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大V”传播特征分析
2018-11-30刘静杰
刘静杰
[摘要]微博上有很多社会影响力很高的个人设立的账号,这些賬号的个人观点往往会产生很大的新闻性,这新闻性的产生来源,除了事件本身的话题性,更有从传播规律方面可以分析的特征。“大V”话语权、议程设置、消息传播的规范性等特征还原了这种传播的本质,它是一个新媒体基于传播规律应用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自媒体;微博;传播;特征
一、概念界定
所谓“大V”,目前可直接指代在新浪、腾讯、网易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并拥有众多关注者的微博用户。另外,“大V”也指在网上十分活跃、又有着大量关注者的公众人物的微博账号。通常界定关注者众多的人数界限是五十万以上,他们时时影响着互联网上的言论与话题。本文所说的“大V”,就是在网络微博平台具有一定公众人物特征的个人,活跃使用的、关注者众多、具有较强互联网言论与话题影响力的微博账号。
二、传播特征分析
以博客、微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历史不过十几年时间。却迅速成为了传播媒体的重要构成部分,且传播影响越来越大,而从其传播特征上来看,越是影响深刻、越是影响广泛的自媒体传播。都是符合典型媒体传播规律的。“大V”微博消息连续集中的传播引起广泛关注源自于以下特征。
(一)个人话语权的放大
人人都有话语权,话语权包含话语载体的使用权、话语主体的传播权、话语主题的设置权和话语在场域里产生的传播效力。“大V”账号拥有者利用自己拥有的公众人物特征。充分挖掘作为意见领袖的身份。无限放大了人人都有的话语权。“大V”消息从内容上,多是一个社会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私人观点的表达,如果不是被自媒体放大,而是作为人人都有的一般话语权效果,不会在消息传播领域形成任何群体影响,顶多在其个人社交圈范围内,激起些许涟漪。而自媒体——微博使人人皆有的普通话语权提升到了全社会层面并加以放大,其中对话语主体传播、主题设置和场域传播效力的权力影响,也在自媒体“大V”的特殊地位下,效果得到最大化。
(二)自我传播与公众代言的议程设置
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资源的传播效力可能条件下。“大V”聚集了足够的社会关注。但要想充分使其发挥作用,还要看个人让媒体效力发挥的议程设置。在“大V”发布微博消息过程中,议程设置的专业和精当为传播增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个人诉求与公众诉求结合
从微博消息看,十分明显的、单纯的、不带有任何社会公共身份的个人视角的角色设定。看似很个人恩怨,很自我诉求的抱怨的、批评的、褒贬的消息发布,为什么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呢?那是因为这个纯个人的角色身份,在议程上,既充分体现个人对对方的不满。也带入了社会群众关注该事件者的自身对不公平和不道德的不忿之情。议程身份的选择,通过合适的主题,达到了个体不满表达的诉求与作为公众的一员追求公平正义的诉求的统一。
2.个人情感与公众情感呼应
在自媒体传播中,较之传统媒体更具特色的是传播个体情感的带入。传统媒体背后不是人,而是法人。传播的情感是社会性、群体性的。而自媒体的背后是有血有肉的个体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强烈的个性中带有共性的情感魅力。在“大V”追求个人郁闷情感纾解的过程中,也让关注的公众每个人联想到了自己的郁闷,产生了共情,在“大V”追求自己内心的公平的同时。也站在了一般公共道德的角度,再声讨不义,这也让关注该账号的社会个体,触发了自己内心正义评价的公义心。
(三)在法律和道德框架下的自律与规范
在传播过程中,“大V”一般都体现出了高度的知识性、自律性与很强的专业性。全部微博内容,虽然充斥了个人诉求和情感,却闪烁着新闻语言的智慧,具有信息性和文字的技巧趣味,同时也不落于低俗,不是单纯的个人人身攻击和恶意的谩骂,而是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揭露、批评。这些以新闻专业性,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进行的信息发布,乃至话语攻击,让人们有看类似擂台对垒一样的规范性游戏的竞争意味。也同时有了对孰对孰错,谁赢谁输的关注意义。
三、结论
在这自媒体大V主演的网络消息秀场上,看似家长里短的个人解气之微博撕战,却在微博传播的放大下,经媒体解读有可能会演变为一场席卷社会的话题风暴。但从自媒体传播的角度。话题风暴原本不应该是“大V”的传播目的。“大V”在消息发布的过程当中。知识是他们个人话语权实现的工具,这一工具很新,但作为信息传播媒体,没有超出传播规律影响的范畴。通过对他们微博消息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他们个人传播目的之下,依照传播规律和规范利用自媒体话语权的放大作用,最终使个人诉求的消息得以传播。并不断在专业的、有技巧的议程设置下。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消息传播目的。同时,因其传播的个人消息的规范性、方法的规律性,使得该消息产生了充分的新闻价值,成为了公益性的媒体信息。具备了社会性价值。这就是看似与普通微博账号内容相似,但实则却产生了社会公众影响的大V消息的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