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苏联复调音乐的理论框架

2018-12-03宋颖

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论框架音乐专业

宋颖

摘 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校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复调音乐的时候,大量引进和学习赋格、卡农、对位等理论体系,对我国高校复调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复调音乐引进我国高校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复调音乐相关理论书籍和教材大量引入到中国,但是这些理论观点和教材在引进我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音乐领域对苏联复调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主要阐述了苏联复调理论的历史渊源、以及该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发展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联复调音乐 理论框架 音乐专业

复调音乐是含有两条以上的独立弦乐,并通过技术处理,运用对位手法将几条独立弦乐组合在一起形成多音乐的形态。复调音乐的发展历史比较早,早在中世纪欧洲教会咏叹中就出现了,随后荷兰乐派对复调音乐进一步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复调音乐体系和技法原则。但是复调音乐在我国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20世纪初,在东学西渐的思想下,西方的音乐文化作品引入中国,促进了我国近代音乐专业复调音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但是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在引进和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完善我国复调音乐理论体系。

一、 复调音乐以及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发展历史

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它是由两个、三个或者四个艺术上具有同等意义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协调的基础上,在横向关系上各个声部的节奏、力度、高潮、强音、终止以及旋律线的起伏等,曲调不同但是各自保持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各个声部能够形成良好的和声关系。复调音乐最早产生在9世纪,奥尔加农是最早的形式一直发展到16世紀并达到高峰,18世纪复调音乐的结构和技巧趋向成熟。复调音乐的载体形式有经文歌、卡农、复调弥撒曲、赋格曲等。

塔涅耶夫对苏联的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音乐,他一辈子都致力于研究进行音乐方面的研究,比较关注的就是复调音乐方面得教学管理,他认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复调,将这种音乐形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得到体现,对于该方面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思想也体现在了其教学的风格上,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知识实践的教学,将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并且展示在课堂中,同时对作曲家普劳特、马耳普格、凯鲁比尼、雷曼、查理偌、马尔蒂尼等音乐素材进行收集和分析,将这些音乐家中的一些可以借鉴的部分在自身的音乐教学中进行体现,相互之间融合,将其中与自身观点相关的音乐类型进行研究,最终形成新的复调教学理论。

塔尼涅夫在教学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对于自身实践能力的要求加强,在其教学观念中可以看出,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创造性,强调在不违背基本规则的情况下艺术创作需要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因此他在对福克斯音乐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混合对位第五类写法。他始终认为音乐是美的,所以创造出来的东西不仅要具有科学性,而且还有有美学价值,塔涅耶夫则认为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中,复杂的对位形式其中比较低层次的内容,这方面的学习主要依靠的是技巧,并不是对于艺术的实践。例如卡农三声部中的一些复杂的对位表达,技巧运用多于实践形式。

复调音乐在苏联的音乐中受到关注的程度是比较明显的,苏联院士阿萨菲耶夫就对于复调音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复调在俄罗斯的音乐中应用非常的广泛,也可以代表俄罗斯民族的特征,重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联系,这样相互之间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推动了俄罗斯音乐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在后期的发展中也借鉴了这种音乐模式。因此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不断的强调复调的重要意义,提倡将实践、美学进行充分的融合,并且将新的观点全面的融入到复调的研究中,对这种音乐模式进行充分的安排和运用,更加适应苏联的音乐形式,推动音乐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二、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的特点

1.融入了乐曲分析和传统复调音乐

苏联的复调教学体系中,大量引进了西欧以及苏联复调音乐写作理论,并将复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分析、对比、总结,避免缺乏音乐典范实例的缺陷,进一步完善了苏联复调音乐体系。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音乐史对苏联从16世纪开始到现代苏联以及国外知名作曲家的复调作品、理论以及技法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比如肖斯塔科维奇、巴赫的赋格、莱奥南和佩罗坦等圣母院为代表的音乐创作的规则和技巧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苏联的复调音乐体系比较重视复调音乐乐曲的分析和比较,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分析西欧以及俄罗斯作曲家的实例典范,到了六十年代,开始分析了国际社会复调领域比较知名的音乐家。

