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双翅,读写任翱翔
2018-12-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想象”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13次之多,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想象更是他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触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让想象成为他们阅读与表达的双翅,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欢庆》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爱祖国”主题下的一篇课文。作为一首小诗,它用灵动的语言表达着浓浓的情感,诗歌的第一句话运用了许多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生命,灵动的语言把画面带活了,把气氛带活了,思想怎能不活?恰在此时,小诗似乎又戛然而止,只以“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就这样平静地收了尾。没有生动的语言,没有具体的形象,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啊:十三亿孩子是怎样庆祝的呀?这恰恰是作者给我们的留白,是编者传递给我们的信号——用语言激发想象,以想象触发情感,以情感带动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儿童诗阅读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生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美,能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基调,但缺乏想象,不能聚焦一个事物来想象画面,不能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系,更不能体会文本背后浓浓的爱国之情。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从以下四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聚焦词语,培植想象
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感觉首先来自于对阅读内容重点的关注。阅读中的想象不是随意的,而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合理的。低年级学生往往想象非常丰富,但对文字的敏感度不够。因此,我力图将想象与文本有机联系,培养学生有依据地想、合理地想。
教学伊始,学生对诗句的想象被禁锢于词语的表面,如《欢庆》中“田野”“金黄色”“果实”这些词。文本是一粒种子,我要让想象帮助它破土发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抓住“金黄色的果实”进行追问:从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果实呢?梨、香蕉、南瓜……孩子们的想象之门被打开了,我仿佛看到一粒粒种子在发芽。但这还不够,只有发散,没有聚合的课堂是没有深度的,也是不利于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的。
因此,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时收口——你们抓住“金黄的果实”这个词想象的这些都是具体的事物。这样一来,孩子发散的思维又被聚焦了。运用这样的方法逐步从颜色、动作、情感等方面把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归类,由此学生便有了抓住词语想象的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图片,助力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低年级学生对文字背后隐含的情感、意境不能很好体会,这就阻碍了学生的想象。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借助图片来刺激想象,助力想象,使学生想的更深更远。
许多学生没有关注过火红的枫树林,更不能体会其中的气势。通过播放火红的枫树林图片,使学生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孩子们不由得发出“哇”的赞叹声,赞叹枫林的壮观,同时震撼了孩子的内心。此时不失时机地让全班同学站起来当枫林中一棵棵枫树,把自己的喜悦表达出来时,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读出了诗句所表现的气势。
联系生活,延展想象
有人说“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言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生活”一词有31处,在“课程基本理念”中特别提到,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欢庆》这首小诗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比如“献上”不仅是一个动词,同时还蕴含着特别深厚的情感。只是说一说恐怕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时就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你曾经为谁献上过什么吗?我曾经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给妈妈献过花——这来自学生的真实感受激起了孩子们的共鸣。继而追问:你给妈妈献花表达了什么?学生发自肺腑地答道:我要表达对妈妈的爱。是啊,小小的动作传递的是浓浓的感情啊!联系生活,学生想象体会到了田野对祖国妈妈的那份深情。
又如:在处理“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时,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做了这样的设计:你想到了什么欢乐的乐曲?问题刚一抛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有的同学说生日歌,有的同学说国歌,有的同学说歌唱祖国,甚至还有的同学不由得哼唱起来。至此,孩子心中那快乐的歌曲与课文当中为祖国庆生的欢乐歌曲融为一体。通过和生活的勾连,孩子把自己的快乐和为祖国庆生的快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经过以上三种方式的想象训练,学生从只能了解字面的意思,到想象的种子破土而出,再到了解一些规律、方法,并能从中体会到情感。随着想象的不断深入,朗读也更有成效。开始学生读第一句时只关注了什么样的什么,指导后,学生带着体验再读就自然地把重音放在了“献”“举”上,这正是他们体验的结果。学生喜欢读书,也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依托活动,创造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学习“热爱祖国”这一单元之前,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一系列“爱祖国”的实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从多种途径了解我们为什么在十月一日欢庆,搜集整理图片资料,知道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欢庆的。
课上把交流的环节放在文本留白处,先基于文本提出问题——十三亿孩子是怎么欢庆的?再交流实践活动所得。接着提出更高要求,能不能把课前找到的材料,跟今天学到的课文结合在一起来个“欢庆诗歌大创作”?崭新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要做“小诗人”。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自己的资料,边创编诗句,认真极了。当他们把自己的创作跟大家分享时,那略带稚拙的语言中却满是他们的收获。
我将学科实践活动成果应用于课堂当中,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得与课文学习到的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反应——知行相依。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奠基,就从关注一节课的实际获得开始。通过这样一首小诗的学习,孩子们获得了什么呢?
知想。通过课堂中的提问引导学生知道读诗歌要展开想象,想好才能读好。
敢想。在启发学生自主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不受局限,能够自由展开想象,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会想。通过对想象的启发、归纳,引导学生会结合词语、结合生活展开想象,从不同角度想象,学生越来越会想象,能从想象中获得情感体验。
用想。在与实践活动的整合中能展开想象、运用积累,尝试创编儿歌,让想象与语言融合。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想象的条件,善于设计情境,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读出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