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数学教学
——催生学生“集成思维”的教学改革
2018-12-01
一、何谓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教学”是由新伦敦小组即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教育学家组成的教学研究小组于1996年提出的教学理论。所谓多模态教学,就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文字、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学习。它能够让学习呈现集成性、多样性、分布性、交互性和数字化多种形式融为一体,让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分析、筛选、比较、吸收、理解、批判的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活化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立体的集成状态,并逐渐形成结构化“集成思维”。
二、多模态教学的价值
(一)教学观念的全面开放
多模态教学这一教学观念是充分利用多元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从整体关系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努力形成超越两极对立关系的认知,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观念的变革,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超越平面、立体、多元、系统、整体等思维品质,合集成块,形成集成思维。
(二)学习方式的全景融合
在多模态教学全新视野下,教师将视觉、空间、声音的表达形式结合起来,并模拟现实生活,通过情景化的教学,使数学学习的内容更立体,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官,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材料;通过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推理分析,对信息进行逻辑整合。这种对信息理解、储存、感知和编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整体空间之中,立体培养学生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整体性、相似性等思维品质。
(三)思维认知的全息编码
当信息经过编码以思维的方式储存起来时,学习者就实现了思维认知的提升。在多模态教学状态下,思维认知的编码方式与过去的知识经验、学习材料的性质以及学习任务的性质都有关系,让学生把已有信息和新信息建立联系,有助于判别什么信息应该采取怎样的编码策略,从而让学生生成思维认知的全息编码。
三、多模态数学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数学情境“模态化”: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形象”到“抽象”顺向集成
1.多媒体丰富形象体验,促进思维的直觉性。
数学本身是抽象的,要想让抽象的数学内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愿望,情境的趣味性尤为重要。现实情境是否具有一定的问题张力,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愿望,是否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是创设现实情境时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多媒体创设的现实情境,既要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胜的需求,又要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象形式,为思维转向抽象奠定基础。
2.多维推进目标达成,催生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性是数学思维目的性的体现,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中心。通过问题推进教学过程不断聚焦、生成,激活学生个体的内在思维,再通过多维的互动,拓展生成的资源围绕主题逐渐条理化,形成清晰化和结构化的知识,形成相对完整、丰富和较高水平的概括和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具有丰富性、具体性、开放性和结构性。在观察、操作、想象、沟通的过程中层层深入,不断催生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下《认识梯形》时,教师可以分层设计问题: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添上一条可以线形成直角梯形?(1)平行四边形如何添线?(2)等腰梯形如何添线?(3)长方形、正方形如何添线?(4)直角三角形如何添线?
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聚焦直角梯形进行拓展研究,引导学生感悟直角梯形的产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沟通的过程中感受梯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与直角梯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梯形、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激发思维原动力,把握思维“抽象性”。
生动的现实情境,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剥离其中的非数学成分,逐步接近数学的内核。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这种剥离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有向开放”的前提下,提出指向目标实现的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的相关资源,为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设平台,在问题解决的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主动经历猜想验证过程,师生双向积极有效地互动,把握抽象时机,使学生进入教室的起点状态与走出教室的终点状态有实质性的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原动力。
(二)数学表达“模态化”: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局部向整体螺旋集成
1.将数学表达与数学思考相契合,推进思维“理性化”。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在数学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经验,借助抽象的图像、符号等思维表征,有助于促进思维的“理性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时,教师通过“用一种工具如何画圆?”的问题设计教学导入,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工具,描述画圆的过程,之后比较“三组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表达,把思维聚焦在圆的位置关系上。
2.数学表达与数学语言接轨,实现思维“整体化”。
数学心理学提出:人类的思维是语言思维,是抽象理性的认知。一定的数学表达既为新学习提供基础,也为数学思维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学生的数学表达与思维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尤其在低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数学科学表达水平的阶段性和局限性。教学中需要巧妙地将学生形象化、实例化的表达与数学语言接轨,以数学表达为出发点,以数学语言发展为定向,促进学生思维的整体发展,实现数学思维整体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让学生呈现文字描述、表格、树状图、线段图等。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语言描述、表格呈现、直观图形表示、思维图示等多元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富有个性的思考问题。
(三)数学反馈“模态化”:让学生的数学思维由聚合到发散动态集成
1.注重师生双向互动,促进思维的相似性。
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基本分析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师生如何相互反馈,共同推进“教”与“学”的全面融合。当学生思潮涌动时,教师积极有效的回应有助于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氛围,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设性质。对学生生成的不同信息和各种资源进行重组,再次促进生生和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思维有效集成。
在教学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和刚刚的问题相比,这种实际问题复杂在哪里?”“这一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的量,该怎么办?”教师以宏观的问题作引导,通过师生双向互动,让问题之间及问题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都具有开放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2.关注过程生成性群体互动,实现思维的创生性。
过程生成性主要指在资源生成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来形成核心任务的推进过程,是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形成感受和体悟、认知和理解的过程,是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基本结论的过程。“过程生成”不仅可以激活各种新资源,而且可以初步筛选和提升已有资源的质量,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生成出新,有利于师生“互动深化”地发展,让配合默契的“控制式”课堂向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转化,使学生呈现动态生成的创生性思维,把教学活动过程向纵深推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式思维,推进儿童数学思维结论化,实现“创生性”思维的有序集成。
在苏教版四下《运算律》一课中,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教师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述加法交换律,关注了符号知识背后的过程形态的知识,努力把数学教材中的符号知识进行还原加工。抓住过程中的资源进行互动深化,可以让学生体悟到隐含的、未加以明确表述的、反映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形态的知识。
3.提倡人人参与网络式互动,拓宽思维的批判性。
教学中的互动不仅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活动,还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节点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多元变动的交互作用之中。通过网络平台互动,学生可能会动态生成许多资源,包括新的问题、新的认知、新的方案,教师利用有价值的资源,启发全班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和体验,帮助学生扫除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形成对知识内涵的丰富认知和体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不断把教学活动过程向纵深处推进,拓宽学生的集成思维。
多模态数学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协同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各种非思维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在互相促进中有效发挥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
注:本文获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