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下80后环境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研究

2018-12-03曹文倩

关键词:公众规范变量

曹文倩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发生,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PX项目所导致的邻避运动。近年来,有关环境问题的群体性事件中,青年人常活跃其中并担任重要角色。作为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出声音,已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1](P5~13)关注80后环境风险认知具有重要意义,80后环境风险认知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对环境风险的应对行为,还将影响未来几代的价值观与环境风险认知。有学者提出在人们的风险认知与社会冲突之间存在着“感知差异→风险选择和行为→社会冲突”的过程链条。[2](P134~143)因此,关注80后环境风险认知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社会环境风险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境风险问题的有效管理。

现有研究规范激活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探究中,但是关于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研究相对较少。规范激活理论认为,个人行为受个体被激活的规范影响而产生,对行为结果的认知和责任归属两个因素能够激活个人规范。规范激活理论在环保行为的研究中,被证实能有效解释和预测公众的环保行为。[3](P610~615)吕荣胜等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提出,后果认知、责任归结、个人规范、自我效能对节能个人规范有正向影响,而社会约束、行为约束对节能行为具有调节效应。[4](P14~18)王丽丽则提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个体规范对城市居民环保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增。[5](P92~98)有研究证实规范激活理论同样能较好地解释公众环境信访行为,其中环境信访结果认知正向影响责任归属,个体规范需要通过责任归属得以激活,从而影响环境信访行为意向。[6](P81~85,103)关于环境风险认知的经验研究,研究者着重从心理特征、社会结构、文化影响等维度,探讨了公众的环境风险认知能力。[7](P192~194)而马雪怡等基于心理测量模型,提出风险经历、风险知识是影响人们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8](P72~77)宋艳、孙典等以公众对媒体、政府、专家、企业的信任构建信任变量,实证分析了信息获取、公众信任对核电项目的公众风险感知的作用。[9](P143~152)整体而言,当前学界围绕着公众环境风险认知进行了充分探讨,而对不同群体特别是80后环境风险认知状况关注相对不足。故本研究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结合规范激活理论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水平进行探究,着重考察责任归属、结果认知以及规范遵从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分析。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采用PPS抽样方案,该调查覆盖了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为进一步探究80后环境风险认知水平,我们根据80后的年龄特征,提取出出生年份在1980-1989年区间的数据,删除部分核心变量缺省值后有效数据为505份。

(一)变量测量

1.因变量及其测量。本研究因变量为环境风险认知,该调查通过询问被访者感觉身边不同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测量公众环境风险认知程度,具体包括汽车尾气、废气排放、农药和化肥、江河湖泊污染、气候变化、转基因作物、核电站七项环境风险,各选项包括“完全没有危害”“不是很有害”“有些危害”“非常有害”“对环境极其有害”,相应赋值为1、2、3、4、5,“无法选择”赋值为中间取值3。通过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该量表可提取两个因子,共解释56.28%的总方差。其中,前五个项目聚集在因子1上,故将五个项目相加生成变量日常环境风险认知;后两项目聚集在因子2上,将两项目相加生成变量科技环境风险认知。另外与其他研究相对照,将所有项目相加生成总的环境风险认知变量。

2.自变量及其测量。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模型,本研究自变量包括责任归属与结果认知两个变量。关于责任归属变量,该调查通过询问被访者“企业、政府、公民团体和公民个人哪一方应该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负责”来测量,选择公民团体和公民个人的赋值为1,选择其他选项赋值为0。关于结果认知变量,该调查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对以下说法的赞同程度,具体项目包括“像我这样的人很难为环境保护做什么;即使要花费更多的钱和时间,我也要做有利于环境的事;生活中还有比环境保护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除非大家都做,否则我保护环境的努力就没有意义;许多关于环境威胁的说法都是夸大其词;我很难弄清楚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对环境有害还是有利;环境问题直接影响我的日常生活”等七项,选项包括“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无所谓、比较同意、完全同意”。由于第一、三、四、五、六项为反向问题,将其答案赋值为5、4、3、2、1,第二和七项则赋值为1、2、3、4、5,“无法选择”选项统一赋值为中间值3。通过信度分析发现,剔除第七项后Cronbach’s Alpha系数上升,进而对前六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各项聚集在一个因子之上,因此把各项相加生成结果认知变量。得分越高,表示结果认知越强烈。

3.中介变量。本研究中介变量为规范遵从,该变量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对“交通规则、工作章程、政府规定、法律法规以及组织纪律”的遵守程度来测量。各选项包括“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赋值为1、2、3、4、5。通过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4,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进而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各项聚集在一个因子之上,因此,各项相加生成规范遵从变量。得分越高,表示规范遵从能力越强。

控制变量包括:教育程度、性别、婚姻、城乡类型。(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22.0和AMOS22.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环境风险认知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公众环境风险认知的年龄差异;其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责任归属、结果认知、规范遵从、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城乡类型等变量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最后,利用AMOS22.0考察责任归属、结果认知、规范遵从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产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

