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视角下资本错配的异质性与效率损失※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数据分析

2018-12-03綦良群

现代经济探讨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分行业缺口异质性

王 卫 綦良群

内容提要: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要素效率的优化配置,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行业-地区资本空间错配模型,以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为研究样本,从行业和地区的异质性视角系统考察资本空间错配效应。研究发现:资本错配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较东部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的资本错配更加明显;地区间资本错配引发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明显大于行业间资本错配;资本空间错配并未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因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引致的产出损失达13.15%,其中83%源于地区间资本错配。深化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实现资本要素空间差异化配置,持续推进国有部门市场化改革,鼓励行业地区间集群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是纠正资本空间错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 引 言

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要素效率的优化配置,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本结构、金融体制等原因,使得资本错配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金融市场管制下的资本错配使得国有企业银行贷款是私营企业的3倍之多(Boyreau-Debray & Wei,2004),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等要素资源的空间迁移,速度与结构的不匹配势必要加剧这种错配,不可避免地产生行业间错配之外的另一种错配形式——地区间错配(谢呈阳等,2014)。特别是在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资本错配导致资本沉淀在效率较低的部门,这一错配现象变得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是体制机制障碍”,及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均体现了现阶段探寻经济停滞根源与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需求,纠正资本错配、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已经刻不容缓。这一举措也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 相关研究评述

要素市场扭曲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通常导致了要素错配。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涉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低效率,而这一现象抑制了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加大了资本市场的扭曲程度。处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往往对国有企业具有补贴和贷款的优惠倾向,而享受资本优待的国有企业获利能力往往有限,这也导致了资本市场价格与真实价格水平必然产生偏离。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偏向,大中型企业一般可以获得超低利率的贷款(傅勇和张晏,2007)。可见,政府干预和金融歧视是导致资本错配的两大因素。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究领域开始拓展向要素错配测算和影响效率方向发展(Restuccia & Rogerson,2008;Aoki,2012)。国外一些有较高影响力的文献倾向于采用要素价格扭曲税进行要素错配程度的测度(Hsieh & Klenow,2007),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国内很多学者的认可(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王林辉和袁礼,2014;曹东坡和王树华,2014)。其中,微观企业层面以Hsieh & Klenow(2007)为代表,结果显示若消除要素错配可以使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0%~50%;中观行业层面以Aoki(2012)为代表,结果显示要素错配可以解释日本与美国在生产率方面9%的差异。国内研究多基于这两个模型,针对不同研究对象与重点开展资本等要素错配效应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研究结论:制造业子行业间要素错配造成了15%的产出缺口(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农业等八大产业资本错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2.6%,产出缺口约11%~30%(王林辉和袁礼,2014);中国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本错配情况较严重(曹东坡和王树华,2014);纠正产业转移中要素空间错配可以提升不同传统产业10%~40%的产出(谢呈阳等,2014)。近些年,国内关于资本错配的研究则更加侧重于微观企业层面,以1992-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在经济下行时面临更加严重的资本错配(邢天才和庞士高,2015);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资本错配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且资本错配越严重的企业具有越低的公司价值(王竹泉等,2017)。

纵观当前关于资本错配的文献发现,国内研究虽已开始关注资本错配及其引致的效率损失,但更多是从单一维度视角关注产业、行业或企业间的错配,更多关注资本的行业内流动,而事实上,由于行业市场垄断与地方政府管制,资本错配在不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空间视角度量资本错配程度及其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效率损失将有利于资本结构优化与行业效率变革。《装备制造业蓝皮书: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16)》明确提出了装备制造业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同时其也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之路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武建龙等,2018)。本文选择了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纵观以装备制造业为样本的研究发现,由于分行业面板数据处理相对繁杂,目前资本错配相关研究多采用微观数据,时间跨度较短,难以直观把握其波动性,更鲜有研究涉及系统的资本空间错配,尚未有文献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讨论行业间和地区间资本空间错配效应。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丰富和拓展:第一,将考察期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更具时效性,有助于观察进入新常态下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资本错配情况;第二,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更加全面与细致,既分省份分行业消除了价格影响,也进行了样本期间工业口径的调整;第三,充分考虑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全面系统地探讨装备制造业行业间和地区间的资本空间错配效应。本文构建了2000-2016年省际装备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引入地区间的空间维度拓展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的N行业要素错配模型,构建N行业M地区的资本错配模型,从行业和地区的异质性视角系统考察资本空间错配效应。

