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分析与诠释

2018-12-03吴丽丽

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演奏乐队钢琴

吴丽丽

摘 要:拉赫玛尼诺夫一生的乐队作品中,《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最著名一首,它是钢琴与乐队的完美结合。文中从作品的演奏、音乐分析、著名演奏大师的版本对照等等方面,系统的陈述了作品内容。此作品是运用主题与变奏的手法,把作品分成了二十四个变奏,其中第十八变奏是作品的核心与高潮。在演奏版本对照中,选出阿图尔·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上原彩子三位大师的演奏来进行参考和对比,切实地融合了音乐与演奏的魅力。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 乐队 演奏 变奏

拉赫玛尼诺夫(1873 — 1943),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他的一生创作了四首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与乐队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通常大家都称它为“拉五”)。1934年7月3日—8月18日,在很短暂的时间里,他在瑞士的新别墅里创作了这首狂想曲。那时,已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晚期,他的创作力已开始走下坡路,但此作品确是他晚期的杰作之一。它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细针密线,天衣无缝,结构上浑然一体。这首作品是他以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巨匠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独奏〈随想曲〉作品之1的第24首a小调的主题为基础,用变奏的形式写成的。此作品艰辛的技巧,史诗般的宏大场景,把狂想曲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拉赫玛尼诺夫外,还有李斯特、布拉姆斯、鲁托斯拉夫斯基、舒曼、肖邦等等作曲家以帕格尼尼的乐曲作为主题写作的练习曲、变奏曲、乐曲等。

这首狂想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至第十变奏。

第二部分:第十一变奏至第十八变奏。

第三部分:第十九变奏至结束。

此曲共有24个变奏。引子:a小调  2/4拍,刚劲有力。它是主题的呈示。

第一部分:

第一变奏:乐队先明确主题,钢琴以一种很简单的单音使主题更加明了、清晰,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节奏模式;

第二变奏:乐队与钢琴恰恰与第一变奏颠倒,钢琴奏出了主题,乐队处于伴奏地位,小号与钢琴要把每小节的第一拍强调一下,使节奏更加准确。从此变奏的第17小节开始,钢琴右手加上连续的16分音符的跑动与弦乐轻松、活泼的旋律,使气氛更加活跃,钢琴那珍珠般的颗粒性声音清澈、透明(见谱例1);

【谱例1】

第三变奏:乐队与钢琴又颠倒位置——乐队快速16分音符的跑动,钢琴则用4分音符加以对位呼应。但要注意钢琴与乐队音量的平衡;

第四变奏:速度要比前面更活跃,节奏准确,钢琴16分音符两手交替的演奏变化了主题,乐队转化为衬托;

第五变奏:乐队和钢琴节奏的变换,钢琴音区的上下盘旋,好像模仿一种木管乐器的音色;乐队与钢琴紧凑的节奏衔接使这个变奏带有一种自由奔放的效果;

第六变奏:回到原速,更加自由,好像出现了一种带有东方韵味的旋律,层次感极强;

第七变奏:钢琴用二分音符奏出中世纪教会音调“阴沉的〈末日经〉”主题,大管和低音提琴的音调好像穿着靴子的脚步一般,使整个变奏沉重而有分量;

第八变奏:回到原速,主题的第一小节在此变奏中得到充分发挥,钢琴与乐队层层发展,相互交织,出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第九变奏:乐队用三连音的节奏模式,使气氛更紧张;

第十变奏:节奏发生变化,从前面的2/4拍转变为4/4—3/4—4/4,再次出现〈末日经〉主题的凶险严肃的形象,钢琴与乐队出现一种爆发性的音量。这是第一次音乐高潮。接着,从此变奏的第16小节开始,乐队与钢琴出现一种互相交织的铃声,极有穿透力,总之,这一变奏被〈末日经〉贯穿始终。

第二部分:

第十一变奏:3/4拍,中板,是一个过渡性的片段,钢琴更加宁静、自由,之后以華丽、明亮的声音奏出华彩;

第十二变奏:从a小调转到它的下属调d小调,像一首古典的小步舞曲,木管优美动人的旋律,平和而流畅;

第十三变奏:快板,乐队奏出主题,钢琴演奏的和弦要饱满、结实、铿锵有力;

第十四变奏:回到原速,这是一个进行曲的变奏,乐队汹涌猛烈的暴风雨,小号挺拔的音量,把作品推上了第二次高潮;

第十五变奏:速度更活跃,更诙谐,钢琴奏出高难演奏技巧的华彩。那16分音符加上具有丰富色彩的音色和自由的节奏,使整个变奏更加富有活力;

第十六变奏:2/4拍,小快板,从d小调转到b b小调,小提琴独奏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充满丰富想象的梦幻世界;

第十七变奏:12/8拍,钢琴的4分音符保持音使旋律线条更加显著,在这个变奏中和声极其复杂,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铜管乐器占重要地位;

第十八变奏:3/4拍,调性从阴暗的b b小调转到它的关系大调明朗的b D大调。这个变奏是抒情的高潮,是著名影片〈时光倒流〉的主题曲。从曲式角度看,旋律正好是主题的倒影,从钢琴独奏到小提琴,再到整个弦乐、木管,这种层层加强的音响效果,不但是抒情的,而且带有明显的悲歌旋律,感人至深;第十六变奏——第十八变奏是整首作品的抒情中心;

在第十八变奏与第十九变奏之间有六小节的过渡,从3/4拍转到2/4拍,五个降记号全部还原。

第三部分:

第十九变奏:a小调,4/4——3/4——4/4,回原速,钢琴模仿小提琴的拨弦,小巧、俏皮、诙谐;

第二十变奏:速度更快一些,乐队16分音符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夸张的强弱音量使这个变奏更具活力;

