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思维:提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价值
——以苏教版六上《大自然的文字》的教学为例

2018-12-01

江苏教育 2018年89期
关键词:小品文语段文体

什么是文体?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和类别。什么是文体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对文章本身的规律和特质的认识与把握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文体思维,可以支持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的及阅读方法的确定,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品质。

文体思维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语言实践,而小学阶段正是儿童语言发展和思维形成的关键期。精准把握文本的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所呈现的特点,不仅可以通过语言实践逐步建立儿童的文体思维,还可以提升文本的教学价值。以下以苏教版六上《大自然的文字》为例,谈谈如何准确辨识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类别,了解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的特点,初步建立儿童的文体思维,提升科学小品文潜在的教学价值。

一、清晰科学小品文的语言表达

文体思维的建立,需要分析与综合文体结构与语言表达的特质,这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科学小品文的语言很有特点,通常科学性与文学性兼有,尤其是文学性被称为是科学小品文的灵魂。以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品读,能够让儿童体会和把握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质。

(一)分析语言,体会文学性的表达方式

科学小品文为了把科学知识说清楚,往往采用适宜且丰富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白。阅读这一文体,需要抓住语言文学性的特点,体会其表达的生动形象。《大自然的文字》在文学性这一特点上,体现得尤其突出。

1.细读描写,体会情境之妙。

作者善用描写创设情境,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引领儿童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文字”的魅力。文章介绍了天上的北极星和砧状云,地上的石灰石和花岗石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在介绍石灰石时采用第二人称:“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这样描写的语言,一下子把儿童引入探究的情境,以“你”和“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做出对比,激发儿童阅读与探究的欲望。介绍花岗石时,虽然没有出现第二人称“你”,但是分明感觉到“读者意识”的描写娓娓道来,让儿童有身临其境之感。

2.巧抓趣闻,感受故事之乐。

科学小品文善于运用“有趣的见闻”讲述科学知识。这些“有趣的见闻”一般有曲折的情节,能牢牢地吸引住儿童。作者介绍北极星时,以“趣闻”的方式讲述:“古代的水手们怎样在海上寻找道路呢?没有罗盘怎么办?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一波三折的情节,层层推进,巧妙地道出北极星这一“文字”背后的意义。一位科普作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科学知识,只有枯燥的表达方法。”如果作者直接写“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可以帮助人们辨别北方”,那么儿童读起来就会少了趣味。

3.品读修辞,激发想象之趣。

科学小品文为了更形象地说明科学现象,往往采用修辞的手法。《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教师需要引导儿童反复品读修辞,激发其想象,体会语言的特点。文章多处以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例如,开篇就以“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颗石子也是一个字”的比喻,赋予星星与石子特殊的含义,引起儿童遐想,激发阅读兴趣。介绍砧状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介绍花岗石上的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就连课题也是如此,把大自然的万物喻作“文字”,留给儿童广阔的想象空间。再如,文章拟人化的修辞也是绝妙地展现了“大自然文字”的魅力,唤起了儿童的想象。“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一个“爬”字,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冰川好似庞然大物,缓慢地、艰难地、辛苦地前行。拟人化的修辞把自然界的一景一物写活了,成为有生命的文字。另外,作者还采用了连续设问的修辞手法。“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巧妙地设置悬念,让儿童迫不及待。就这样一边讲故事,一边提问题,一边设置悬念,一边充满想象,使科学内容变得情趣盎然。

(二)综合特质,确定科学小品文的教学落点

品味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建立儿童文体思维的基础。这一课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理解分析,可以让儿童深切感受到文章鲜明的语言特色。综合来讲,是以描写、趣闻、修辞的多种方式,体现科学小品文文学性的语言特色。那么,本课的教学内容落点是什么呢?显然就是引导儿童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文学性的特点,就是“作者是怎样生动有趣地写出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和花岗石这四种大自然文字的”,儿童在享受科学知识乐趣的同时,再细细回味作者的巧妙表达,就是在初步建立“文体思维”。

二、理清科学小品文的结构逻辑

比较与分类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文体思维的建立,离不开语段、语篇的比较与分类。科学小品文有一定的语段、语篇结构,体现着语言逻辑与结构逻辑的科学与严谨。比较,就是发现科学小品文不同语段之间异同的思维过程。分类,就是根据不同语段的异同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

