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思考

2018-11-30彭燕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全英文专业建设高职高专

【摘要】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推动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意义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全英文;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彭燕(1979.02-),女,硕士,副教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

国际化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专业可以营造国际化办学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教师出国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同时,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也将有力推动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海外优秀学生,推动学生双向流动的顺利实现。为追赶世界一流大学,同时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中国一流大学纷纷加强了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但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的目前还比较少,相关研究也比较缺乏。

国外较少有针对全英文教学的专门研究,但是国外学者从关注大学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角度,将外语教学作为衡量一所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Australian University Quality Agency/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简称AUQA/TEQSA)牵头研制,对其权限区域内的大学实施国际化的衡量指标体系设计中,将“师生的英文能力能够确保课程内容顺利教授”作为课程建设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之一,说明了对全英文授课能力和课程接受能力在国际化水平衡量中的重要影响。此外,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教授认为教育国际化包含四种要素:新知识流、学者流、学生流和课程内容。认为语言是阻扰教育国际化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国外学者虽然少有从全英文教学角度进行的专门研究,但是已有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证了英语教育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和意义。

一、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意义

1.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国际化的诸多维度中,有好几项均与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紧密相关。高职高专院校在招收留学生时面临许多困难和劣势,要想与本科院校竞争就必须推出与众不同的项目。全英文授课专业无疑是一个有利的竞争法宝。目前普通本科院校中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的学校和专业数量并不多,高职高专院校还有机会利用后发优势补齐短板。

同时,全英文授课专业的开设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双向流动,目前高职院校出国留学交流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来华交流的国际学生人数,究其原因没有可供选择的英文授课专业和课程是主要原因之一。

2.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先天的劣势,如果高职高专院校能够打造全英文授课专业,毕业生有“专业+外语”的特色,在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竞争中就能够挽回一些不利的局面。

另外,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吸收和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供多有裨益。同时,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与国外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些项目对全英文授课教学也有一定的硬性需求。

3.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是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最核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便是高素质的双语师资队伍。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能倒逼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带动教师公派出国和海外智力引进等多方面的工作。另外,全英授课专业建设还能为海外留学人才提供大展拳脚的平台。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引进的海外毕业人才逐年增加,全英文授课专业为这部分教师发挥其外语优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二、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全英文授课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普遍不到位。在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心目中,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还是属于比较超前和费力不讨好的一项工作。加之高职高专院校中来华留学生规模也普遍偏少,对全英文授课专业的需求和内在动能不足。

2.师资队伍水平不达标。近十年来,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许多学校的前身就是中专和技工学校,教师队伍的底蕴和家底并不丰厚,许多教师的学历只有本科甚至是专科,虽然也引进了部分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但人才聚集效应尚未体现出来。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是制约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相反更应该迎难而上,逆势而为,以全英文专业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3.教学资源严重落后。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资料与实际需求脱节,已经跟不上时代和企业的需求。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不仅仅是要求教师用全英文授课,同时也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和教辅资料,讓老师和学生瞄准世界前沿,与时俱进,从而才能跟上时代和世界发展的步伐。

三、高职高专院校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路径

1.课程体系建设。

(1)将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有机对应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意愿,对全英文授课专业学分中的专业主干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强调专业基础教育,突出选修课程的个性化、国际化特色。根据不同课程组细分方向,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2)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和教学质量,适当减少专业课程的数量,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建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专业课、专业选修和通识课程为辅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等途径,实现课程综合化,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课程建设必须小而精,从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

2.教学内容建设。引进国际上流行的英文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从以往单一的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教学内容上知识、能力与思维培养的并重,立足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有:

(1)增加专题讲座模块,在课程中增加关于新技术、新趋势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和最新发展,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更加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多邀请海外专家进行此类讲座,即可传播知识开拓视野,又能提高师生英语听说能力。

(2)教学内容要体现国际性,从教材的引进到课后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一定要以外文原版资料为主,也可指定与专业相关的国外网站,指导学生查询和检索相关资料,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外文馆藏和外文电子期刊资源。

(3)考核方式指标多元化。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合理设计课程考核方式,避免现行考核指标单一化的弊端,力争实行考核指标多元化,充分体现全英文授课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具体措施有如下三点:1)在专业课程考核上,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并结合专业教师研究特长,建立全英文考试专用试题库。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和科技活动,特别是国际学术和交流活动,并可将其作为专业课程考核指标之一。3)在专业知识考核外,外语水平和外语运用能力也应该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充分体现全英文授课专业的特色。

4.教学团队建设。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人才,学校应给予硬性指标,要求其必须承担相关专业全英文教学工作,努力营造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大力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公派留学教师回国后,必须承担1-2门全英文授课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应该成为公派出国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3)加强教学团队和教研小组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了解学科前沿和专业发展趋势,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研小组。同时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应该由海外留学背景或进修经历的人担任。

四、结语

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实施起来确实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契机。以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設为抓手可以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项工作,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位.全球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12.

[2]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全英文专业建设高职高专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全英文教学初探
提高全英文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评价探索
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全英文授课教改探讨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英语教学中全英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