第二十一变奏:技巧性变奏,从此变奏的第9小节开始,要着重强调右手高声部,快速的八度三连音在技术上是一个质的飞跃(见谱例2);

【谱例2】

第二十二变奏:这是全曲最长的变奏,钢琴行进般的和弦与乐队层层递进,像最凶恶恐怖的进行曲,〈末日经〉主题再次出现,音乐经过扩展,从4/4拍转到3/4拍,钢琴走到新的华彩段,连续的八度把整首作品推向第三次高潮;

第二十三变奏:2/4拍,原速,钢琴用非常弱的声音再现主题,接着乐队以强劲有力的音响重复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钢琴又一次地用连续八度把整首作品推向高峰;

第二十四变奏:4/4拍,是全曲技术最艰难的一个变奏,钢琴又模仿小提琴的拨弦,再现了帕格尼尼的形象,半音的走向使句子线条更长,进入高潮后,音乐突然变得很诙谐,拉赫玛尼诺夫用这种声音的变化,演奏起来觉得更加有趣。

尾声:速度更快,在辉煌的气氛中,再度出现了《末日经》主题旋律。在这首作品中,《末日经》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音乐主题,他非常偏爱《末日经》旋律。他曾说过“凡是用到《末日经》主题的变奏,均代表恶魔……。”

拉赫玛尼诺夫对《末日经》的主题一直着迷,他不仅四次出现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而且还先后出现在他的三首交响曲和许多钢琴独奏以及《死之岛》中。在拉赫玛尼诺夫晚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他在钢琴创作中最后一部最辉煌的作品,所以,人们惯常将此曲称之为“禁区”(结构的宏伟和技术的艰难)。{1}

演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钢琴家数不胜数,我本人就有大约十个钢琴家的不同演奏诠释。其中,我觉得比较出色的有: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hur  Rubinstein),拉赫玛尼诺夫本人(S.Rachmaninov),鲁狄(Rudy),上原彩子,普莱特捏夫(Pletnev),格拉夫曼(Graffman)等等。

下面,我们就阿图尔·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上原彩子这三位钢琴家的不同诠释进行比较。

有些速度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其中,最显著的是第十一,第十六,第十八这三个变奏,从表格可以看出,每一个变奏的时间都不太长,最多的也没超过4分钟。我们看一看第十八变奏,鲁宾斯坦弹得最慢(3分12秒),拉赫玛尼诺夫本人弹得是最快的(2分44秒)。我翻阅了一下谱子,仅仅42小节,两个人的速度相差近半分钟,但我想谱子上的rubato可能就是钢琴家演释不同速度的原因吧。

鲁宾斯坦演奏这一变奏时音量的幅度不是太大,力求一个“稳”字,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莱纳(Fritz Roinor)指挥合作的这个版本,使人感到鲁宾斯坦和莱纳都充满了抒情气息,空间感和钢琴的质感都非常好,我第一次听到第十八变奏时,那弦乐揪心的旋律让我顿感一股辛酸涌上心头,几乎流下泪来。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这一变奏时,节奏太自由,速度也比较快,好像每一句都有切分一样。可能是单声道的原因,钢琴和乐队的效果也不算好,但是,他把钢琴独奏那段的三个层次,表现得明确、清晰,尤其是那中声部的下行二度旋律,使织体更加丰富,可见,作曲家本人的诠释,自然有他自己的用意(见谱例3)。

【谱例3】

而上原彩子的演奏好像是拉赫瑪尼诺夫的再一次升华,她的音色虽然是最棒的,高声部的层次变化较强,音乐更细腻,更富想象力,她的演奏更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逻辑思维较强。

阿尔图.鲁宾斯坦的演奏,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一位,她是美籍波兰钢琴家,1887年出生,此张CD录制于1956年,将近70岁的鲁宾斯坦,能有这么旺盛的精力,体力,耐力,真是难得,此版本被美国TAS评为发烧名片。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录制于1934年,此版本CD是单声道的,里面包括四首钢琴协奏曲和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虽然音质、效果都不及鲁宾斯坦的那个版本,有时还能听见明显的错音,但这更显示出版本的真实性,他将自己本国音乐中激烈的色彩和巨大的张力渲染得无以复加,作为一代钢琴演奏大师,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他自己作品的领域中更是无可争议的权威。上原彩子是2002年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组第一名获得者,她也是首位获得此次比赛第一名的女性,同时也是首次获得此殊荣的亚洲女性,她决赛时的参赛曲目之一,就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她的演绎,充满着魔术般的亦幻亦真效果,这特别表现在音色变化及独特的踏板处理上,柔与刚的对比非常明确,她的手指功夫出神入化,尤其是第十五变奏,弹得又快、又匀、又轻,像是清晨的淡雾,旋律像吹出来的微风,逐渐清晰,而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更多的是单纯的炫耀力量和技巧。

综上所述,这三个版本录音各具特色,拉氏本人的版本自然是正宗权威,鲁宾斯坦的录音更具说服力,而上原彩子的演奏更敏感动人,对作品结构的把握也更为精准到位。

音乐是一门十分讲究声音的艺术,而演奏更是一门活的、生动的艺术,不但要求演奏者掌握千变万化的声音技巧,还必须具备很好的理解力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充满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性,较强的作品分析能力,拉赫玛尼诺夫以他超群的智慧和创作,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钢琴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晚期作品中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尤其成为音乐宝藏中的精品。

注释:

{1}见江苏人民出版社《拉赫玛尼诺夫》P209

参考文献:

[1] 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拉赫玛尼诺夫[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拉赫玛尼诺夫[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演奏乐队钢琴
花的乐队
花的乐队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浅析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
中胡演奏中音色的把握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