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叶圣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018-11-30任苏民

中国德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叶圣陶教育者

任苏民,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室主任。

深入研究叶圣陶德育思想,很有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的素质教育在新时代得到了根本性发展,或者说是根本性提升,就是在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旗帜上明确写上了“立德树人”四个大字。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教育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在今天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温叶圣陶的德育思想,深度挖掘其时代内涵,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下倡导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面就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不同于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注重以德育人。西方哲学的鼻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可见西方从一开始就把什么问题都归结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这形成了他们重知识的教育传统。但中国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就是把人与世界的问题、人与人的问题、人自身的问题,都归结到根本上是人之为人的问题。因此,强调教育要育人为本、以德育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就在这篇讲话里,他在阐述办学方向这一根本问题时,首先引用了《礼记·大学》开头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根据朱熹的注解,这一段话是孔子说的。所谓“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指的是对做人做事道理的学习,也就是成人之学。这种学问是人的立身处世之本。那么“大学”的道理,以及它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呢?是“在明明德”,使学习者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得以彰显;是“在亲(新)民”,进而推己及人,让民众在道德上弃旧向新;“在止于至善”,以至使人和整个社会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一段话是儒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总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里用它来引出对新时代办学方向和教育使命的阐述,也正是创新性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由此,我们再来看叶圣陶的德育思想,就会发现,叶圣陶德育思想不仅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体现了整个叶圣陶教育思想基于中国现代教育实践,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坚持育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文化精神和本质特征。叶圣陶教育思想因之而成为一个超越一般现代教育理论的充满德性光芒和魅力的中国现代教育思想。

叶圣陶在他长达7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始终高度重视德育在现代中国人的发展与教育中的根本地位和作用,不仅写下了许多专论德育和直接面向青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章,还在其他大量的教育和教学著作中常常论及相关的德育问题,更在他立身处世的行为中时时践履自己的思想主张,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堪称现代中国人的师表。

叶圣陶德育思想明显继承、弘扬了孔子以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和教育思想,同时又具有极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创新精神,深刻揭示和反映了我国现代德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在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一、“做人”为根本:德育的意义和目的

叶圣陶不是一般地谈论德育的重要性,而是从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整体的要求出发,在论述整个教育意义和目的时,把以德育人、引导学生自觉“做人”,做现代中国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根本任务。

(一)适应中国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以德育人、自觉“做人”是根本

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不久,叶圣陶就指出,中国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是像旧式教育那样,单叫学生“识些字懂些讲解便完事了”;也不是像商业、工业招收学徒那样,“单叫他们学得一技一艺”,而必须“是以种种知识为基础,立于真实的人生观上的教育;便是‘怎样做人的教育”。他又指出,“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小学教育的意义,概括的说来便是使儿童在行为上得到新的人生观。要达到这个目的,须承认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而以教育做手段使学生养成这种种品德和习惯,以至达到最高的高度。”以后,他又把这个思想概括为“培养合格的公民”。直至20世纪80年代,他一再强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必须使我国每个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格的公民”。

“合格的公民”,其内涵包括了社会人的一切方面,包括了现代社会或者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个成员各方面的要求,主要着眼于每个人要能自觉地、正确地履行公民的义务,享用公民的权利,要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叶圣陶把“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整个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不仅说明他能够全面地考虑到人的德、智、体等各方面教育,而且强调了德育在其中的主导地位。

(二)面对当代科技、经济变革和知识爆炸的挑战—教育更需要加强“做人”的道德修养

当代科技、经济的变革和知识爆炸,对每一个人科技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是否还那么重要?教育是否只要抓住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就是适应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这个问题,叶圣陶很早就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在20世纪40年代末,他就指出:“一切的知识根本就是道德。”在现代,“追求知识固然重要,尤其重要的却是问清楚追求的目标,必须使追求的结果增加德行的分量才好”。在他看来,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含着深刻的道德问题,即为什么而学、学习的结果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知识的学习获得“必要的和正当的动力”,才能使知識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真正造福人民,向着更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到了80年代初,叶圣陶又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每个建设者,“不仅靠科技知能的高明,也得靠思想品德的纯洁,意志操行的坚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更需要加强“做人”的引导和自律。1989年,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十年时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其中的“教育”,是指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这实际上也说明了叶圣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德育的重要性是有先见之明的。

