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8-12-03胡翠平高金娣

创新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郑州市评价指标

胡翠平 高金娣

摘 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是落实知识产权强省、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关键,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引擎。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各省市相继出台实施意见并予以大力支持,为提升建设效率,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控制,以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正确判断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8-37-5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8.008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wer cities is the key to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werful province and country; it is also the leading engine for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wer cities,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and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have successively issued implementation opinions and strongly supported th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needs to be evaluated and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achieve the construction goals better. Therefore, setting up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wer cities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n correctly judge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so as to take the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wer city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Zhengzhou City

知識产权强市建设是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20个左右知识产权强市,其统筹布局思路是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群为基础,科学规划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极,2017年首批确定了10个城市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照检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达成情况及偏差,及时调整建设措施以快速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学者最初主要从专利方面构建衡量区域知识产权状况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多学者倾向于综合多个方面衡量区域知识产权水平:屠文娟等从知识产权管理、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综合绩效6个维度确定了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的评价指标体系[1];董新凯和田源从知识产权产生及运用的内在逻辑层面确定了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和知识产权环境3个一级指标,累计38个三级指标来综合评价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状况[2];杨巧从知识产权对经济的贡献力、绩效、运营、保护及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指标体系[3]。总体而言,虽然都主张从多指标综合衡量区域知识产权状况,但并没有形成主导的指标体系,更缺少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层面的指标体系研究。

1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意义

1.1 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是落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以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点,知识产权强国的总体建设是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下,层层落实层层实施,在基层知识产权相关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高层目标。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是立足国家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知识产权相关资源存在集聚效应,并非平均分散于全国各地,而是以创新资源集聚地为中心,在知识产权创造、运营、服务、保护等方面汇聚整个区域的相关资源。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带来地方立法和服务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带来创新企业和知识产权人才的集聚。全国多个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功后将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在总量及规模上快速提升和扩大,对区域知识产权发展乃至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1.2 引领示范区域创新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主要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在集聚了各省市领先知识产权资源和机构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国家的相关支持,在专利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经由省市知识产权局的总结和推广,向省内其他地区推广,促进后进地区的学习和改进。如郑州市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过程中得到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提升了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和服务能力,并通过与其他地市的协作调度机制、设立快速维权中心等为全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提供服务。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这一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知识产权高地,可以发挥跨区域联动作用,形成全省范围内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工作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3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申长雨指出,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制度供给,还可以提供技术供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4]。知识产权强市的建设一方面汇集创新力量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成果大量产出;另一方面对相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可以提升资源型企业的技术水平,走高效节能减排路线,优化产业的结构和性能,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转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强市的建设,将会吸引大量创新人才以及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人才,人才的集聚和知识扩散效应将会带动地区知识生产要素的提升,有利于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以及产品技术、知识、信息含量低的局面,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1.4 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制造要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知识产权合作是关键,凭借自主核心技术打造信得过的高品质产品,这样的国际合作才有底气、更长远。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位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7中国‘一带一路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中第二位,被国家赋予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郑州市应借助这一平台促进企业“走出去”,不仅要建成交通枢纽,更要建设成投资枢纽和贸易枢纽,提升国际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通过制度保障体系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及设想

我国并没有明确确定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参考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本文认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要基于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基础、评价标准以及建设目标进行设置。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强市建设实际和执行情况,开展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查缺补漏、发挥强项,保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顺利完成。

2.1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2.1.1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指标。知识产权强市是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基础上创建的,只有符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复核或连续两年考核成绩位于同类城市前50%这两个条件的城市才能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因此我们首先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指标作为依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考核指标共有政府投入(25分)、知识产权产出(20分)、知识产权运用(20分)、知识产权保护(20分)、知识产权环境(15分)5个一级指标作为基本考核指标,另有机制构建(5分)作为加分指标以及工作特色、创新举措与突出成效(10分)作为特色指标[5]。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并修订完善了试点城市建设及示范培育主要任務考核指标[6-7]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35分)、知识产权文化和人才建设(12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建设(20分)、执法维权工作(17分)、试点特色主题方面工作(11分)、其他工作(5分)以及工作创新指标(10分),共110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细化至47个三级指标,淡化了产出指标,强调制度创新支持、创新及保护能力和环境建设,更加注重内涵式、长远性发展。

2.1.2 知识产权强市创建评定指标体系。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评定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基本条件:政府高度重视、考核评价优秀、工作实绩突出。在知识产权强市创建申报中也给出了评定指标体系,除了城市基本情况外,主要衡量城市知识产权工作基本情况[8]:包括知识产权局基本情况(4个指标)、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专利保险投保金额、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数量及规模、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及城市配套奖励标准、贯标达标企业数量、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传统知识保护试点示范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政府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共18个指标进行评价。可见,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评定指标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及管理质量。

2.1.3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在《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指导意见》[9]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从城市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城市知识产权经济贡献度、城市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发展与对外交流四大方面提出建设目标体系。为达成这些目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指导意见》中也给出了实施中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具有导向性功能,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中以目标分解达成状况来评价建设进度和成效,并以此作为之后建设措施调整及改进的依据,促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的高效率实现[10]。

