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研修助力教师第二次成长
2018-12-01
团队研修,是一种以团队为内核的教研模式,一直受到古今中外教育学者的关注。孔子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美国教育家托马斯·J·萨乔万尼提出:“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的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作为‘我们’,共同体成员们是紧密编织而成的富有意义的关系网络的一部分。”可见,构建共同体,进行团队研修,能够帮助教师实现第二次成长。
一、组建团队:打造成长的“新高地”
团队研修,首先要组建一个价值认同、经验分享、成就激励、勇于实践的教师团队。组建中,把有着共同价值观、学科背景相同、教学经历相似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打造成长的“新高地”。
团队组建并不完全固定的,可以根据教师发展与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动态生成。比如,可组建“青年教师发展团队”“骨干教师提升团队”这种分层式的团队;可根据学校品牌研究项目,组建“情意语文”“博奥数学”“情趣英语”“美丽艺术”“快乐体育”“阳光德育”“趣味科学”“完美教室”等项目团队。再比如,“吴建英工作室”就明确提出:“聚集热爱小学语文教育、乐于研究、期待专业成长的志同道合的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走上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共同演绎幸福、美好、诗意的语文人生。”正因为相聚的是“尺码相同”的人,才能更好地促进成员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勉励、真诚分享、共同提高,也才能让他们在相互欣赏中品味职业的乐趣和成长的幸福。
二、团队文化:群体追梦的“方向灯”
一个研修团队,要有完善的团队文化理念,这样才能让团队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才能投射出更强的感召力,引领成员德能情意的协同发展、整体发展,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幸福感和生长感。
1.团队愿景,指明前进方向。
“团队愿景”,即团队所向往的前景,是大家为之奋斗并希望达到的图景,是影响团队成员专业发展进程及水平的内在核心因素。它像灯塔,能为团队指明前进的方向,能让成员感受到团队传递出来的理念、精神、能量等,激活他们持续成长的动力。
如“吴建英工作室”的团队愿景:以“‘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为主题,以“探索展现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为目标,构建研修共同体,形成一个研修平台,搭建一段成长阶梯,培养一群骨干教师,辐射一批语文教师,产生一组优秀成果,努力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这样的团队愿景,能凝聚成一股恒久的研修力量,使团队产生坚定的前行力量和探索勇气。
2.共同经历,建设文化生态。
团队研修应当秉持“同行中同进,共享中共赢”的理念,通过“共同经历”,建设“家”的文化生态。走进这个特别的“家”,大家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感情基础,可以真实表达、大胆交流,彼此理解认同,每个成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吴建英工作室”有工作室logo、宣传语、工作室网站、公众号以及每月简报等团队文化载体。同时,每周线上“相约周末”,每月线下“相约工作室”,围绕“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我的研究项目”“我的教学主张”等主题进行交流与研讨,鼓励成员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与他人分享,以求相互借鉴、相互启迪,实现共赢。在这种“家”文化生态中“共同经历”,共襄专业成长,共拓理论事业,共促人文底蕴,共磨教学艺术,从而产生一种特别的共鸣。
3.制度保障,实现稳步推进。
一个团队,唯有制度保障,才能成为真正的团队。制度是团队研修维持良性运作的重要保障,它能让每一个研究活动都取得应有成效,让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落到实处。
如“吴建英工作室”成立伊始,就着力创建制度与机制,有组织架构、管理章程、科学规划,对会议、学研、交流、考评、档案等诸多方面进行约束与规范。如学研制度中明确提出:每学期至少精读2本专著,撰写3篇读书心得,至少上2节公开课或做报告,至少写1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或参加评比,每周练习朗诵和粉笔字至少3次,周末挑最好的1次放在微信群里共享,积极申报、参加课题研究或课程研发等。每个成员都要对照这些制度,严格要求,促进成长。
三、抱团研修:二次成长的“助推器”
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都离不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抱团研修,必然会加快团队成员的专业成长,积累实践知识,形成实践智慧,使他们快速“化蛹成蝶”。团队研修应依据教育实际,积极开发灵活性、特色化、多元化的研修方式。
1.“寻找‘灯塔’”,唤醒成长动力。
在教师成长中,我们更多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教师内心专业成长动力的唤醒。刘良华在《教师成长的新方向》中认为:“对教师来说,如果没有找到令自己‘始惊、次醉、终狂’的教师群体中的理想类型,教师成长也就缺失了最基本的动力。”如果教师一旦找到自己的“理想类型”,也就意味着教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偶像或精神同伴。