(一)精读语段,发现文本层次之别

比较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大自然的文字》关键语段的结构特点,对于建立儿童文体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中关于花岗石介绍得最为详细,教师应着重启发儿童发现段落的层次特点。儿童会首先发现文章中的“一连三问”,继而发现作者先写看到的“现象”,再提出“问题”,最后找出“现象背后的意义”。关于花岗石的叙述是以“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寻找意义”三个层次展开,清晰明了。

儿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明白科学小品文关键语段构段方式的特殊性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儿童通过比较,发现四种大自然文字构段层次的不同,并通过语言实践,依据“现象”和“意义”,补充“提出问题”,使四种大自然文字的结构层次相同。引导儿童质疑,为什么作者介绍其他三种大自然文字没有“提出问题”。儿童在对比语段层次的思维过程中,逐步建构其文体思维。

(二)整体阅读,领悟语篇结构之美

整体结构的清晰,需要经历分类的思维过程。《大自然的文字》先概括介绍大自然有文字,再选取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具体说明,最后告诉儿童如何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这就是初级的分类思维,把四种大自然的文字的介绍与首段、末段区分开来,就是文本“总分总”的结构。此外,介绍大自然的文字时又进行一次分类的思维,先介绍天上的北极星和砧状云,再介绍地上的石灰石和花岗石,其间一个过渡段。这是依据大自然的文字产生的地域进行分类。

正是这样的分类思维过程,引导儿童发现文本的结构之美。有些结构是稳定的,有些结构是可以发展变化的。“总分总”的结构相对稳定。“从天上到地上”的结构可以引导儿童发现并生成“从地上到天上”的结构。结构的变化,过渡段也相应变化,提供给儿童语言再实践的机会。

科学小品文的文体思维建立,需要经历语段、语篇对比与分类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引领儿童拥有结构意识,进行深度阅读。

三、开发科学小品文的生活意义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潜在的教学价值。由“这一篇”到“这一类”的阅读思维的迁移,从“这一类”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便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如何让“这一篇”走向“这一类”,走向“生活”呢?文体思维可以对文本进行抽象与概括,实现这样的迁移与跨越。

(一)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汲取科学的生活常识

文章介绍的四种大自然的文字,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往往被人们忽略。作者巧妙地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石子”比作“文字”,是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思维将这些大自然文字中蕴涵的科学知识与认知规律提炼出来,引领儿童去发现生活中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背后的奥秘,教师需要启发儿童关心生活,去主动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例如蚂蚁搬家、蜻蜓低飞、大雁南迁,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字,需要儿童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去解开生活中的科学小秘密。教学中,教师推荐科普作家伊林的代表著作《大自然的文字》,开篇就是这一篇同名课文,以此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激发儿童探究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就是从“这一篇”走向“这一类”,走向“生活”的文体思维的表现。

(二)表达的抽象与概括,发展科学的言语智慧

科学小品文也承载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任务。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在典型与非典型的语段中,经过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发现科学小品文的表达特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引导儿童朗读、思考、比较,让他们学会迁移运用,积累表达经验。

例如,文章中关于花岗石的一段大自然的文字具有典型性,“现象—问题—意义”层次清晰。教师应首先引导儿童默读比较,抽取出与其他三种大自然的文字层次是否一致的信息。儿童通过对比,发现其他三种大自然的文字均以“现象—意义”的层次展开叙述。接着让儿童模仿“花岗石”一段,尝试补充其他三种大自然的文字“提出问题”的层次。这一抽象的思维过程,启发儿童发现典型段落与非典型段落的区别。最后引导儿童领会作者为什么介绍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层次不同。儿童通过概括的思维过程,得到“有详有略”“表达多样”的写法更能吸引阅读兴趣的结论。

可以鼓励儿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文字”,激发他们创作科学小品文的兴趣,也来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引导他们模仿作者的语言和结构特点,表现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色。上述这两处读写结合的设计,正是从抽象共性特征进行语言实践,到通过比较理解,概括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儿童建构属于自己的文体思维。这一文体思维建构的过程,既充分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教学价值,丰富了儿童的科学精神世界,也增长了他们个体生命的言语智慧。

猜你喜欢

小品文语段文体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另类文体巧谋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大家的小品文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
发现和表现寻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