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犯罪心理画像运用的方法
2018-11-30李澍
摘 要 犯罪心理画像是侦查中对犯罪嫌疑人心理动态、人格特征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在侦查实践中的运用方法及条件,并结合马加爵案件进行了阐述。现阶段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亟待提高,是将来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键词 犯罪心理画像 刑事侦查 实践运用
作者简介:李澍,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刑事检察科,检察官助理。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235
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实践中主要发展出两大运用方法:道格拉斯的犯罪现场分析法和特维的行为证据分析法。
一、犯罪现场分析法
犯罪现场分析法是将资料库中的既得信息和正待解决的犯罪事实相结合,根据已经建立出的人格类型模型,分析得出犯罪人的心理画像,进而推断出犯罪人的动机和个性,服务于侦查活动。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画像输入
画像输入阶段就是要将案件中一切主要信息,如现场勘验笔录之类的现场固定证据,以及能真实、准确的反映犯罪活动发生之前、发生之中、发生之后相关信息准确不遗漏的输入到数据库中。这个阶段是整个犯罪现场分析的基础,必须保证足够的客观真实,不能受主观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收集的相关信息不够准确可靠,那么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之后的分析判断。
(二)犯罪评估
这一阶段中,侦查人员将上一阶段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最初的串连,形成一个最基本的犯罪现场模拟再现,整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案发案动机是什么?行为人是否做了前期准备工作?整个犯罪过程中都有什么行动?先后顺序?现场是否是第一现场?将证据带入案件中,形成最基本的案情,提出完善案情过程的必要问题,最终完成对犯罪现场的重建、再现。
(三)犯罪人心理画像
这一阶段中,画像人员根据前两个阶段收集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对未知行为人进行初步描述,典型的画像结论包括性别、年龄、体态、生活环境、工作类型、婚姻状况,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特殊技能、生活习惯、犯罪记录等。这一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通过随时发现的新的信息,在验证已有结论是否正确的同时,还要对画像结论进行修正、完善。
(四)对画像结论进行验证
此阶段,侦查人员在拿到暂时确定的心理画像结论时,要根据此画像来缩小侦查范围,寻找符合画像结论的未知行为人,在期间如果有新证据出现或画像出现本质错误时,仍需进行反复修正。
(五)审讯
审讯时,一方面可以与之前得出的犯罪心理画像结论进行交叉检验,验证所得画像结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已经得到的心理画像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讯问,促使快速破案。
二、行为证据分析法
特维所谓的行为证据,实质上就是能反映出行为人实施行为或者证实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的一切物证。通过这些物证推断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模式,从犯罪的模式中分析出犯罪人个体特征的过程就是行为证据分析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刑事证据疑点分析
所谓刑事证据疑点,就是针对这一证据在现场的出现,会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这一步骤的目的就在于确定这几种解释中哪一种解释最为合理,最接近案件事实本身。
(二)被害人研究
不同于绝大多数理论,行为证据分析将被害人研究列为犯罪心理画像的重要步骤之一。原因在于,被害人是除了犯罪嫌疑人外最直接经历犯罪的人,能从另一个角度描述犯罪,而且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对被害人画像可以反映出被害人的特性,分析其为什么、如何、在何地、在何时被选为被害人,同样有助于收集犯罪人信息。
(三)犯罪现场特征
犯罪现场特征就是犯罪行为人选择为实施犯罪行为的场地与其他一般常见场地的不同之处。犯罪现场特征是行为人心中作出的选择,是建立在被害人个体特征的基础上的,体现了其犯罪时的思维模式。包括:为何选为犯罪现场、何时进入、在现场的逗留时间、进出方式等。
(四)犯罪人特征
犯罪人特征就是根据前面三个阶段推断出的犯罪行为人画像结论,包括对犯罪行为人个体特征的推断,以及对其心里活动的分析。简单的对比两种方法,现场分析法主要依赖于归纳和主观臆测,而行为分析法抛开了对大量信息的积累,而主要分析案件事实本身,所以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现场分析法适合极端的、变态的系列案件,因为此类案件有很统一的行为模式,大量的事实积累能够很好的制作出有针对性的模型;由于行为分析法回归到案件本身,因此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案件,其不依赖于统计结果的特性使得得出的画像结论更为科学,更加独立适用于孤立案件。总之,两种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案情,互相取长补短,最终的目的是使得犯罪心理画像结果更加准确。
三、犯罪心理畫像的具体应用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大学6栋宿舍楼317号宿舍发现4名男性尸体,经查死者是本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的4名学生,他们分别是唐学礼、杨开红、邵瑞杰和龚博。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随后紧急开展了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经过一系列排查走访之后认定,4人的同学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
马加爵生于1981年5月4日,当时年龄不到23岁,但其杀人手段却极其残忍。警方发现尸体的死因都为脑部钝器击打致死。据马加爵在落网后交代,他之所以杀死同学,只是因为一次打牌时发生争吵。唐学礼等人说他打牌经常作弊,而自认为打牌不作弊的马加爵对此心生怨气,由此产生杀人念头。
对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分析有如下基本观点:
(一)马加爵有人格障碍
其形成原因往往与生存环境和童年生活经历关系密切,诸如家庭教养方式的缺陷、亲情淡漠、家庭成员不善于表达感情,家庭氛围比较沉闷,生活环境恶劣等,由此导致马加爵自幼内向孤独、自我封闭、不爱交往。一般说来,人格障碍者往往会表现出下列一些心理特征: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嘲讽和不经意间的玩笑不能包容,铭记在心,难以释怀;多疑,对他人容易误解并产生敌意;具有明显的暴力攻击倾向;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呈现出自负的状态,并存有被迫害妄想;对他人过分警惕和抱怨。这些特征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在马加爵身上。
(二)马加爵性格内向
马加爵给人留下的印象总体来说是性格内向、不深入的交谈。在马加爵的上学期间,他与父母之间很少交流。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向想法与父母分享,同时,马加爵的父母也对他不甚关心。周围人反映马加爵不爱说话,并且表达能力不好,写作能力也很差。
据马加爵中小学的老师回忆,马加爵是一名十分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初中开始时的成绩一般,到后来逐渐成为尖子生,曾经获得过数学竞赛第一名,全国物理竞赛第二名。马加爵在高中时曾因沉迷网络而一度荒废学业,但醒悟后通过努力学习又上升到全校第四名,并考入重点大学。虽然马加爵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在高中里经常违反校规,导致负责政教的老师对其没有好的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其智力发展极不平衡,情绪也非常不稳定,导致其犯罪手段残忍而又有计划。
有同学回忆,马加爵曾经路过其他宿舍,听到里面的音乐声有点大,便会在门后破口大骂。还曾有一名马加爵的室友不经意间动了马加爵的东西,马发现后便一直怀恨在心,对该名室友再也不理睬。这些描述也印证了马加爵有人格障碍的特征。
(三)马加爵性格执拗
马加爵的犯罪行为实际上与其性格执拗有关。他非常容易产生怨恨,并且一旦心中有了怨念,便很难改变,仅仅因为与同室同学打牌时吵架便杀人,并且事先进行了周密的计划,从容不迫的杀人并从容不迫的逃跑,这一切都反映出马加爵的思想比较狭隘,心理比较脆弱,容易钻牛角尖。这也与马加爵自我封闭、缺乏交往的处世习惯有关。
参考文献:
[1]李玫瑾.“犯罪心理”辨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4).
[2]李玫瑾.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3).
[3][美]布伦特·E·特维.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第一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