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2018-12-01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顾 超
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数学成绩逐渐呈现两极分化,其分水岭就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大多数学生对一些疑难问题、生活问题,重点是应用题逐渐束手无策,关键是没有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从这个层面上说,问题的解决策略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瓶颈”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焦点问题、重点问题。本文具体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和同仁们交流。
一、养成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应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否则问题解决将成为无稽之谈。获悉要解决什么问题,关键是读题和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而审题能力就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审题能力应以审题习惯为基础,没有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谈审题能力也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小学生的数学审题习惯的养成和审题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应注意给予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并逐渐养成习惯,提高审题技能。如引导学生审题应该“三步走”:一读题,理清条件;二读题,明确问题;三读题,找关系。
例如:某公司要生产手机54万部,前10天每天生产1.5万部,余下的要在20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万部?
对于这道题,让学生读第一遍题找到数量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反复读题,明白数量关系:54万部手机,分两个阶段完成,前10天和后20天,即30天时间。明确问题:求余下的手机数量,20天完成,每一天的生产量。最后,根据前两个阶段的读题和理解找出等量关系:总量减去前10天生产的,余下的量要20天完成。
有了详尽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不攻自破:(54-10×1.5)÷20,或者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解决:设余下的每一天生产x万部,那么可以列出方程:10×1.5+20x=54。
对于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这样分析,那么,审题习惯就可以逐渐养成,审题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二、构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思想
数学模型简言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借助数学图形的直观性特点,易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因为小学生直观性、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现代数学理论提出的“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就是数学模型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运用形式,简单说就是代数问题用几何方法解,几何问题借助于代数的数量关系求解。
例如一道水结冰体积增大的问题:盒子中45cm3的水,结冰后体积为50cm3,那么结冰后,体积增大了百分之几?对于这道题的解决,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标注出来50cm3中包含的45cm3的水的体积,剩余的部分是增加的,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简洁性等特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有了数学思想的能力。数学思想是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数学思想从一定层面说,具有模式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领悟了数学思想,教材中的、他人的方法和经验等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都可以“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如学习的行程类问题,借助于以形助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事半功倍,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三、注重反思,提高归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的小学生具备了归纳、概括和反思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经常回顾和归纳,“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由审题到解决问题后,反思显然是问题解决的最后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做好反思工作,提高归纳能力,也对以后的问题解决和运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如对于行程类问题,经过这类问题的解决,总结出解决行程类问题的关键是:t(时间)×v(速度)=s(路程),这个公式可以说是一切行程类问题的“支点”和关键所在。再如,工作效率问题也是实际问题的重要考查对象,概括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而生产加工线的问题也是常见的,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每份数乘以份数等于总数……有了这些数学思想和解题思路的归纳、总结,在运用时便会得心应手,很快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也为以后的问题解决提供了有力武器。
四、适当增加开放题和思维含金量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妨经常设计一些变式题目、思维含金量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等,对学生进行训练,除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克服难题的信心,提升解题技巧外,也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补充,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知识面。
例如找规律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1,2,4,3,9,4,16, ,25,6……对于这道题,许多学生会望而生畏,摸不着头脑,甚至束手无策。而教师不妨简单提示:将这列数字进行按照奇、偶排列,再找规律,那么定会“一语惊醒梦中人”,起到“一语破的”之奇效。
另外,利用一题多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如解方程法、归一法、按比例分配法、百分数法等方法,训练一题多解的技能,拓宽解题思路,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找出最简单的方法,为以后见到类似的问题提供便利和快捷。
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数学教学中,与其一题题讲给学生听,不如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课改前沿,立足学生实际,以提高能力为准绳,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创建数学问题解决的高效课堂。
[1]赖世华.加强“策略”教学提高思维品质[J].新课程:小学,2012(5).
[2]毛秋娟.小学数学抽象问题解决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2(2).
[3]白先玲.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