2.处理不协和的和弦

西欧国家的复调音乐理论著作中,对于音乐的处理形式一般是采用纵向和声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的对不协和的和弦进行处理,进而将对位进行处理,这方面的特征体现在苏联的音乐中则是在进行三声部结构的处理中,重视对位结构之间的相互结合,但是在实际解决过程中,往往解决了一对不和谐声部的同时,对其他声部的正常发音带来一定的影响,影响整体的和谐性,后期如果对下一个不和谐声部进行调整,又会影响到其他的声部,在整体上影响了整个复调的整体和效果。所以,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中,对于不协和和弦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3.融入了民族音乐理论

苏联的复调音乐理论体系中对于一些民间传统音乐的介绍缺乏详细性,但是民族传统音乐中却融合了非常丰富的复调,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在苏联音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俄罗斯民间优秀的音乐实践以及民间音乐家的优秀作品分析,这些正是正规苏联音乐中欠缺的,比如赋格书籍中介绍了大量的音乐实力,但是对于实践的重视存在不足,造成音乐中缺乏灵气,无法带动观众的情绪,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苏联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形式融入到复调音乐理论体系中,将民族传统音乐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这是苏联复调音乐体系中的又一个特点。这对我国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何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融入到复调音乐中是当下我国复调音乐发展的重点。

4.可动对位

复调音乐在苏联的音乐体系中是非常灵活的,这是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实践的表现,这部分体现在可动对位部分,通过对复调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移动,使得整体的音乐更加具有张力,这是西欧复调音乐理论没有涉及到的,也是对对位研究理论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动对位理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还模仿了复调中可动对位的原则,并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来了卡农模式复调手法,并且将这部分变化直接的展示到音乐的表现形式中,例如贝多芬、巴赫等演奏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演奏家在其作品以及著作中虽然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并不深入,没有形成最终的理论体系,而苏联音乐中则体现出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形成了理论体系,将无终卡农进行更加理论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研究。

三、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

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融合了大量本民族特色,并在这个基础上吸收了国外优秀的作曲家的作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对我国复调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

1.赋格曲创作方面的不足

在创作赋格曲的时候,其中有些部分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再现部分和中间部分的结构和布局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缺乏规律性,无法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仅仅是作为基本的介绍出现,因此对学习赋格曲的创作理论不足。

2.缺乏一定的自由写作技术力量研究

苏联的音乐著作和音乐教材很重视写作技术的规范,但是忽视了自由写作复调技术的介绍和研究。这也给我国复调音乐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复调音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严格写作的内容,但是对赋格写作、模仿复调写作、多声部写作内容却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和介绍。

3.写作程序、数值过于繁琐

进行复调的写作在苏联音乐中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写作的程序、数值以及图式,并且相互之间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公式和程序的步骤进行创作,灵活性较差,学生在基本公式的学习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进行苏联复调的学习中,需要将其中优秀的创作和实践的部分进行吸收使用,而对于一些呆板的公式、图式则可适宜的进行摒弃,提升复调教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方法。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与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苏联文化对新中国成立时期的中国影响很大。我国现有的复调音乐教材直接或者间接受到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的影响。在教材编写方面,直接抛弃了福克斯五类对位写作方法,继承和学习了斯克列勃科夫的教学理论。比如1986年出版的《复调音乐写作基础较教材》、《复调音乐基础课程》等音乐著作中,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并对民族风格的复调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讲述。另外一方面,我国复调音乐教材中在编写次序和教学理念也深受苏联复调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同时还吸收了欧美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形成了独有中国特色的复调音乐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静文.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2]陈文皙.传统管弦乐配器的音型化与复调写作技法——读瓦西连柯《交响配器法》札记[J].北方音乐,2016,36(16).

[3]杨勇.是对位法还是复调——有关作曲系本科复调改名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樂学院学报,2010(1).

[4]郑轶超.对位法教学中应强调和声思维的重要作用[J].艺术研究,2015(1).

[5]张韵璇.对位与对位教学理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

[6]柳笛.浅析复调钢琴作品的教学方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1).

[7]康勤.论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创作中的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8]郝珺.浅析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中的复调思维——以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为例[J].音乐天地,2015(11).

猜你喜欢

理论框架音乐专业
慢性肾衰中医PRO量表理论框架模型的构建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国际视野与一般框架
三本院校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元认知策略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弹唱训练中的具体运用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器乐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构建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试论如何推动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应用
从系统功能框架下的语篇分析到其经济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