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2018-12-01胡向东
胡向东
[摘 要] 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研学旅行,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目前研学旅行存在推行不力、评价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只有解决好研学旅行课程化问题,才能使之真正进入学分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只有解决好研学旅行的评价问题,将研学与旅行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价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的,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既是建设研学旅行评价系统的核心要义所在,也是其实现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建设;评论体系;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12-0010-09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指的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1]。 推进研学旅行是贯彻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到2015年共有小学在校生9692.18万人,其中,四至六年级约4800万人;初中在校生4311.95万人,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约2800万人;高中在校生4037万人,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约2700万人。以此推算,全国适合参加研学旅行的潜在学生人数超过1亿人。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也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明确要求教育部负责“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之后推进研学旅行的步伐明显加快: 2016年3月,教育部确定了一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广泛开展了研学旅行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等11个部门于2016年11月联合发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在全国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学旅行的意义十分重要,需求也很迫切,目前旅游业界对此行业发展信心十足,各种研讨活动进行得十分活跃,有的机构认为研学旅行的市场将达千亿元规模[2]。然而,尽管有教育部等11部门声势浩大的推行,但研学旅行在中小学校的进展却并不理想。一边是多个部门多个业态领域的热心助推,及部分地方的积极试点,一边是家长们对安全和经费的担忧,以及中小学校的冷眼旁观[3]。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心存疑虑。其中,除了安全、经费等问题外,最担心的是对研学旅行如何计入学分、如何计入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4]。笔者认为,经费问题和安全问题,只要政府重视、部门协同、管理到位,都不难解决,研学旅行的评价问题才是其能否推行的关键所在。顾名思义,研学旅行的核心是研学,旅行是其载体和手段、过程,研学所代表的研究性学习才是目的和意义所在,只有解决好研学课程化问题,研学旅行才能真正进入学分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只有解决好研学旅行的评价问题,将研学与旅行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价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的,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就建立研学旅行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一、以多维目标设计构建研学旅行评价标准体系
研学旅行可谓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研学旅行的确可以增长见闻、扩展胸怀,学到不少在书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而我们今天对研学旅行的评价,却不能只立足于这样一种简单的认识。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顶层设计,把研学旅行体系建设上升到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国家重要的对外教育、文化交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评价对教育活动的导向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的评价到底要将研学旅行指向何方。研学旅行的目的不是旅游,而是研究性学习。那么,我们追求什么样的研究性学习效果,就决定了我们将评价什么,如何评价。
1. 明确研学旅行评价的多元化目标。研学旅行的魅力在于,它的实施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特色是丰富多彩的,作用的发挥是多个层面的。因此,设计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目标也必须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既不是单纯的“开眼界”旅行,也不是呆板的“换个地方上课”。如开展研学旅行较早的日本,其学者较为一致地认为,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的意义和目标是多方面的:(1)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修学旅行可以使学生们见识体验国家重要的文化名胜;(2)使学生们有机会对书本知识进行实践;(3)通过旅行可以锻炼学生们的保健卫生、集体行动、安全等意识,从而使学生们身心得到锻炼;(4)可以丰富学生生活,留下美好的印象等[5]。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根本宗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主动作为,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观察世界,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教育规律的研学旅行,把学习与旅行实践相结合,把校园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合一,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研学旅行还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研学旅行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承载着道德素养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教育功能。因此,研学旅行的评价要遵循教育内在规律,既要注重旅行形式的趣味性、旅行过程的知识性、旅行内容的科学性,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及旅游过程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研学旅行评价要在这个总目标的统领下,以多维的视角来确定评价的目标。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人数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研学旅行的评价,具有鲜明的多元性特征,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既有对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探究新知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比如对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认识、态度、方法、体验和品质的评价,还有对学生在旅行实践中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收集和加工信息能力、人际合作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评价。这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现了研学旅行评价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多导向的特征。
2. 确立研学旅行评价的载体,建设相关课程。如前所述,研学旅行要真正“落地”,必须按照教育部等11部门的《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其进入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方式是课程化,即将其设计为一门或多门课程。首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在政策上明确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的具体方案;其次,各中小学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切实将研学旅行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由随机性变为计划性,引导学生从少量参与发展到广泛参与、全员参与;再次,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可以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将校内教学需求和校外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有趣、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研学旅行的时间设置,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以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上,要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由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各地要把研学旅行实施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系统建立学校研学旅行教育体系。强化双向交流、多向交流,强调行中学、行中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谋求全面发展。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即不同区域、不同资质的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的发展需求、不同地区的办学定位和不同学段素质教育的需求,制定本学校、各学段、分学期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课程计划。研学旅行课程计划要有不同学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课程目标,切实可行的课程安排以及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的课程评价,避免将研学旅行变为盲目性的、随意性的“放羊式”旅游活动。
