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一条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

2018-12-03山西路恒交通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何进

中国公路 2018年21期
关键词:挖方黄河公路

文/山西路恒交通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何进

山西某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是西部地区贯穿南北的一条重要通道。项目设计起点位于南庄乡国道341线与县道525线交叉处,线路沿县道525线向南,于第四公里处下穿霍永高速公路后继续向南前行,经打石腰乡后终止于阁底乡附近,终点里程36.924公里处。沿线地形主要有晋西黄土残垣沟壑区、丘陵沟壑区、梁峁沟壑区等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部分路段农田集中,以麦田为主。

工程设计实践

功能定位

根据地理环境、文化特点,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功能定位为:宣传和体验沿线特有的黄河地质文化、中华根祖文化、黄土高原风土人情;通过旅游公路打通偏远山区与外界的交通通道,帮助偏远山村发展经济。以“交通+旅游+扶贫+文化+产业+生态+物联网”为出发点,坚持“精准扶贫,旅游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保护”为原则,以旅游为切入点和主要方式,以旅游发展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将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打造成一条脱贫攻坚的致富路、风景独特的旅游路、改善民生的幸福路、环境优美的生态路,打造独具黄河风情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长廊。

设计原则

线路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沿线各镇的发展规划、路网布局、天然气管线、高压管线、拆迁情况、河流、灌溉渠等地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平纵面调整、优化,以绕避减少房屋及其他拆迁并满足规划为主要布线原则,合理灵活运用平纵面设计指标,合理布设结构物,严格控制路基填方高度和桥梁高度,使平纵面线形设计流畅、坡度适缓、沿线视野开阔,减少填挖方量、减少占用耕地面积、减少现有建构筑物拆迁,充分重视水土保持。公路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力争以相对经济的工程造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充分体现本项目环保、安全、经济、快捷、舒适的特点。

技术指标

综合指标。本项目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30公里。起点至第六公里处(南庄乡至刘家山互通段)路基宽度12米,主线第六公路处至终点(刘家山互通至阁底段)路基宽11米,路基宽度包含3.5米的骑行车道。抗震防设烈度为6度,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平纵指标。线路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采用65米,积雪冰冻地区极限值采用35米,回头曲线最小半径采用20米。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350米,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150米,平曲线最小长度最小值50米。停车视距30米,会车视距60米,超车视距一般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50米和100米。路基最大超高6%,路线最大纵坡8%,回头曲线最大纵坡4%,最短坡长100米,最大合成坡度8%,最小竖曲线长度一般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0米和25米,凸型竖曲线半径一般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00米和250米,凹型竖曲线半径一般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00米和250米。采用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路线采用指标

图1 某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线路图

实际效果

设计成果简介

由于本项目位于残塬沟壑区及梁峁沟壑区,沿线局部斜坡自然横坡较陡,不同选线方案和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导致的填挖方量差别很大,经过详细研究、反复比选,确定本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选用随坡就势的路线方案,先后经过南庄乡、刘家山、打石腰乡、西后峪、阁底乡。设计路线如图1所示。

设计效果

景观效果。设计线路选择过程中,保证线路整体视野开阔,线路在山岭间行走,盘旋于原始森林、农田、原始村落、山腰与山脊之间。线路平纵面线形设计流畅、坡度适缓、沿线视野开阔。游客在旅游公路上驱车行驶,驾驶感受良好,可以欣赏沿线黄土地区特有的地质地貌景观、森林景观、田园景观、原始村落房屋建筑等,深入体验当地原滋原味自然、人文风情。部分沿线景观如图2至图4所示。

经济效果。本项目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通过线路优化,减少土石方的填挖量,精心优化降低桥梁比例,极大地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沿线穿过南庄乡、刘家山、打石腰乡、西后峪、阁底乡中的多个行政村,改善了沿线村庄交通运输条件,为沿线村庄及县城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利用填挖平台、结合自然景观,适当建设旅游公路的观景台和驿站,为当地居民、村庄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旅游公路绿化工程也惠及沿线各地。

图2 旅游道路旁的向日葵农田景观

图3 旅游道路旁外露风化的灰岩地质景观

图4 旅游路旁的原始村落景观

表2 打石腰旅游路线方案对比

图5 路线方案比较平面图

可持续发展效果。以该项目打石腰乡段为例,对沿黄河扶贫旅游公路进行环境保护效果分析。该项目该段植被较好,地形以山地为主。在此段,旅游公路设计过程中有2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2种方案具体对比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方案1建设里程较短,填方量较小、占地较少,但挖方量很大。方案2占地稍多,但填、挖方量都少的多,工程造价较为经济,尽管里程稍长一些,但最大限度保护了生态环境,更符合旅游公路漫游深体验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旅游公路的设计理念。两个方案对比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相较方案2而言,方案1挖方量、放坡面积较大,对环境产生较大破坏,容易造成较多的水土流失。方案2符合旅游公路设计的可持续原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工程造价、降低了施工难度。因此,该段旅游路选择了方案2。

猜你喜欢

挖方黄河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设计研究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公路断想
『黄河』
刍议公路工程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挖方和土方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