三、结果分析

(一)公众环境风险认知的年龄差异分析

根据调查时受访者的实际年龄,将其分为七个年龄阶段,即:20岁及以下人群为90后、21-30岁人群为80后、31-40岁人群为70后、41-50岁人群为60后、51-60岁人群为50后、61-70岁人群为40后、71岁及以上人群为30后,同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公众环境风险认知得分进行了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的F检验结果,p=0.000,这说明该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公众环境风险认知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

图1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环境风险认知水平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环境风险认知进行均值比较,我们得出公众总的环境风险认知的年龄差异分布图。图1中横坐标表示不同年龄阶段,纵坐标表示公众总的环境风险认知均值水平。可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总的环境风险认知基本呈现“倒U型曲线”趋势,并且年轻群体得分总体大于年老人群,其中80后群体的环境风险认知得分达到最高水平,30后群体得分最低。由此可见,相对于“60后”“70后”等其他人群而言,“80后”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认知水平。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进一步探究影响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因素,我们将责任归属与结果认知作为自变量,规范遵从作为中介变量,把教育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城乡类别作为控制变量,分别以日常环境风险认知、科技环境认知、总体环境风险认知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多元回归分析之标准回归系数

统计结果表明,把责任归属、结果认知、规范遵从、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城乡类型各变量纳入模型后均通过了F检验,模型可被接受。具体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之上,规范遵从对日常环境风险认知、科技风险认知以及总体环境风险认知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规范遵从能力越强,80后的环境风险认知水平越高。责任归属对80后日常环境风险认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对科技环境风险认知以及总体环境风险认知并无显著影响,教育程度对日常环境风险认知、科技风险认知以及总体环境风险认知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城乡类别对80后日常环境风险认知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结果认知、婚姻状况、性别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规范遵从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三)多变量路径分析

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模型,结合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建构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多变量路径分析图(图2),进而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进行路径分析(见表3)。

图2 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多变量模型图

根据80后环境风险认知模型,拟合指数修正后各系数分别为:卡方值=30.015、df=2、p=0.000、GFI=0.968、NFI=0.912、IFI=0.918、RMSEA=0.076。综合各指标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根据表3可以看出,综合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环保责任归属越倾向于公民个人的80后,其日常环境风险认知水平越高;规范遵从能力越强的80后,其日常环境风险认知、科技环境风险认知以及总体环境风险认知水平越高,另外,规范遵从对责任归属、结果认知与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并没有通过显著检验;结果认知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并无显著直接影响。

基于CGSS2010环境模块的相关数据,本研究侧重探讨了规范激活理论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的解释效果。研究结论如下:相比于其他年龄群体,80后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认知水平;规范遵从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其对责任归属、结果认知与80后环境风险认知之间并无中介作用,即规范遵从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

表3 各自变量对环境风险认知的标准化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

四、思考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规范激活理论,通过对责任归属、结果认知以及规范遵从与80后人群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规范遵从能力对80后群体的环境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结论对提升公众环境风险认知水平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量,深化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认识。以全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文明道德水平建设,围绕着提高公众环境风险意识主题,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政府公共话语,强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公众以及社会认识到日常环保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环保政策及规章制度完善,健全环保参与、环保诉讼以及监测评估制度,使公众环保参与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有学者提出针对当前环境问题,需要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10](P90~95)健全环保规范,提升公众对环保规范的认同;通过社会多方力量加大政策宣传,鼓励公众参与日常环保实践,强化公众环保参与意愿;依托政府引导,结合城乡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二)推动环境治理多元主体参与

环境治理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以创造提升公众环境风险认知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宣传作用,创新环保知识宣传渠道与形式,推动环保信息与环境知识的广泛深入传播;突出社会组织的环保参与,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壮大,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组织活动,同时完善组织内部建设,加强自身宣传力度,以提升组织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借助社会组织的优势,宣传普及环境生态知识,增强公众环境风险意识,调动群体组织力量,共同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环境治理还需吸纳广大社区力量的参与,一方面,鼓励公众走进社区,参与公共环保行动。另一方面,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日常环保行动的实施与监督。通过社区组织家庭开展环境知识宣传、环境保护行动等,使环保知识走进家庭,环保行为落到实处。

(三)强化学校环境教育氛围

环保规范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学校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个人规范以及价值观的养成至关重要。统计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对80后环境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全面推进系统化环保教育。切实抓好学生群体的环境教育,既关系当前,又关系长远更是关乎全民环境认知整体水平。根据不同教育阶段设置环境教育内容,强化学校以及社会对学校环保教育的重视,使学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依托课堂日常教学,教授环境问题相关理论与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环境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培养学生环保责任感,提升其对环境风险的认识与理解;丰富校园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社团,激发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热情,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环保规范,培养其生态文明道德理念,进而将环境认知转化为日常实践。

猜你喜欢

公众规范变量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公众号3月热榜
抓住不变量解题
来稿规范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也谈分离变量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