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价: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点金棒
2018-11-30刘芹
刘芹
【摘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尝试切入体现学生主体理念的习作微评价策略,以便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自信,能扬长避短,提升习作水平。“习作微评价”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评价时空的自由性,评价反馈的及时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评价内容的灵活性。本文从制订“特权”,输入“方法”,搭建“舞台”等策略入手,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优化学生语言表达艺术,提升评价能力,以此让学生会写、乐写。
【关键词】习作微评价 价值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新的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把关注点聚焦到“小学习作教学评价”这一板块,并提出了诸多的评价方式,如网络评价、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但是笔者在实践探索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点击:当前小学高年级习作评价现状分析
笔者对本校36名语文教师和高段146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习作评价的“功能、内容、方式、主体、反馈”几个方面。通过访谈,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师评价层面
1.成人审视式评价。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往往不能俯下身子评习作,总是以成人眼光去审视儿童用文字描绘的作品,甚至还会把学生的习作当作笑话来读。其实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每篇习作,你会发现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2.质量甄别式评价。课标指出:习作评价除了有甄别和诊断的功能,它还有着激励的功能。可是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习作评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写与怎么改,而激励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应该是习作指导课的任务,不是评价需要关注的内容。
3.完全甩手式评价。自从有了“学生是评价的主体”的理念后,部分教师便纷纷从繁重的习作批改任务中解脱出来,把习作完全放手给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这种没有评改方法指导的放任,只会使学生的评价流于形式。
(二)学生评价层面
1.评价的不得法。走进教师们的习作讲评课,当教师让学生进行点评时,常会出现学生“不开金口”的冷场现象。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时候不是学生不愿评,而是不会评,不知该怎样评价。
2.评价的表面性。部分学生即使会评价,也只是“他的词语用得好”“这篇习作内容具体”等表面性的评价。可是“内容怎么具体?词语好在哪?”的内在本质却很少有学生会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造成被评者不能信服。
3.評价的片面性。也有一些学生虽然也能对遣词造句等局部做些评价,但却不能从习作的整体上去点评,或只评价优点,或只评价缺点。他们的评价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笔者通过对我校语文教师和学生习作教学评价现状的调查,发现在这些问题中,除了部分教师理念守旧外,大多是属于方法论上的一些问题。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探索更加科学、有效、多元化的作文评价的策略。随着当下“微”的盛行,“微评价”一词也随之进入了笔者的眼帘。那么,“微评价”的特点是什么?“微评价”是否能改变目前习作评价的尴尬?“微评价”究竟该如何实施?
二、探寻:“微评价”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价值
所谓小学习作微评价,就是评价是短小精练的及时的并且注重交流和分享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它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自信,有着如下的价值:
(一)评价内容的灵活性
笔者推行的微评价策略,不要求面面俱到,只需结合学生的习作中的某个点给予评价。这时的一个小小的建议,一句简短的鼓励话语,哪怕是一个表情符号的评价,就如同黑夜里的一盏灯,在第一时间让学生感知习作的成功和不足。
(二)评价时空的自由性
微评价具有自由性和及时性特点,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学生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几分钟,也可以通过微信、班级QQ群等形式随时随地对学生的习作做三言两语的评价。
(三)评价反馈的及时性
微评价因为短小、精练、自由、及时,所以学生在习作后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习作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便于习作者及时修改、完善习作,这就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反馈周期长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师生共同评价中学生能及时地习得评价的方法。
(四)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微评价的方式除了师生、家长的简短而精练的口头、书面评价,我们还可以创新些微评价符号,如一些富有个性的微评价语,或是网络上的一个小小的点赞。
三、构建:小学高年级习作微评价的策略
有了“微评价”教学策略的想法,那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运用与实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想了许多可行性的方法,取得了让笔者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为“微评价”制订“特权”,使学生乐于“微评价”
新课标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记得一年前,笔者在班上推行学生对自己、同伴的习作进行“微评价”,大部分学生并不乐意,但一听笔者宣布完“微评价”的“特权”,一下子就欢呼雀跃起来。
学生们之所以对这样的评价形式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以往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教师独特的教学智慧、别出心裁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评价”策略特权一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而制定的,这一特权策略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二)为“微评价”输入“方法”,使学生有效“微评价”
当然,为“微评价”制订特权,并不是放任学生随意去评价。在习作微评价中,笔者始终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进行有效的微评价,从而达到提升评价能力的教学效果。
1.现身说法——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微评价方法
(1)当堂微评价。教师当堂微评价可以改变以往精批细改、周期长、效果差的作文评价状况,是我们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当堂微评价时,可以重点围绕习作中一词一句、某一细节等进行微点评;亦可以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获取材料的方法进行微点评,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2)巧设微评价符号。教师在对学生习作的微评价中,为了调动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活跃习作的气氛,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评价符号。
(3)创新个性化微评价语。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习作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做出富于个性化和情感性的寥寥数语的微评价。
2.扶放结合——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运用微评价方法
学生兴致勃勃写了习作,当然迫切想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评价。在点石成金的过程中,评价者再也不是教师“唯一”也,我们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互评等多元化的微评价。怎样引导他们做口头或书面式微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习作,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教学中要把这个理念渗透其中,把评价的方法传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
总之,习作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笔者的“微评价”策略的研究过程,虽然艰辛,可学生们的进步,却让笔者惊喜:乐于表达的学生在增加,学生习作评价的水平在提高。风吹水动微波起,处处文章处处评。相信学生在“微评价”策略引领下一定会展翅飞翔,越飞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