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目中无人”
2018-12-01于树泉
文 | 于树泉
(作者系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学科专家,中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读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常常要给学生讲很多常识。比如从体裁讲到题材,从技巧讲到意象,从手法讲到情感——这时,我们教的是知识。接下来,讲“怎么写诗”——这时,我们教的是方法。再下来,讲“怎么才能把诗写好”——这时,我们教的是技巧。最后,带着孩子练习写诗——这时,我们搞的是训练。终有一天,学生能提笔成诗了——这时,学生有了能力,能够应对考试了,教师的工作也常常到此止步。遗憾的是,当我们走到这一步时,真正的“语文教育”还没有开始。
有个小女孩,从小喜欢诗歌,于是家长专门请了家教,教孩子写诗歌。见到这个孩子时,她刚10岁,却已经写了上百首所谓的“古诗”,什么五言、七言,律诗、绝句,菩萨蛮、蝶恋花,乍一看,都有模有样。可拿过两首仔细一瞧,一首写的是仕途坎坷,另一首写的是思妇幽怨,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这件事很是引人深思。
家教老师辛辛苦苦地传授知识、技巧、方法,好像什么都教给孩子了,却唯独没把“诗歌是心灵的吟唱”“真情是诗歌的生命”这最重要的道理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没教她学会用自己稚嫩的童音和无瑕的心灵,唱出唯独属于自己的童年天籁。这种只有知识传授、没有灵魂生命的“教育”,最终,只能让一个10岁孩子学会简单模仿、无病呻吟,变成一个仕途坎坷的末路英雄和柔肠寸断的幽怨思妇。
学校教育也一样。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方法、技巧,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格陶冶和精神哺养,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而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因为它失落了最为重要的语文教育的灵魂。对于精神的锤炼、心灵的滋养、性情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升华,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是否关注了这一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境界的高下分野与品位。
一直记得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过的几句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在爱因斯坦看来,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道德”“善恶”等价值方面的引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味用专业知识教育人,让孩子淹没在知识训练的海洋中,学生便会被培养成“机器”甚至“受过很好训练的狗”。想想我们的教育现实,真让人如芒在背,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