三、 模型构建

借鉴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Aoki(2012)的模型和方法,考虑资本要素不但在行业间存在错配,而且在地区间配置也存在不一致性,将资本错配拓展到行业间和地区间层面,构建一个存在资本错配的异质性行业空间模型。

假定:① 不同行业的生产函数具有异质性;② 同一行业同一地区企业生产函数具有同质性,不同地区企业生产函数具有异质性;③ 所有行业都使用资本K和劳动力L两种要素,且每个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④ 资本要素市场存在价格扭曲,而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存在价格扭曲;⑤ 以价税刻画行业间和同一行业不同地区因资本空间错配而导致的价格扭曲,若在无摩擦情形下资本K和劳动力L的价格分别为pK和pL,在面临扭曲情形下资本K的价格则为(1+τKij)pK,τKij表示行业i地区j资本要素的扭曲“税”。

行业i地区j的代表性企业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

(1)

其中,αij和βij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对于产出的贡献,满足αij+βij=1。

行业中代表性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2)

(3)

(4)

结合式(3)和式(4)将相对扭曲系数进行整理,得到:

(5)

将式(5)代入式(1),构建存在资本空间错配的生产函数:

(6)

(7)

(8)

借鉴袁志刚和解栋栋(2011)的做法,以行业的地区相对产出的加权和表示资本空间错配对行业的总效应,以托恩奎斯特指数(Tornqvist index)衡量两个产量的差异:

(9)

将式(3)、(7)、(8)代入(9)式,按照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概念定义TFP(索罗余项),以ATFP反映TFP差异,得到资本错配引发的TFP损失水平:

(10)

参照谢呈阳等(2014)关于产出缺口的估计方法,可以进一步推算由于资本空间错配通过TFP而引发的产出缺口,令产出缺口为θi,以两者比值与1的差值表示:

(11)

四、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选择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注]在考察期间行业分类标准不同,参照王卫和綦良群(2017)相关方式进行处理,形成7个细分行业。,为最大限度地延伸考察时期跨度,尽可能保证指标数据的准确性,本文考察期限设定为2000-2016年[注]考虑到缺失1999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即缺少1998年数据,故关于装备制造业数据自1999年开始收集,而且在全要素生产率估算中涉及资本数据,需要前一年数据作为支撑,难以准确获得,虽然有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获取1998年数据,但由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聂辉华等,2012),故本文仅研究2000-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分地区的资本错配问题。,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中国价格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

1. 产出变量Y

现有研究多认为以工业增加值测量产出将更好反映实际经济成果(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袁志刚和解栋栋,2011),也有研究认为工业总产值才是企业采取决策时考虑的对象(董直庆和徐晓莉,2015),考虑到难以直接获取和估算2007年后的中间投入数据,本文以工业增加值测度产出。《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自2008年不再统计分行业增加值数据,而在可获取数据中,与工业增加值相关的为工业总产值[注]2012年以后只统计“工业销售产出”,基于2011年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假定“工业总产值”与“工业销售产值”增长率相同,可估算2012-2016年的“工业总产值”。,对比装备制造业各行业2000-2007年工业增加值发现其在工业总产值占比变化不大,借鉴王卫和綦良群(2017)做法,采用2000-2007年平均比重估算2008年以后的工业增加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察期内工业统计口径前后不匹配使得跨期分析变得困难,有必要统一口径。参照陈诗一(2011)、王卫和綦良群(2017)的做法,调整第一个跨期(2000-2006年)的口径,虽然2007年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占比很大,但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的口径调整比例仍在1.2左右,故有必要进行调整,假定在第二跨期(2007-2010年)和第三跨期(2011-2016年)内的调整口径比例不变,分别以2008年口径和2013年口径进行调整。最后,根据分省份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工业增加值数据进行平减[注]由于2004年以前缺乏分省份分行业的相关数据,以分省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替代。,统一调整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增加值序列。

2. 资本投入变量K

现有文献多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而采用不同的折旧率和初期资本存量测算出来的资本存量差异较大。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的具体公式Kit=(1-δit)Kit-1+Iit,实际投资额Iit=Fit-Fit-1,以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在第t年和t-1年的固定资产原值的差值获取,通过工业总产值占比进行固定资产原值的全口径调整,并以2000年为100的分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各个行业进行统一平减获得;折旧率δit=Dit/Fit-1,以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在第t年的本年折旧与第t-1年的固定资产原值比值获得,其中Dit利用累计折旧进行差分获得当年折旧数据;基期资本存量K0采用统一口径和平减后的2000年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的固定资产净值。