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活动中的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目标等等,都应该是落实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点。而在其评价体系建立中,要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课程的教育性体现。要通过对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发展的考查和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和激励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以多元评价主体促进研学旅行评价实践化全程化
研学旅行带给学生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既能让学生们在各地旅行,又能让他们在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异质文化,这种文化浸入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激发着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意愿,并促使他们在旅行中成长为知识丰富且富有同情心的人。这种迥异于课堂和校园的多元环境是鲜活的现实体验,而不是来自书本的间接学习。因此,对研学旅行的评价也应与课堂评价、学业评价大有不同,遵循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进行设计和实施。其核心要点,是通过对研学旅行的评价,鼓励学生对外部世界和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探究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其社会责任心和自信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校和教师掌握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发。同样在评价过程中,应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1. 实行研學旅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研学旅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是课堂学习很好的辅助手段,旨在使校内外教育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过程涉及教育行政、区域管理、旅游管理等多个部门,涉及旅行所至的每一个地方和活动每个环节。因而对它的评价必须是多方位、多视角和多主体的,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评价网络,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学生个体,或是学习小组和整个班级;或是单个指导老师和课题指导小组教师;或是学生家长和与研学旅行有关的部门、社区组织和各行业人才。评价结果可以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等部分组成,每个评价主体都应具有相应的权重,这样的设计将研学旅行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变成了评价者,因此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对其评价也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研学旅行的实施中,由学生自主决定研究学习的课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选择学习场所,聘请研究指导教师,自主撰写研究报告。这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参与评价的状况,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从而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统一。
2. 研学旅行的评价要突出实践性。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研学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也培养了他们观察、思维、表达和操作的能力。因此,研学旅行评价应注重和突出实践性。这正是对我国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进行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重要创新。
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和评价,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适应社会,充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要避免学生在学校中的以单一学科知识被动接受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要通过亲自实践来激活书本知识,完成从知识到能力和智慧的转化。
在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上突出实践性,应当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實践能力。
3. 研学旅行的评价要突出过程性和激励性。如何能够在短短几天的旅行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整个课程研学旅行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一个非常具体和巨大的考验。由于研究性学习强调过程性,因而在活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评价如何贯穿于过程始终。
如果我们粗略地将研学旅行活动划分为设计内容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的话,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亦要做好这3个阶段的评价。
一是设计内容评价,侧重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评价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如何确定好研究课题,制定好旅行中的研究方案,进行问题论证和报告等,促使学生以积极态度投入问题解决中。
二是实施阶段评价,侧重于检查研学旅行方案的实施情况。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加工和分析,掌握研学的活动进程,认定其“研究目标”的达成等,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这个过程中,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重视对学生课题活动的指导。
三是总结阶段的评价,侧重于关注学生参与过程情况。主要对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知识的整理与综合、资料的收集与加工、研学报告撰写、人际交流与小组合作、研究成果的评定与展示等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也是对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考查,最后在全过程基础上形成总结性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研学旅行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研究提供条件,激励学生全员参与,因此研学旅行评价必须以激励性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研学旅行活动的成果,注意从纵向角度评价他们的发展和提高,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优点,而不能演化成一次性的学业评价特别是分数评价。通过学生间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建立共事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发现别人长处、遇到挫折相互鼓励、群策群力的精神,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展示自己在实践中形成的创造才能。
三、聚合多方力量打造研学旅行评价系统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游相结合的体验式课程,理想模式应该是学生在旅行前和旅行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自身综合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难题,不是某一单一学科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而需要拥有跨学科知识和视野的教师引导。这就对学校的组织以及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学术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面对这个作为综合实践育人有效途径的“新事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对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等,进行创造性的整合。相应地,研学旅行的评价也要整合相应资源,以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全新的评价体系。
