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M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意蕴

2018-12-01

江苏教育 2018年57期
关键词:数学史视域数学知识

就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其目标的实现与否,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教什么和怎么教(对学生而言是学什么与怎么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什么又决定了怎么教。教什么的核心是如何看待知识。对数学知识的功用分析可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在众多的层面中,笔者认为切不可忽略数学史的层面。关于数学史的教育教学价值,学术界已达成广泛共识。尤其是成立于1972年的HPM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il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国际研究群),标志着数学史与数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将数学史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之中,进而对于数学教学的改善和课程的建设提供帮助,是HPM研究学者的重要关切。

一、HPM视域下数学教学的本源探寻

“发生教学原理”是HPM视域下数学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历史发生原理”起源于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所提出的生物发生基本定理:“个体发育重演种族发展”。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最早提出“发生教学法”,在其名著《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他认为之所以需要采用“发生教学法”,是因为这是所教学科兴起或进入人类意识的方式。许多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家对“历史发生原理”都非常重视。克莱因(M.Klein)认为:数学史是教学的指南。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更是认为,“年轻的学习者重蹈人类的学习过程,尽管方式改变了”。

HPM思想在数学教育中之所以得到如此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揭示了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也明示了数学学习应该如何才能真正地发生。而只有当学习真正发生时,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数学思维的发展等数学素养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核心素养课改背景下研究HPM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现实意义。

二、HPM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

HPM研究的数学教育价值,国内外数学界及数学教育界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Tzannaki和Arcavi等提出数学史可以帮助数学教学的五大原因:(1)帮助学生学习数学;(2)对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活动的发展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3)提升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4)让教师更加热爱数学;(5)将数学视为一项文化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将HPM研究的价值概括为知识之谐、方法之美、探究之乐、能力之助、文化之魅、德育之效”。

目前,国内HPM研究应用多在中学,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相对较少,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但就价值层面来说,HPM思想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立足于儿童的数学学习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是由其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决定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数学教学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才能激发儿童的自主发现和创造,这正是HPM思想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意蕴。概括地说,HPM思想能给儿童数学学习带来真善美的发展。

1.儿童之真在于自然。

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效率,为了确保这种效率,知识就必须滤去其产生时的复杂和反复的历程,呈现出一种严谨的、间接性的逻辑结构。这种静态化的知识结构与儿童自然的学习本能是不相匹配的。基于HPM的教学知识的展现是其自然真实的历程,知识的历史顺序、逻辑顺序与儿童的心理发生顺序相互融合。

2.儿童之善在于创造。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再创造。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创造者,再创造的数学学习方式顺应了儿童的这种天性。基于HPM的小学数学教学,为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实现再创造提供了可能。一是明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关键步骤,为再创造指明方向。二是了解数学史可以为再创造搭好脚手架。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将数学教学变成历史发展过程的机械重复,但确实可以从中获得很好的借鉴。三是HPM视域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营造合适的再创造学习环境,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

3.儿童之美在于生长。

儿童内在的心智结构决定了儿童的发展具有可能性、创造性和独特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不仅忽略了儿童生长的特性,也掩盖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不断超越和创新的本质。HPM思想的核心不仅在于揭示知识是怎么发展的,还在于引领我们更好地顺应知识的历史逻辑,只有像数学家一样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再加以验证的学习方式,经历数学再创造,建构儿童自己的数学,才能给儿童的生长以启蒙、营养和力量。

(二)立足于小学数学教育

张景中院士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却蕴含深刻的数学思想。如何让简单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得不简单,学得有深度,HPM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1.HPM思想之于教师的知识观。

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的印象就是一种高度抽象、结构严谨的演绎体系,由此,数学教学往往就变成讲解数学的定义、定理到应用定理、性质来解题的单一行为,其后果就是让小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害怕学习数学。HPM视域下的数学观不仅关注知识本身,更关注知识内隐的过程和本质,其实质正像上面所讲的,把数学当做一项人类的文化成果,数学的符号、思想、理性精神和内在的美都是数学文化的特征。文化视角中的数学知识,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规律。

2.HPM思想之于教师的教学观。

弗赖登塔尔认为存在两种数学,一种是现成的或已经完成的数学,另一种是活动的或创新的数学,完成的数学以演绎的面目出现,给予人们的是思维的结果。活动的数学则是数学家发现和创造数学的真实过程体现。HPM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数学知识“再创造”或“再发现”的过程,从数学学习角度来讲,也是一种对数学文化的深刻领悟下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深层次建构过程。

三、HPM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践行

HPM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其主要遵循的是“历史发生原理”,但其过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历史的还原,而是借鉴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再现数学本原的思想方法,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让学生感受到内蕴于知识深处的文化魅力。

(一)研史明理,深刻理解数学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教学内容产生疑问,如x=1是方程吗?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无法回答此类问题表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不深刻、不系统。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M老师告诉学生,当一个数不知道数值时就用字母表示。M老师的理解是“在方程里字母表示未知数”,可见,脱离了字母表示数的历史背景,就看不清它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无从体会其本质。从算术到代数,人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文辞代数、缩略代数和符号代数,而在这其中,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不是用字母代替具体的数量,而是把具体的数量符号化、把特殊的关系一般化的过程。因此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已知的量为什么还要用字母表示,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从算术思维走向代数思维。

(二)与史相融,重构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汪晓勤教授概括了四种方式,即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和重构式,前面三种方式是直接或间接应用数学史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重构式是依据知识的历史发生原理和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基础,通过知识情境的重组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创造过程。重构式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把数学史拿来,而是从数学文化的视角来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长无关”这个问题不理解,因为教材没有安排讨论这个问题,所以很多教师也就一带而过,或者教师自己也没弄清楚,这就给学生理解角的本质内涵带来很多局限。翻开数学史,我们发现角的精确测量是以线量角,即单位圆内角的大小与其对应的弧长相关。若以此为依据来重构“角的测量”,那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线(画圆弧)测量,而以线量角的关键是需要对两个角截取相同的孤长(单位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创造量角的方法,而且可以理解角的大小的真正含义。

(三)以史为鉴,让数学学习彰显文化价值

数学本质上是一个蕴含数学文化的知识体系,它以符号系统为载体,向人们传递其内在的意义。小学数学的教与学,不应是数字、符号的堆砌,而应是一种在数学文化整体观照下的知识、思想及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建构。

如小学阶段关于测量的教学,这节教师们平时不太关注的教学内容,其实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我国秦朝统一度量衡成为历史的标志性事件,大大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测量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产生活需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也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多元性,但测量蕴含的数学思想及文化意义却是一致的。测量教学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测量的需要、测量工具的形成、标准的建立、计量单位的形成及发展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多元文化的熏陶,由此让学生深刻感悟测量的定量、公度的基本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测量的学习也是一种文化重建,即学生在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对相关知识及其发展脉络的深刻理解,在不断生成、不断创造的过程中,自然地感悟数学文化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数学史视域数学知识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