3. 劳动投入变量L

劳动投入变量由《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分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构造。口径调整方法与产出变量类似,2004年提供了一个全口径分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假定1998-1999年的增速与1997年相同[注]1997年增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各行业职工数量”估算。,以1997年分行业乡以上工业和村工业平均用工人数之和为当年全口径从业人员,通过增长率计算出1999年全口径分行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另一个指标点,通过线性函数的假定进行口径调整,以此形成2000-2006年分行业分省份的全口径从业人员。假定在第二跨期(2007-2010年)和第三跨期(2011-2016年)内调整口径比例不变,分别以2008年口径和2013年口径进行调整。

4. 其他相关变量的获取

以收入份额法计算劳动力产出弹性,以劳动收入与行业增加值比值衡量劳动产出弹性。其中,劳动报酬记做劳动收入,其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根据历年分地区分行业平均劳动报酬与全口径下从业人数相乘获得,并用2000年为基期的分省份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图1反映了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的劳动力产出弹性,结果显示在2000-2016年考察期间内,多数行业劳动力产出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以2011年为拐点开始相对平稳缓慢回升,这一趋势与李稻葵等(2009)得出的2011年左右在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可能进入上升通道的结论一致。

图1 2000-2016年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劳动力产出弹性

五、 实证分析

1. 资本空间错配程度的测度

就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间的资本错配程度而言,在2000-2016年考察期内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行业间资本错配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多数行业最近几年出现了行业间资本错配恶化的现象。由表1可以直观看到,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的行业间资本错配指数大于1,表明这4个行业对资本存在过度使用,其他3个行业的行业间资本错配指数小于1,则意味着这些行业面临资本匮乏的状况。

图2 2000-2016年装备制造业行业间资本错配程度

就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地区间的资本错配程度而言,各行业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资本错配,而且不同行业的地区间资本错配也存在明显异质性。从区域层面看,除东部地区存在资本要素配置不足现象,其他3个地区基本表现为资本的过度供给;东部地区资本错配程度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资本错配相对明显。从省份层面看,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资本错配也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共同占据了装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的60%,虽同属于东部地区但差异也非常明显。广东省和山东省7个细分行业的资本均存在配置不足现象,其中山东省资本错配尤为明显;浙江省7个细分行业则呈现出资本过度供给现象;而上海市和江苏省7个细分行业则呈现出资本过度供给和供给不足并存现象。

2. 资本错配引发的TFP损失

图3直观体现了资本空间错配对TFP产生的影响,地区间资本错配引发行业TFP的损失明显大于行业间资本错配。在考察期间,直至2008年,地区间资本错配引发的TFP损失趋势一直在缩小,但2008年以后,特别是2011年后这一趋势明显恶化,虽然近几年有所缓解,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表1 装备制造业分行业资本空间错配程度均值[注]鉴于篇幅限制,仅整理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和分区域的资本错配指数,若需要详细数据可向笔者索取。

分行业方面,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于行业间资本过度配置,致使资本要素在这4个行业中未得到充分利用,虽然资本的不合理配置降低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毕竟各细分行业所需的资本供给足够,无效资本供给并未引起TFP的降低;而其他3个行业由于资本要素投入不足,导致了资本错配对TFP的负贡献。地区间方面,即使部分省份的资本供给过度满足其行业发展要求,但整体的地区间资本错配仍明显影响TFP,将地区间和行业间资本错配引致的TFP损失加总可以看出资本空间错配对于TFP整体损失贡献仍是负值。

图3 资本空间错配引致TFP损失的趋势

从四大区域的均值来看,东部地区的资本错配引致TFP损失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且资本错配引致TFP的损失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均具有明显异质性。由于东北地区资本错配整体上处于过度配置状态,其引致的TFP损失并不十分明显,但不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东北地区的TFP损失较其他行业明显,表1中的资本错配程度直观体现了仅吉林省在这一产业出现了明显的资本供给不足,即使辽宁省与黑龙江省在这一行业的资本过度供给,资本错配仍直接引致明显的TFP损失。东部地区虽然资本错配较其他地区程度较低,但资本供给普遍不足引致了在7个细分行业均出现明显的TFP损失。资本错配也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不同行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TFP损失。整体上,资本空间错配在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中均引致了明显的TFP损失,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为明显。