所以,在“吴建英工作室”团队研修中,有一项重要的研修内容——“寻找‘灯塔’”。在团队中,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找自己语文教学道路上的“灯塔”,大量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教育思想、教学实录,观看他们的教学视频、讲座评课,反复揣摩他们的教育智慧、教学风格,仿效和借鉴他们的“绝技”,并以“名师与专业成长”为主题进行讲述与沙龙,深度分析与理性归纳成长的密码,汲取成长的动力。同时,每个成员要为自己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分析教学特色,确立成长方向,向更高台阶迈进。
2.磨课研讨,锤炼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磨课研讨,能切实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既可满足执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又能达成团队成长的共性追求。
如“吴建英工作室”围绕“探索展现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这一核心目标,每次研讨设计小主题,进行多形式的磨课:集体磨课——团队就某一课持续开展集体研究、观摩教学、组内评议、修改设计,并进行多次再实践、再研究,通过集体智慧碰撞,互相启发,锤炼专业素养;同题异教——工作室几位教师或工作室成员与名师同上一节课,大家一起观课、评课,或请专家点评,提升对语文课堂的深刻理解;案例研究——通过组织研讨教学设计、观看教学视频、交流教学心得来呈现不同案例,通过彼此交流、理性剖析,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评判能力、认识能力和教学实施水平。此外,还通过课堂观察、模拟教学、上微型课、课堂展示等方式,促进成员逐步形成阶梯上升的成长状态。工作室要求成员每学期至少执教2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并以此为基点,形成“设计开发→磨砺调整→观摩实录→体悟反思→专家评点”等系列运行模块,打造具有个性教学风格的“典型课例”。
3.共做项目,激发研究热情。
深度卷入项目研究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团队研修中,让教师经历项目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共同实施的过程,会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锻造“研究力”,促进他们更加自觉地、有深度地成长。
如“吴建英工作室”紧紧围绕省级立项课题“阅读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开发”组织团队研究。这个课题、课程一做就是12年,从最初的一个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到“一个课程群”——“儿童书香课程群”;再重点打造“一个微课程群”——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的研发与实施”。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构建,促使工作室成员在课程的设计、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逐渐由被动应对变为主动创造。他们深入开掘,在聚焦式的研究中得以快速成长。教师们研发了属于自己的汉字、对联、灯谜、谚语、成语、神话、民间故事等微课程,重新认识到课程的意义与内涵,焕发出新的职业热情。工作室成员共同拍摄了百节微课,共同出版了《给孩子们上的阅读课》一书,研发的课程成果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比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二等奖。
4.专业引领,推进快速成长。
一个团队,没有专业引领,就会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徘徊状态,面对现实问题,永远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如果能得到专家的学术支持和专业引领,共同寻求专业发展的途径,就会走上成长的正道,从而推进每个人的快速成长。
在“吴建英工作室”里,领衔人经常会走进成员课堂,对执教者进行观察和诊断,并提出专业发展意见。同时,还与教师经常对话探讨教育教学疑点、难点,推荐共读书目引领专业阅读,指导研究选题进行论文写作,带领成员一起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术交流活动,使大家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走势。此外,根据研究需要,聘请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做顾问,通过讲座报告、课堂指导、沙龙对话、登门求教等形式对成员进行有效引领,获取学术支持。
此外,我们还设置专题研修课程,如通过文本细读、教学设计、课堂对话、细节调控、评价反思这五大课程进行团队专题研修,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专业阅读,运用指定阅读、推荐阅读和漂流阅读方式,提高成员的专业阅读面,通过精彩语段摘录、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提升专业阅读质量;通过网络资源架起一座连通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不断获得发展的幸福感与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