈发强劲,故技能型人才紧缺现象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相对于普通大学所培养的从事理论研究、设计开发等人才培养模式而言,通过新型的职教模式,培养能在经济产业中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现场服务等工作,掌握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缓解进而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三元制”职教模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通过企业和院校双方共同合作,完成教育工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国外已呈普及状态。例如,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高质量人才保障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为更适合以华人社会为主体的社会生态环境而对德国“双元制”进行改版后的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创建的“合作教育”模式。以上“双元制”教育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而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国家由“双元制”模式逐步向“三元制”转变。具体原因是,在经济飞速的影响下,“双元制”模式里的“企业元”提供学徒岗位,无论是意愿还是数量都越来越难以保证。

据统计,即使在“双元制”发展历史悠久的德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也开始出现学徒制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故在西方的现代化学徒制职教模式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第三方”培训机构,发展成为“三元制”职教模式。

“第三方”的培训机构起到联系企业与学徒的作用,承担员工(学徒)岗前培训与院校师资的培训任务,在院校与企业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据统计,在德国估计有30%的学徒与政府设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签订培训协议,经过跨企业培训中心的集中训练,然后到各企业的劳动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以锻炼实际操作技能。而在英国,“学徒”制岗位的提供则是以“准市场”为特色的,由雇主直接招募并培训的比例仅为3%,其余的97%则全部转向由培训公司或其他非营利培训机构与政府签订的合同进行对应培养。

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下简称“高训中心”)成立于2010年9月,是直属于市人力资源局的公共服务管理型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过7年多的发展,高训中心已经发展为集职业技能实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和实训项目研发为一体的公共技能服务平台。

高训中心作为学校和工厂教育的补充,依据政府政策和资金优势,联合企业力量,通过资源整合,使高技能实训中心能够提供更完备、更系统的培训机制,弥补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高訓中心是独立的第三方实训平台,可作为东莞特色“三元制”职教模式的“第三元”存在发挥相应作用。

笔者正是借助高训中心物流实训室资源,在“三元制”职教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组织中,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作为切入点,利用高训中心物流实训室先进齐备的实训软件和设备,与东莞各大物流企业、开设物流专业的各大院校建立深度合作,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仓储与配送管理一体化教程,供各大院校物流专业教师作为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理实一体教程。

二、《仓储与配送管理一体化教程》编写与应用的特色

1.充分发挥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作为“三元制”的“第三元”角色作用,对接企业与院校,让教材真正体现一体化

如上文所述,“三元制”职教模式其实是“行、校、企”协同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故现行职业教育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以院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实现“行、校、企”“三元”合作为发展趋势。

而这其中的行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给出宏观层面的指导意见,并提供各实操资源的组织协调;企业则主要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等方面给出中观层面的设计意见并提供岗位支持;院校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微观实施方案并落实执行者的身份在其中发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作用。

笔者在该书编写组织过程中正是充分借助高训中心作为政府公共平台资源,扮演其中“行业指导”的角色,充分对接东莞开展物流专业的所有院校及物流企业,通过多次组织课程教改专家指导会等方式,让企业宏观参与指导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并以此为一手数据资源确定教程主体内容,并在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充分融入企业的指导意见;通过企业的指导意见,教程编写过程中真正了解到企业的用人真实需求,包括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工艺及新方法,并把其中收集的数据内容充分反映到课程的相应章节,使学生在利用该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在校通过课程学习则能充分融入到企业中去”,从而掌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实现学校与企业间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2.切合“建构主义”的“三元制”职教模式理论基础,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课程编写过程注重真实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间的联系。全书每一章节均根据从企业调研后所得的资料与数据,精心设置学习任务案例背景,然后围绕完成任务实施所需提供相应的业务流程环节等知识,力求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织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正是由于该书在编写各环节充分考虑并满足了建构主义要求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学习四要素,因此可在“三元制”职教模式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让学员通过提高应用能力而学习

通过前期到各合作物流企业的调研,理清物流仓储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物流仓储配送业务的工作过程和对学员的自主学习要求来设计和安排学习过程。这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要控制者,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和加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支持。学生可实现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

4.课程内容不局限于专业知识,注意全方位“立体”人才培养,符合“三元制”职教模式理念要求

在课程组织资源筹备阶段,企业调研内容并不局限于仓储配送流程操作,还涉及调研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在课程编写过程中,除专业技能培养相关知识外,还根据调研情况,在相关章節插入相关岗位及岗位群的职业素养等知识,把学生培养得更为全方位及“立体”,免去企业“二次培养”,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间的“零对接”。

5.通过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果

该教程编写以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为基础,职位岗位能力为依据。根据一体化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以及要求,该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为考试最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卷面成绩和平时实践成绩。课程的每个章节以“任务目标一任务描述一知识链接、任务实施一任务总结一任务考核”的队形展开。其中平时实践成绩主要由在具体实践项目中的得分决定,一般由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组成。这样既可以提高个人技能,也可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满足技能培养的同时,也符合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

三、课程推广思考

把该书作为学员到高训中心开展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类实训的主要使用教程,是该课程的主要推广途径。考虑到课程与实训室场地及设备的紧密结合程度,通过定期开展师资培训班等方式,先培养“双师型”师资,继而保证课程可实现向东莞各大开设物流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推广。而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以下三点。

一是“三元制”职教模式下,更强调课程组织需“教、学、做”一体化。高训中心可充分利用自己作为“第三元”的身份,利用自身的实训资源对接企业及院校,在“双师型”师资培养方面做出贡献。

二是“三元制”职教模式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身份从“主导灌输”到“协助监督引导”的转变,这对教师在技能实操方面的要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故在课程开发企业调研阶段,即须把院校教师引入共同调研,共同开发,从而保证课程推广的落实效果。

三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必然要求须有配套完善的实训资源,因此对于院校来说实训费用必将增加,即教学成本必将提高。此时高训中心作为面向社会的公益实训平台,作为“三元制”的“第三元”,在推广教材的同时,开放实训资源,学员可到高训中心进行课程的学习,在更好地对课程相应实操环节进行“零转换”的集中训练的同时,解决企业“学徒”岗位不足的矛盾。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