表2 资本空间错配引致TFP的损失 单位:%

3. 资本空间错配的产出缺口

图4显示了2000-2016年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引发的产出缺口。相比于地区间资本错配,行业间资本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相对较小,但以2010年为分界点,最近几年不但没有改善,甚至缺口在不断增加。将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地区间和行业间资本错配的产出缺口进行累加,得到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导致的产出总缺口。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形成的产出缺口与地区间资本错配形成的产出缺口趋势基本一致,资本空间错配形成的产出缺口83%是源于地区间资本错配,而且2011年以来,资本空间错配的产出缺口在不断增加,2016年因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引致的产出损失达13.15%,虽有所缓解但缺口依旧明显。同时,缺口加总结果也意味着,通过优化各行业资本在地区间的布局,对于产业增长的潜力远高于行业间的资本调整。

图4也进一步反映了2000-2016年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由于地区间资本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从样本考察期内产出缺口的平均水平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因资本错配引致的产出缺口最为明显,在样本考察期内平均达到了14.02%;最小的行业是金属制品业,其缺口也达到了6.09%。在最近几年,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因资本空间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变化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缺口增长明显,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缺口则变化不大,其他几个行业的缺口则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在2014年后装备制造业因地区间资本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开始减少,但其内部的细分行业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图4 2000-2016年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的产出缺口

资本错配不仅存在于行业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地区之间。本文从行业与地区维度构建了N行业M地区的资本空间错配模型,结合2000-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装备制造业行业间和不同细分行业地区间要素空间错配程度,系统考察了空间视角下资本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引致的效率损失,并形成了如下结论:第一,资本空间错配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行业间,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资本错配程度均大于1,存在资本要素过度供给现象;地区间,除东部地区资本错配程度小于1,东北、中部、西部等地区均大于1,意味着资本要素在东部地区仍供给不足。第二,资本空间错配引致了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考察期内资本空间错配引致的TFP平均损失达11.91%,特别是2008年以来趋于恶化,虽然近两年有所缓解,但2016年的损失仍达13.65%。第三,地区间资本错配是导致行业产出缺口的主要来源。考察期内行业产出缺口的83%源于地区间资本错配,细分行业因资本空间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金属制品业的缺口最小(6.0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缺口最大(14.02%)。由此可见,资本空间错配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普遍存在,而这种错配导致了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而且资本过度投入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与创新惰性。

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战略举措,纠正装备制造业资本空间错配将有效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实现区域平衡增长。资本空间错配使得经济增长的质量下滑,是结构性问题,而且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错配也存在异质性,空间错配现象明显。结构性问题需要结构性政策解决,化解资本空间错配,应尊重市场力量,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一直以来,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机制是导致空间错配的根本制度因素,在地方最大化区域经济利益的同时,全国也在追求“均匀”增长,而以此为导向直接形成了忽视比较优势的“资源低走”的政策扭曲。破解与纠正资本空间错配,是一个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问题,虽然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最终是可以实现的,但这需要太长的时间,在现阶段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的紧要关头,无法坐等这一机制的慢慢实现,需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特别是金融资本市场要素定价权,将实现资本空间自由与合理配置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具体而言,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针对具体行业与地区实现资本要素差异化配置。通过宏观层面引导,不仅满足供给不足行业的资本供给,更要避免行业对于资本的过度使用,只有行业所需要素结构与要素供给结构匹配时,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实现提质增效。从全局视角出发,合理评估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充分挖掘并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整合各行业要素资源,实现行业与地区对要素的充分且合理利用。

第二,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实现资本要素的“由低走高”。消除地区间资本要素流动障碍,优化配置存量资本,引导增量资本的合理流向;弱化政府对于资本要素的行政定价职能,打破政府人为设置的行政壁垒,充分发挥资本要素市场的配置功能,进一步消除金融与资本市场的障碍;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诱导资本要素由过度使用行业或地区流向供给不足行业或地区,提高增量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

第三,持续推进国有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国有部门占据的资本与其产出不匹配严重制约了资本效率的提升,尽管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杠杆”,但这种“去杠杆”并不是针对所有企业,而是对于存在大量债务的国有企业。因此,破除地方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关系,持续推进国有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让行业内更多民企获得合理资本配置,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行业的发展动力。

第四,鼓励行业地区间集群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及政策优势,构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实现行业的地区间集群转移,实现转移行业对转入地区的资本要素的合理消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鼓励相邻地区构建区域行业联盟,实现资本等要素联盟内优化配置,引入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实现资本与技术的有效结合,以互补形式实现要素合理优化;实现区域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不同行业的融合实现资本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分行业缺口异质性
2022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和分行业百强企业调研工作全面展开
2022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和分行业百强企业调研工作全面展开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南通上市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分行业分析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