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艺术
2018-12-03陈俊
陈俊
摘 要:在今天的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现象依然存在。为了将儿童美术教学课堂丰富多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情境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情景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教学模式,学习情境能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课程设置方式多样,但都充满了活力和趣味性。通过情景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使美术教学在更为优化的环境中进行,使孩子的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愉悦,从而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情境教学 美术 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美术保持密切联系享受用美术美化人生的前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各种优势,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美术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
美术教育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来说,美术课不仅是用来学习的一门课程,更是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绘制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空间课程,美术课堂可以表达孩子们最天真无邪的内心情感,而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独一无二的创作。情境教学是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所用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其中,美术教学中广泛的文化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尝试与探究给美术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无限兴趣,为了力求使其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精心购置一定的课堂情境,创设一定的氛围,引导学生置身其间,去探索、去发现,主动的发展并去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一、情景再现体验美
心理学家说:“一个完美的人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懂得一点的人,而是做任何事情时,都把自己整个心理能力发挥出来的人。”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再现某些场景、创设一个情境,能引起和保持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其热忱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跃起来,各种潜能都得到发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起强烈兴趣,并伴随良好情绪至始至终。在具体操作中,既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情景,也可以根据情况实地考察,达到真实体验真切感受的效果。
如《草丛中》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草叶的穿插关系、遮挡关系等,老师带学生出去写生,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几个轻松活泼的小活动,很容易地就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了草叶间的穿插关系、遮挡关系等。在学习《卡通形象》一课时,教师用《蓝猫》、《宝莲灯》、《三毛流浪记》等的几个片断穿插导入,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观其声可闻其物可赏的真实可触的境地,在这种视觉艺术中感受美,并促进美术创作活动。又如《恐龙世界》一课,教者利用多媒体,再现了二亿六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穿越时空,跨越古今,把学生带进远古的恐龙时代恐龙生活的情景,也就很自然也轻松愉快的理解了恐龙的种类和特征、恐龙的分类及其特点,以及它们的灭绝和带给我们的启示等,这些情境所带来的收获,远比老师讲解示范所带来的乐趣大得多,收获也多得多,亦要轻松有趣得多!
二、课程整合感受美
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觉转移”。在美术课上,教师可用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有效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进入角色。俄国画家康定斯基曾说过:“绘画是视觉的音乐”,美术教学通过插入适宜的音乐,还能营造輕松、愉快活泼的氛围。
如上《飞天畅想》一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凝听《梦想曲》,在优美乐曲中跳动的旋律中,进行美的感受,让音符与节奏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牵动着他们的思绪……老师再引导他们把“梦”中素材的一幕幕画下来,于是在音乐的美的感受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活泼而有趣!
另外,美术课与语文相整合也是很常见和有必要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深远的意境能带给孩子们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国的诗配画及诗、书、画 相结合的原则 ,也体现出文学艺术对美术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儿歌、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介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们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打扮文章》、《小蝌蚪找妈妈》、《诗歌配画》等等,无不是在语文的环境氛围中完成。其中《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老师先以美丽的童话故事为切入口,优美的故事伴以老师动人的演讲,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小观众们,使整个课程很快有了个好开端,接下来的记忆想象画就是学生急于要表达的东西了!
三、引导想像领悟美
艺术大师达芬奇说过,当一个画家手跟上脑以后,再不会有进步了。我们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思维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启迪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引导想象、提高绘画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当然,今天的美术课堂并非是以培养大师画家为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快乐的源泉,让学生从快乐绘画中寻找创新,从情感中挥洒他们的情感世界,并启迪引导促进其个性发展。
如《草丛中》一课,教师通过欣赏画家的热带雨林的名画,引导想象,“在蓝蓝的天空中,阳光灿烂,草丛里开满了奇异的花儿,有非洲豹来了,有一个黑人正在草丛中采摘仙果……”后面由孩子们想象。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都急不可待的想表现自己,老师紧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学生按顺序接着发挥想像,说出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草丛里还有什么?草丛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待学生说出自己的想像进行故事接龙,老师鼓励到:“说得好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画画想像的《草丛里的故事》”。这样的想像导入,既创设了情境、激发了想象力,又点明问题,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又让学生在想象的海洋里领悟美、感受美,并于笔端表现出来!而且教师不再嘲笑孩子将鸡画成了鸟;不再为孩子在白纸上画了一个无端的小人而大发雷霆,并尽量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品,而且奉为至宝,那么在这个活动中孩子承载着想象的翅膀飞得会更高更远!
四、游戏激趣创造美
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让孩子在做中玩,玩中学,以游戏为手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并将活动内容融入其中,从而让儿童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与创作美,大胆表达表现美。
例如老课新上的《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池塘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蝌蚪、小鲤鱼、青蛙妈妈、乌龟、龙虾等,当哪一个角色出来时,学生就画出它,并戴上头饰表演故事情景剧,游戏结束,孩子的创造欲也被激起来了,他们随着情节的变化推进,按绘画的要求,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融入其中,创作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真让人惊叹连连佩服不已!
五、平台展示表现美
美术活动中用大量相关主题的事物或艺术作品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来激发创作欲望,也是美术课上常用的一种,包括课前作品烘托展示的导入环节;课中的作品展示启发思考,拓展思维,引导创作环节;课后的作品展示来评价作品,达到欣赏美、评价美和表现美的作用的评价环节。
例如《玩偶大本营》教学开始前,老师自制了大量各种各样的玩偶,并收集了其他班级的优秀作品,布置了一个小小“玩偶商店”,学生一进教室,马上被这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琳琅满目的作品吸引住了。老师鼓励他们“买”一个自己喜欢的拆拆看看,然后自己尝试做出来,强烈地激起了学生动手的愿望,迫不急待地投入到创作中去,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学生们启动创造思维自然进入美的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又如《静物一家》,当让学生理解了静物与人的生活的关系后,仅展示真实的静物还不足以让学生把它们概括地表现为美术作品,那么就需要展示大量学生作品來帮助学生理解借鉴、启发思维、引导创作了!同时作品创作完后,老师创设一个平台,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由欣赏和评价并进行多样评价,培养审美与表达能力,发展儿童个性!
除以上几种所举情境教学的方式外,还有很多,尤其对于新课的情境导入更显重要,方法也更多,因为“万事开头难”,我们说一个活动能成功与否,能否激发儿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能否很好激发儿童创造欲,导入活动是重中之重,如猜谜语、赏范画、读儿歌、变魔术、讲故事、谈话法等等。但所有情境的运用都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时也是相互交错相互交融的,而且也应该有始有终,并且需要根据不同对象和儿童年龄特点,进行提炼加工创设不同情境,灵活运用和不断实践总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教育实际,紧扣教育目的,坚持有利于诱发学生兴趣的原则,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以潜移默化的引导,顺应儿童个性的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让美术教育的过程象春雨一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新课程实施以来,开放的美术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美术活动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更成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美术学科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适合于开展情境教育,从而使师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把儿童作为美术活动的主体,使其喜欢美术活动,乐于从事美术活动,各种潜能得到发挥,获得愉快的情境体验,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持久的兴趣,和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至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