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生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2018-12-0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考量的一种判断活动,其本质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传统的中职学生考核评价几乎复制了普通教育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和实现“人人出彩”的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与推广,必然催生中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改革。重新认识中职教育的评价观、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内容,构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中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弊端
(一)考核评价主体单一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依据由任课教师评定的每门课程的成绩,企业和社会评价还没有真正进入中职校的常态教育教学中,而学生也是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参与,其主动性、能动性没有体现出来。许多中职校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也基本上在超课时授课,无精力去关注每一位学生,无法对每位学生的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和综合素养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许多专业教师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他们的判断标准也不能代表这个岗位能力素质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校是无法培养出适应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
(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从考核评价方式来看,中职校基本上照搬了普通教育的评价模式——以考试为主。一些任课教师为减少麻烦,往往以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通常以试卷考试为主,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判断、简答、计算等传统类型,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记忆或解题能力,既无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又难以检测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能力。当然,有一些任课教师也会结合学生到课与听课情况、作业与平时测验情况、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成绩,但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较大,一般会在40%以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评价的全面性欠缺问题。中职生本身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这种纸质考试评价方式较为反感,这种考核方式既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丧失了宝贵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评价标准单一
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评价内容,中职学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仍以知识为主,根据考试成绩评先评优,从而造成价值导向的偏离。学校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往往只注重课程考试是否过关,而忽略了自身对情感态度、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虽然也有一些中职校大胆地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试行德育学分制,但往往也只是在德、智、体模块下把考评项分为优、良、中、差的等级并赋以等级分,然后汇总成综合分,计算方法上采用简单的数学加权平均法。这些都与素质教育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相去甚远,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优化和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生培养新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所要达到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对整个人才培养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现代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企业冠名班、订单班相比,具有“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岗位培养、岗位成长”等特征。现代学徒制旨在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一体化培育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现代职业人。
在当前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广泛开展的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学徒制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生培养新要求,需要重新构建“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遵循中职校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实施多元主体参与,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场所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终结、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评价,既体现了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要求,又体现了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中职生“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内涵
“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即建立德育、学业和生产实践考核评价为一体的,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家庭和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
德育考核评价(占总评价的30%)的内容由学生思想品德、活动能力和学徒态度构成,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占比30%)、校园文化活动(占比40%)、学徒态度(占比30%)。要实施德育学分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和企业文化活动,将活动参与积分和学徒态度纳入学分制管理,建立校内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德育评价模式。
学业考核评价(占总评价的40%)主要指学习能力评价,包括各科综合成绩(占比60%)、技能水平(占比20%)、各类竞赛成绩(占比20%)。建立文化课、技能课题库,实施教考分离,加强日常过程考核,建立教师、班主任、企业共同参与的学业水平考核(含技能考核)评价模式。
生产实践考核评价(占总评价的30%)的内容由实训能力、学徒能力、学徒业绩构成,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占比20%)、学徒顶岗实践(占比40%)、学徒就业实习(占比40%)。开展顶岗实践、企业见习、企业实习等活动,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弹性学制”等校企共同参与的生产实践评价模式。
(二)评价体系中关键指标构成
1.思想品德和学徒态度。
思想品德和学徒态度侧重于考核学生平时的思想素养、学习与工作态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企业、热爱集体;是否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和同事;是否勤奋学习和工作,有无明确的目的与态度;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完成校企各类任务;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主动与人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奉献社会。
2.活动参与和组织能力。
活动参与与组织能力侧重于考核学生平时组织和参与社团、文体活动的态度和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社团活动,并培育健康向上的个人兴趣爱好;是否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培育阳光心态;是否积极参与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类活动,并能发挥组织、策划作用。
3.学习能力和学徒能力。
学习能力和学徒能力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学习和学徒的工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学徒岗位的基本技能;是否刻苦学习,勤于钻研,虚心请教,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水平;是否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能及时与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课程成绩和学徒业绩。
课程成绩和学徒业绩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徒工作业绩。主要考查学生学习和实训是否认真,各科学业成绩是否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否过关;是否积极主动,尽心尽责,高质量完成学徒工作任务;是否具备安全意识,操作是否规范,能否对专业教学或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构建“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体系需考虑的重点问题
1.重点开展双主体评价。
中职学生评价主体本身应多元化,任课教师、班主任、企业师傅、军训教官、用人单位、社会第三方等都应参与到评价中来。由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是双主体育人,因此,在“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中,要重点开展学校教师的学业评价和企业师傅的学徒评价。
学业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要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信息和证据,能对学生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行科学判断,并对学生未来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引作用。
学徒评价则指企业师傅根据企业员工标准,对学生完成工作岗位实际情况进行的日常考核,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查,以便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学生是否符合学徒标准,是否可以被企业留用。[1]
此外,也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这样既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有利于现代学徒制项目教学的改进。
2.注重学徒岗位评价。
现代学徒制强调入学即入职,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师徒关系是建立在岗位基础上的,重在岗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因此,岗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是现代学徒制学生考核评价过程的重要内容。学徒岗位评价应贯穿于现代学徒制执行的全过程,包括岗位任务目标制定、岗位指导计划内容、岗位学习进度、学徒学习效果、规章制度等各项内容。[2]
3.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
实施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反馈改善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运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三维多元”考核评价体系需要设置顺畅的反馈渠道和激励方法,要及时将采集、汇总和分析的各种相关信息传递到学校和企业有关部门。校企根据这些信息及时修订各项措施,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