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游戏 灵动绘画
——小班幼儿绘画教学游戏化初探

2018-12-01

好家长 2018年9期
关键词:毛毛虫油菜花小班

文 吴 彦

虞永平教授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幼儿园课程应以游戏化为主,充满游戏精神。因此,我尝试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在绘画活动中的作用,从而使游戏和美术课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一、教学内容游戏化,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会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产生绘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时,要多考虑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针对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小熊打电话——画螺旋线》《小鱼吐泡泡——画圆圈》《小兔蹦蹦跳——画折线》等题材;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设计发型》《漂亮的大皮球》《好吃的糖果》等。游戏化的教学内容让幼儿觉得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更有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环境游戏化,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首先,要优化与绘画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创设一个自主参与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绘画经验,打开想象之窗。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活动。”我们可以结合生活,收集随手可得的蔬菜、瓶盖、树叶、芦苇、贝壳、石头等,让幼儿自主创作。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会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从而使绘画作品丰富灵动起来。

(二)创设自主参与的绘画环境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因此,为幼儿创设自主的绘画环境尤为重要。我们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布置,感受绘画活动的氛围,并通过一些优美的绘画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同时,我们在班里开辟了涂鸦墙,放置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提供常用的绘画工具,让幼儿想画就画,并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绘画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一)导入游戏化——激趣

导入是绘画教学的起始环节,游戏化的导入是幼儿快乐学习的开端,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幼儿的积极思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游戏化的“导入”环节。

例如,在绘画《吹泡泡》时,我们可以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让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游戏的导入,幼儿掌握了画圆圈的基本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生动有趣的游戏导入,将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为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过程游戏化——促技

绘画过程游戏化是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引导,引导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容易让幼儿接受,帮助幼儿掌握绘画教学中的技能技巧。

例如,在绘画《金灿灿的油菜花》时,为了让幼儿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金灿灿的油菜花,我们将绘画课堂搬到田野里。幼儿在看看、摸摸、说说中感知油菜花的色彩及外形。在绘画时,我又以小蜜蜂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小蜜蜂喜欢开得又大又密的油菜花哟!”这一做法不仅能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又能鼓励幼儿积极创造和表现,从而在游戏化情境中习得技能。

(三)评价游戏化——冶情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游戏化的评价既能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陶冶幼儿的审美情操,又能作为教师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手段。

例如,让幼儿学画苹果时,我对幼儿说:“谁画的苹果最漂亮,毛毛虫就会来吃。”为了吸引更多的“毛毛虫”,他们画苹果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评价时,我在幼儿的作品旁印上不同数目的“毛毛虫”印章。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我的苹果有三只毛毛虫来吃了。”“我比你更多,我有四只毛毛虫呢。”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后,幼儿对每一次的作品讲评都充满着期待,既让他们获得了心理满足,又调动了创作热情,还从同伴那里习得了鉴赏和创造能力。

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在大力推行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尽力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大胆地进行绘画,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

猜你喜欢

毛毛虫油菜花小班
毛毛虫,动起来
菜花谣
油菜花
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从油菜花田里穿过的雨
油菜花开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毛毛虫和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