(三)遵循中国现代教育内在的规律—让德育更好地发挥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决定作用

叶圣陶还从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上,从教育的内部规律上,来论述德育对人的整个培养和发展的决定作用。他指出:“学习不能没有中心;换句话说,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要明白何所为。将趋向‘封建时代的权威主义和资本主义时代的个人主义呢,还是趋向‘使人类的劳动力无限发展的集体主义?对这个问题不作决定,学习就像盲人骑瞎马。”德育正是通过对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其他各育的价值导向、心灵自觉、精神动力、环境熏陶和品质提升,对人的整个成长与培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而从人的发展本身来看,叶圣陶认为做人所应具备的思想品德,较之各种才能,也是一个人更基本更关键的素养。“首先应该是个诚实而正直的人,才谈得到什么家,才能成为有益于别人的什么家。”

二、“人生”为主题:德育的内容和核心

叶圣陶根据“做人”,即“培养合格的现代中国公民”的教育总目标,从我国现代社会变革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人生”为主题,抓住“人己一体”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原理这个核心,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个层面,提出和构建了中国现代德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政治教育—爱国立场、民主责任

20世纪,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爱国立场”“民主责任”是叶圣陶在德育内容上非常强调的两点,也是他所论述的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是“爱国立场”的教育,也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葉圣陶充分肯定这个教育内容作为现代中国人的基本政治立场的重要性。他主张,进行“爱国立场”的教育,不仅要在特定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上的爱国运动,还必须将之贯穿在学校平时的教育和各科教学中,贯穿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中。

二是“民主责任”的教育。叶圣陶认为,这个教育应是我国现代德育的又一项长期的根本性内容。“民主责任”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教育每个公民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和社会责任心,积极参加、推动、管理国家、社会、集体的事。叶圣陶指出:“民主精神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扩大个己到大群,个己在大群之中,个己与大群融为一体而不可分,所以公众的事非管不可,并且要放在个己的私事的前面。”他认为,这一教育内容赋予了人的整个道德修养以时代精神。在现代,离开民主“徒讲圣贤的修养”是有害的,“不着重民主也就不成其为修养,也无所谓德行”。

(二)思想教育—人生价值、理想追求

叶圣陶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要为学生奠定人生观,即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的思想基础。现代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新的人生观”。所谓“新的人生观”,按照他当时的说法,就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个人的功利便是社会的福祉,社会的进步就是个人的快乐。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才知和能力,做那直接有益于社会的事。然而这也不单为社会,同时为了自己,因为社会进步了,自己便能成为更高尚、更合理、更幸福的人。”这也正是在思想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儿童和青少年是一个人放飞梦想的时代。因此,叶圣陶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他指出:“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的活下去”。那么,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呢?他指出:“理想的内容,人人可以不同,但是在今日,咱们有共同的基本的理想。”所谓“共同的基本的理想”,在当时就是“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这也是反映中国现代发展必然趋势的每个中国人应有的“共同的基本的理想”。叶圣陶还用孔子弟子颜渊的例子教育学生:“从前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不改其乐。”就是主张要使高尚的社会理想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化为每个学生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通过这样的追求,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充实,即使在艰苦条件下仍能奋斗向上,不改其乐,从而不断提升他们人生的境界和价值。

(三)道德教育—行为准则、习惯养成

道德教育,是把社会进步的道德理想和合理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行为,并使之养成品德习惯的教育。叶圣陶一直把它看作是造就现代中国合格公民以至理想人格的最基本的修养和训练。他强调:“无论处于什么时代,修养都是需要的。遇到社会大转变的时代,修养尤其不能马虎,不然就不能适应,不能在大群之中尽个人的本分。”