1. 整合资源,共同打造课程和评价系统。研学旅行课程和评价系统的建立,需要统筹安排好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线路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结合域情、校情、学情,从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博物馆、科技馆、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中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实现与学校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衔接融合,推动学校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融合。如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优势,自建校本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基地;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与当地旅行社合作沟通,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研学基地;也可以统筹协调社会力量,直接购买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服务产品。
同时,活动课程还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进行系统整合,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从本质上看,这样的课程体系目的是要更多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我关系的整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育、旅游、文化、财政、公安、交通、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形成跨政府部门的统筹机制、组织实施机制、课程教学机制和评价机制,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也需要探索教育部门和旅游等相关部门的研学旅行跨界产业化运作,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探索研学机构、研学基地的资质认定,摸索研学旅行导师制,实施标准化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进而出台和推行研学旅行国家标准,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长能力。
2. 广开“才”路,吸纳各种人才建立合格导师队伍、评价队伍。深入研究设计研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充分满足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研究问题的方向,需要建立一支合格的指导老师队伍,这样才能通过指导学生研学活动,有效评价研学效果。一方面可以从学校各个学科抽调本身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如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明天小小科学家”“翱翔计划”等活动中指导过学生研究的教师);另一方面可以依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聘请当地专家或行业专家来指导学习过程,充分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及乡土研究的情况,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选题把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在这方面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提供了范例[6]。该校在每一次研学旅行前,都为学生开设研究性学习选题和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选好题、做好研究,在每次研学旅行出发前,指导教师团队都会给学生提供《教师建议选题集》作为范例,帮助学生理解选题的方向与方法。例如,在赴河南红旗渠进行研学活动前,请各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选题建议供学生参考:政治课教师提出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分析”等选题,地理课教师提出了“探究红旗渠沿线易发生哪种地质灾害”“红旗渠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等选题,历史课教师提出了“红旗渠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析”“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的传奇人生”等选题,语文教师则提出了“红旗渠红色歌谣研究”等选题。而该校学生到长春进行研学活动时,则聘请了吉林大学中文系沈文凡教授,为学生进行了《东北三省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的专题讲座,从文学的角度为学生展示了东北地区学术研究的源流,并且在讲座后,就学生的选题进行个别指导。经过当地专家的介绍和具体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选题与实践就有了质量上的保障。在当地专家指导的基础上,该校的各学科指导教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会根据学生选题的方向,有针对性地每天对学生的研究进度进行检查、指导。有了合格的导师队伍,也就有了从事过程评价的专业队伍,研学旅行评价的实践性和过程性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3. 创新方法,真正做到研学旅行评价多元化。首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并对多元主体评价功能进行划分。评价一般可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等部分组成,可以都具有相同的权重,也可以对每个评价主体所占权重进行调整,其目的是将研学旅行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变成评价者,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观察、探索和思考。其次,要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研学旅行的评价内容既要有研究性学习各个阶段内容(研究选题、研究过程、研究报告),以知識整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和丰富知识;同时,通过“将观念建立在直接的旅途之中”,评价学生在整个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集体观念等内容,即明确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价内容的重要一环,如整个研学课程完成的参与度,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表现出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服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文明程度等。再次,要在评价的具体形式方法上推进多样化,除了旅行中和旅行后进行纸面上的打分评比外,还可以在学生回到学校以后,举办研学旅行征文、摄影比赛等后续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研学旅行变得更加丰满,最大限度地挖掘研学旅行的内在价值,放大其边际效应,帮助更多的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与他人分享研学旅行的感受与收获。最后,有条件的研学旅行组织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们借助先进的信息工具记录他们的旅行见闻,同时更可利用这些信息载体展开在线学习与讨论,为师生交流构建协作性的学习环境。
必须强调的是,对研学旅行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不能太过复杂。除了这一课外学习形式需要时间加以完善的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实施条件,尽量简便易行。无数教训表明,一些评价越追求全面也就越导致冗余,最后将程序发展到十分繁琐、工作量无法承受时,这个评价往往就会流于形式、无人问津。
研学旅行是一项处于探索之中的新事物,全国尚没有统一成文的考核机制和监督评价办法。建设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还需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实践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应进行积极探索,社会相关方面更应给予积极支持;而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将是其主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Z].教基一[2016]8号.
[2]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10-21.http://www.cssn.c
n/zx/shwx/shhnew/201710/t201710
23_3676953.shtml.
[3]张保淑.研学旅行:走出“成长烦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
-08-02.
[4]研学旅行如何落实?成都中小学校长教师有这些担心……[N].成都商报,2016-12-20.
[5]海外游学值不值?看日本如何开展“修学旅行”[EB/OL].中国日报网,2015-07-30.http://www.chinad
aily.com.cn/hqzx/paihang_hqzx.html.
[6]李 昆.研学旅行重在“研”不在“旅”[N].中国教育报,2017-09-06.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