2.2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知识产权强市创建评定指标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学者观点以及专家意见,本文构建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为: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知识产权服务五大类共计53个三级指标,各类指标具体如表1。在该指标体系设计中更精于量化考评,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在指标分值权重分配上,也偏重于知识产权强市建设长期目标的实现,更侧重于知识产权环境、制度、服务等方面,适当淡化以知识产权产出为重的考评体系,因此知识产权创造指标多但是分数权重低(具体见分值分配),而且更偏重于知识产权质量。

3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现状评价——以郑州市为例

3.1 优势

对照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郑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优势明显。

首先,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组织管理相对成熟。郑州市专门成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重要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健全组织管理,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落实到基层政府,落实了经费和编制,并将知识产权工作分解成指标,纳入各县(市)区年度考核目标,予以督导[11]。

其次,知识产权创造成绩突出。郑州市科技资源丰富,科研活动活跃,科研机构众多。在知识产权产出上,郑州市专利质量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专利指标均位居河南省18个地市的第一位。至2017年5月,郑州市有效注册商标达138 477件,占全省总量的38.89%;拥有55件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的1/4,多次被评为“商标战略实施先进市”。

再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郑州市知识产权政策和保护措施完善,知识产权维权及保护专项计划已成体系。郑州市法院也为知识产权保护保驾护航,牢固树立“创新驱动、服务大局”的审判理念,努力推进“三合一”审判模式,全面加强和创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在行政执法方面,郑州市知识产权局与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仲裁委等部门经常开展联合执法,不断完善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最后,知识产权重点项目基本完成,知识产权服务优势明显。郑州市现已初步形成版权法律、行政、司法保护体系以及版权公共服务和贸易体系,建设了一批版权产业群和产业园区。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落户郑州市;郑州高新区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郑州市成为创新高地;郑州市是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并成功获批示范区建设,集聚了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等服务机构446家,有力带动了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

3.2 不足之处

对照评价指标体系,郑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知识产权运用不足,转让转化双低。郑州市传统产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较高,导致知识产权直接运用比例较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较低。而且郑州市在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交易、质押融资、股权化等方面仍然较弱,知识产权转化途径较为单一。二是企业高端知识产权运营人才缺乏。郑州市专利代理机构和执业专利代理人均较低,而且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要从事基本的专利、商标、版权代理等基础业务,缺少产业化一体服务经验,在知识产权转化尤其是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产权人才较少。三是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和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刚处于起步期,相应的数据平台和管理机制等仍需进一步完善。

4 知识产权指标体系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对策

比照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指标体系,根据郑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不足之处,郑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要在以下方面重点落实。

4.1 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优化专利结构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基础在于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增加知识产权产出。郑州市虽然知识产权产出居于领先地位,但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以及PCT专利数量与其他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单位还有一定差距,还应不断优化专利结构,提高专利质量。可以探索以价值分析为基础的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修订完善专利奖评选体系,鼓励以质量为考核指标,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强产业核心专利研发和布局,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外向型企业积极申请PCT国际专利,提高整体产业的专利质量水平。实施商标战略,打造精品版权,加强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领域知识产权工作,驱动创新发展。

4.2 积极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营

知識产权转化率不高是影响郑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一个障碍,需要突出政府主体、资金引导,市场导向、机制灵活,政策集成、产业融合的建设原则,积极营造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良好环境,带动郑州市知识产权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一是加快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市级平台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线下平台与线上平台充分结合、市级平台与国家平台优势互补,激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运用活力和创新热情。二是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构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推进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质押,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专利市场价值实现[12]。

4.3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加速发展

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信用管理制度,推行服务标准规范,引导服务机构高端化发展。探索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郑州片区、国家级知识产权专业园区等有条件的区域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带动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化发展,不断满足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业务试点,为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保驾护航。

4.4 打造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才,一批具有较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一批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交易、许可、资本化和产业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人才,一批能够灵活运用专利信息资源并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服务的专利信息分析人才,一批拥有国际视野且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和处理知识产权国际事务能力的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形成一支知识产权领军、拔尖、后备等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为知识产权强市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屠文娟,宋晓慧,宋东林.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12(4):144-147.

[2] 董新凯,田源.知识产权强省界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7):112-117.

[3] 杨巧.知识产权强国指标体系初探[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8-92.

[4] 申长雨.知识产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EB/OL].(2016-09-22)[2018-06-20].http://www.nipso.cn/onews.asp?id=33692.

[5]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办法》的通知[Z].2011-12-21.

[6]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Z].2014-6-13.

[7]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修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管理办法》的通知[Z].2016-11-18.

[8]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评定工作的通知[Z].2016-12-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指导意见[Z].2016-11-9.

[10] 李运,朱晓力.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济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纪实[J].科技信息,2015(4):13-16.

[11] 刘洋,瞿卫军,黄庆,等.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三):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J].知识产权,2004(5):35-38.

[12] 张瑞.郑州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的挑战与路径[J].河南科技,2017(16):10-13.

猜你喜欢

郑州市评价指标
贠红松作品选
郑州市高校健美操专项开展现状分析
郑州市校园足球试点小学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