道德教育涉及到每个人生活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叶圣陶认为,道德教育,要指导学生学习社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更要从学生日常的具体行为入手,引导和训练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去实践这些理想、规范,并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修炼中“养成良好习惯”,从而使社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真正化为他们的内在需要、情感、意志、信念和自动行为,实现道德的个体化和个体人格的社会化、理想化。道德养成,立足于基本的“为人之道”,强调从小从早抓起,但并不是说在儿童阶段就可以完成了,而应该成为现代中国人从儿童开始,到整个学生时代,以至终其一生的重要教育内容。

叶圣陶从政治、思想、道德等多个层面,构建了德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含了中国现代德育的多种功能和“做人”的全面要求,既弘扬优秀传统,又反映时代精神,并且针对受教育者实际,注重基础性、现实性、生活性。这一基本框架贯穿其中的核心,就是“人己一体”。“人己一体”,是叶圣陶对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根本问题,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富有哲学意蕴的回答,是叶圣陶对适应中国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根本要求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原理的概括。其本质内涵,如前文所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密切而不可分割。因此,个人要“把一己融合在大群里头”,努力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并且必要时能够“舍小我为大我”;同时,每个人又有其主体生命和自身价值,个人在融入大群、为社会贡献中越能积极发挥主体性,实现自身价值,这样的个人越多,就越有利于社会的更好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最后一段,引用了《礼记·礼运》中的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奋斗。由此可见,“人己一体”的伦理精神,也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古代圣贤对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的。

三、“人本”为遵循: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叶圣陶根据他所阐明的中国现代德育的意义、目的、内容,总结我国德育和自身修养的丰富经验,提出并深入论述了中国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四条实践原则以及相应的一整套方法。

(一)德育的主体性—以主体德性发展为宗旨

德育的主体性,是指德育应当以主体德性发展为宗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着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这是叶圣陶阐明的中国现代德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和方法要求。

叶圣陶认为,受教育者绝非是被动容受的“空瓶子”,而是“活动的主体”,是思想道德学习、修養的主体。因此,德育,不单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而是教育者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学习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德育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一定要平等相待。同时,还要深入研究、了解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

德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首先,应当少讲说多引导,致力于启发受教育者努力学习、提高好思想好品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叶圣陶指出:“要有好思想好品德不仅是听人讲讲就够了的事”“在听讲的同时还必须自动地动脑筋”。因此“恳切期望家长和老师节约讲说的功夫”“在引导孩子自动动脑筋的方面多想办法,多花力气”。其次,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思想、行为,应当坚持正面教育,因势利导。叶圣陶指出,教育者要留心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行为动态,“倘若儿童一种本能发展出来,是有善的倾向的,便设法使他们尽量发展,渐渐成为有意识的手段,若是有恶的倾向的,便设法利导,改向积极,不使他们竟成恶的结果。”对受教育者合理的欲望,要尽可能使之满足;对其不合理的欲望,则“最好用一个替代的方法来补救”。他坚决反对简单、粗暴的教训和“不许主义”,指出:“教训在教育上是个愚蠢寡效的办法”。最后,注重熏陶,潜移默化,让受教育者在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共鸣中主动实现好思想好品德的“内化”。叶圣陶还指出:“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好的教育“不但教人‘知,而且教人‘感”,“‘感比较‘知深入一层:‘知是我与事物对立,以我知‘彼;‘感是我与事物融和,彼我不分”。“进步的教育偏重在熏陶。熏陶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地养成好思想、好习惯。见效虽不能怎么快,可是它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

德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培养目的上,就是要着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叶圣陶认为,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非开始就是思想道德的主体。而对学生来说,他们终究要离开学校和老师,独立地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影响,独立地判断和处理各种实际道德问题,独立地进行修养以使自我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更趋合理、完善。因此,德育绝不能仅仅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道德的载体,而必须着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使受教育者做到“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

