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品德课堂观测优化儿童学习生态

2018-11-30薛卫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提质优化

薛卫平

【摘要】优化儿童课堂学习生态的策略有很多,课堂观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课堂观测的目的究竟何在?过程究竟应该什么样?笔者以小学品德学科的一次课堂观测为例,依据课标要求,提出聚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绪、能力、方法等方面的状态,解析和反思教学观测,优化学习生态,实现儿童灵动成长的真正发生。

【关键词】学习生态 优化 课堂观测 提质

生态一词源于生物学范畴,可以表述为一种关系、一种系统,现被广泛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用到教育范畴,虽不完全贴切,但可以帮助我们具象地去理解和阐述教育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所以,课堂生态就可以理解为关于课堂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儿童。优化生态,就是聚焦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儿童课堂学习生态的优化,可以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涵养、教学风格;从教学的设计、组织和评价;从学生的基础、兴趣、情绪和态度等方面去着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聚焦到一个重要策略——课堂观测。

小学品德课堂的观测,其根本的目标是指向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成长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观测的内容,要聚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能力、方法等方面反馈出来的信息和呈现出来的状态,并通过观察、访谈和调查等多种方法走进去,帮助儿童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继而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措施,建立以儿童为主体、利于儿童成长的课堂学习生态。

这是一次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观测的过程。观测活动参与者除了该课的执教者和学生,还有全校及兄弟学校品德学科教师和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组织者)。课堂观测的目标:观测儿童学习状态,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一)前测准备

1.角色及任务分配

(1)教者:提问设计与目标预设;教后自我评析。

(2)观测者:分为六组,每组4人,分别编号1、2、3、4。每组相对应负责观察一个学生小组;每组听者进行分工如下。

1号:记录该组每位学生举手及发言的次数和情绪状态。

2号:记录该组学生发言的类型及正确与否。

3号:记录该组内活动时,每位学生发言的先后次序和讲话时间、参与状态。

4号:汇总该组观察结果,并进行简要评析。

(3)学生:学生按照异质分组,并按学习水平编号;课后,按照一、三、五组的1、3号学生,二、四、六组的2、4号学生,共12位学生填写“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由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后召集进行。

(4)组织者:汇总各类观测结果,对课堂教学进行简析与评价,并给出等第。

2.设计表格并下发给相关任务人员(略)

(二)观测实施(略)

(三)汇总结果

1.组织者按预定的每组2名,召集学生代表填写表格(略)

2.各观测小组汇总结果,填写表格(略)

3.组织者汇总各组观测结果并填写表格(见下表一)

(四)评估交流

1.执教者自我评价(略)

2.各组4号观测员汇报本组观测情况

3组织者汇总抽样学生的学习评价表(见下表二)

4.汇总评析

【观测组分析】

全班共28名儿童,分为六个学习小组。从表一看出,整节课中,举过手的儿童约占93%,有2人自始至终未举过手。在全班讨论中发过言的占75Z,未发言或未获得发言机会的占25%;发言类型中,判断类的12次,归纳类的9次,陈述类的8次,质疑类的2次,判断和归纳类发言占了绝大多数;组内儿童讨论发言的时间人均在15秒左右,最长20秒,最短11秒,儿童参与表达的时间差距明显。儿童总体情绪一般,其中三、四组的儿童比较兴奋,其他几组情况一般。

【学生抽样分析】

从表二看出,通过教学,有75Z以上的儿童能认识8种以上的交通标志;有83%的儿童能够理解交通标志与平安生活的关系;有83%的儿童今后能够完全按照交通标志的要求出行;有92%的儿童能够全程参与小组学习讨论。绝大多数儿童较好地参与了学习活动,目标达成度较高;但总体来看,还有10%左右的儿童并没有获得预想的学习效果,与其他儿童的学习状态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

【组织者综合评析】

1.基本结论

(1)儿童的认知目标达成度较高,但对与生活相联系的交通标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略显不足,反映在儿童遵守交通标志出行的意识还不够坚定,在课堂学习中强化体验得还不够。

(2)儿童表现出来的状态比较活跃,能积极举手或者发言的比例超过了80%,组内的互动比较活跃。但从发言的类型来看,儿童的质疑性发言很少,大部分囿于简单判断、归纳陈述,反映出品德教学中说教和道德灌输的痕迹还是比较重,儿童思辨能力较弱,道德认识及形成基本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质疑的意识培养上要提供空间、机会和积极有效的鼓励。

(3)儿童表现出来的情绪总体上是比较积极愉快的。但有部分儿童(8%左右)的情绪状态不佳,教学中未能及时实施有效的关注和调控。

2.改进建议

(1)目标设定上不仅要考虑已有结论(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进行体验,解决儿童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儿童健康安全的生活奠基。

(2)问题设计上不仅要有判断和陈述类的引导,更要重视儿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概念与现实、新知之间的矛盾冲突,注重道德认知的思辨,遵循道德养成的规律,启发和引导儿童自主体验道德的知情意行,并最终落实到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上。

(3)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更要着力关注和调控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交往、思维生成、情绪体验等状态,继而形成适合儿童学习的课堂生态。

这次品德课堂教学观测的实践,实现了全员参与,全程體验,全员都有收获的目标,呈现了生动具体、评价落地、促进改变、利于成长的课堂生态,引导教师不断走向课堂深处,走进儿童状态,优化学习生态,促进有效成长。

德育的核心是育德,优化课堂学习生态就是以身示范、以德育德。品德学科的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加强调儿童在体验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任何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不断体验和反思的过程。本次活动通过评测角色的分配,促进了师生共同参与性的体验。对于品德教学而言,最大的品德是什么?是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大家对儿童共同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当我们通过教学观测与评价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关注学业成长,关心情感变化,关爱品德养成,那么,不仅品德学科教学,整个的教育活动也将毫无疑问地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学习的本质是成长,提质课堂观测就是在优化学习生态,促进成长真正发生。提质课堂观测就是进一步凸显“课堂生态如何适合和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这次品德课的观测实践活动,处于课堂现场的每一个人共同关注的焦点,都是儿童的状态——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当课堂的目光都聚焦到儿童身上,建立课堂上儿童永远是最重要的“在场者”的学习生态,那么,教学就在真正意义上走向了根本——为每一个儿童的灵动生长。

猜你喜欢

提质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