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赢的校内教师联动发展
2018-11-30万国华
万国华
【摘要】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自2015年省第十一期教研课题正式立项以来,立足本校,组建包括“教师读书会”“学科创新小组”“青年协作组”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内基层学术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走上一条基于共赢的校内教师联动发展之路。
【关键词】校内 联动 专业发展 共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成为摆在学校面前一道无法回避的课题。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自2015年省第十一期教研课题“三自课程建设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简称“三自教师”)正式立项以来,学校采用多种措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是,我校在借助来自校外资源的同时,更多的是用足用好校内资源,充分发掘自身现有的校本资源,发挥校内校本研究的优势,走上了一条基于共赢的校内教师联动发展之路。所谓校内教师联动发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组建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内基层学术团队,将教师由过去主要依靠个人努力、单兵发展为主的形式,改变为现在以依靠团队、共同发展为主的形式。其目的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推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
一、读书共同体丰富理论学识
我们知道,没有理论支撑的教师联动发展是缺乏后劲的,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在推进教师联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组建“福小教师读书会”,形成教师读书共同体,把理论先行、专业研读以丰富教师理论学识作为推动教师联动发展的第一选项。学校以“教师读书会”为平台,通过推荐阅读专著、读书沙龙、好书共读等活动,积极营造阅读氛围。首先关注理论专著,学校选购多本理论专著供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如选购了《好教师就是好教育》《不做教书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其次是关注人文哲史等方面的著作,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王薇华的《幸福公民手册》等进入教师阅读的范畴,让教师们阅读本学科以外的名著,以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增加修养。再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一面邀请多位专家来校讲学,一面派出大量教师外出学习,近距离聆听窗外不同声音,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深度、有品位的阅读使全体教师的理论修养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还要求教师做好理论摘抄和读后感悟。阅读中,理论与现实不断接触、相撞,引发了教师们的诸多思考。在学校统一要求下,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定格下来,把自己的思考撰写下来,把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并以读书沙龙为主要形式交流各自的感悟。省教研课题“三自教师”立项以来,以青年教师自我成长协作组(简称“青年协作组”)为主体的福山中心小学理论学习共同体异常活跃,每月摘抄与感悟已成为全体成员的必修课。
如果说最初的理论学习也许是始于学校的要求,迫于学校的压力,但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现在已成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自主行为。这正印证了荀子的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越学越觉得自己理论知识的贫乏,越学越觉得自己该读的书籍还有很多,越学越觉得自己离心中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激发出阅读的动力。读书共同体这种联动式的读书团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交流的舞台,丰富了广大教师的理论学识,让大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能从新的角度、新的广度、新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看到更本质的真相,为全体教师的联动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学科创新小组实现点上突破
课堂是广大教师的主阵地,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准最终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见分晓。为此,学校成立了旨在提升广大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学术团队——以学科为纽带的各学科创新小组,如有语文学科创新小组、数学学科创新小组、英语学科创新小组等。这些创新小组由相关领导领衔,各学科骨干教师加盟组成,是学校最具生命力、最受教师欢迎的基层科研细胞组织,现在已成为充满活力、具有战斗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基层学术团队,成为学校开展校本研讨活动的主力军。通过这些创新小组,把各学科的相关教师聚合在一起,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话题,在优化学科教学,提升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增强教学应急机智等业务能力这个点上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
平常空闲时分,创新小组各位成员分散在各教学办公室,带动其他教师,特别是全体青年教师随机进行校本研讨活动,他们常常与其他教师一起,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随时随地进行“短、平、快”式的交流探讨,彼此交换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与不同理解,解决迫在眉睫的教学实际问题。他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现了校本研讨活动的即时l生、实用性。正式活动之时,创新小组各位成员与展示课教师一起磨课,為他们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建议,各抒己见,自由畅谈,集思广益。如何更好地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他们思考的核心话题。他们往往从不同角度构建教学思路,确定教学重点,制订教学预案。他们有时从教师角度向执教教师提出问题,有时从学生角度向执教教师提出疑惑,体现了校本研讨活动的规范性、专业性。正是由于各学科创新小组这种联动式的学术研讨形式,在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动与影响下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讨交流氛围,直接带动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态。由过去的一花独放,变成了现在的百花齐放,特别是使众多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成长、成材、成熟,较好地胜任学科教学,有的还成了校级乃至市级的骨干教师。可喜的是,创新小组的成员自身也得到了更好锤炼,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
三、青年协作组实现整体提升
如果说成立学科创新小组关注的是微观,以学科为单位,尚属于“点”上的话,那么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自我成长协作组”则关注的是宏观,它打破学科界限,就属于“面”上了。“青年协作组”用先进的理论、前瞻的理念武装全体中青年教师,从宏观层面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青年协作组”横跨学校所有学科,囊括学校所有青年教师,成为全体中青年教师切磋交流、展示丰采、展出成果的舞台。自成立之日起,在优秀青年教师的带领下,“协作组”每学期定时、定点、定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或交流或学习或探讨或评估或沙龙或演讲,围绕“三自教师”这个总主题,以“三自教师”为抓手,畅谈在“三自教师”建设中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好学校”“好教育”“好教师”“好学生”,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思想交流中逐渐形成“三自教师”的共识。“加快自身发展,提升自身素养”的理念在每位青年教师心中生根、萌芽、成长,成为指导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出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有了“青年协作组”这个联动式的平台,虽然它只是个草根化的团队,但经过几年的运作,今天已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团队风貌,各位成员你追我赶,互帮互助,从整体上有力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校内教师联动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使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各种优质资源,将全校教师有机置于包括“教师读书会”“学科创新小组”“青年协作组”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校内学术团队之中。在不同的学术团队中,大家在彼此分享、交流中接受教育新思想,践行教育新理念,最终实现了校内资源的优化,全体教师人人都有进步,人人都有发展,达到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