着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具体说来,最重要的是要着力培养受教育者两种关键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是非辨别或道德批判能力,作为思想道德上的理性力量,是一个人自觉分辨是非善恶、正确选择价值行为的关键能力,是构成思想道德主体的一个基本要素。叶圣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不能采取让受教育者与外界影响隔绝的封闭的办法,而是要尽可能让受教育者在与客观影响广泛接触的开放的情境中获得锻炼。他坚决反对旧中国学校那种简单取缔学生课外读物,禁止学生接触社会思想的做法,指出,这是“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实际上只是个消极的不很有效的方法;积极有效的方法要从锻炼学生的识别力着眼,不采取缔的措置,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同时给学生以平正的通达的指导,使学生的识别力渐渐地趋向正确,趋向坚定”。

自我教育或自我修养能力,实质上是人在思想道德上的一种自学自律能力,是一种主动适应社会要求,不断在思想道德上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革新自我的关键能力。思想道德主体,不仅对环境应当是主体,而且对自我也应当是主体,这两方面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自我教育或自我修养能力,也是构成思想道德主体的一个基本要素。叶圣陶一直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他指出,所谓“自我教育”,就是不去依傍他人的力量,自己来养成好思想、好习惯。从学生在校时候起,教育者就要经常引导他们“把倚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够“严格自律”“反求诸己”。这样,他们以后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德育的实践性—以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

德育的实践性,是指德育应当以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实践,以生活实践为检验、评价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这是叶圣陶反复阐明的中国现代德育的又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

叶圣陶认为,中国现代德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做人”。为此,让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是与之相比,引导他们自觉地实践则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德育的重点不应放在理论传授上,而应放在实践指导上。“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而理论知识要在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认识中起作用,也一点离不开他们的实践。受教育者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深刻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认识,以至内化为他们的信念,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德育的实践性,体现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实践。一是从实践的范围和内容上讲,既要组织受教育者参加一些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更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将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认识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二是从实践的时间和程度上讲,可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实际需要相对集中开展某些主题实践活动,但是更要抓住政治、思想、道德上那些基本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经常地持之以恒地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曾经批评那种企图以这个活动周那个活动周来养成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做法,他指出:“养成习惯必须持之以恒,现在想在一个什么周内养成什么习惯,过了那个周就丢开不管,试问能不能收到实效?”他在关于“提倡五讲四美”的题辞中说得更明确:“提倡五讲四美,当然极好。我有两点希望:其一,不要讲讲而已,要见于行动,实实在在地做;其二,不要一阵风似的,要永远坚持做下去。大家成了习惯,随时随地都这样做,这才能够移风易俗。”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养成习惯,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才会完全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和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德育的实践性,体现在教育评价上,就是要以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为检验、评价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叶圣陶指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考察其成效如何,不仅在学生之能否领悟,尤贵在学生之能否实践”。“运用种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身的东西(这就是‘有诸己),能够‘躬行实践,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

(三)德育的整体性—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

德育的整体性,是指德育应当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从教育的系统整体上,结合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寓于各学科、各课程之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及其通力协作来进行实施。这是叶圣陶阐明的中国现代德育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要求。

叶圣陶认为,以生命为对象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德育要从教育的系统整体上着手,同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紧密结合。

德育的整体性,体现在具体实施上,就是要把德育寓于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叶圣陶指出,不单是思想品德课,“课内的所有知识课和技术课,课外的种种校内校外活动,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好品德的作用。”“思想政治寓于各种功课和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一定要在教学中体现教育”,根据各学科、各课程的特点,系统地挖掘、利用、组织其中的德育内涵、因素、资源、条件,使各学科、各课程共同发挥德育的作用,实现育人的价值。

德育寓于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就必然要求学校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从整体着想,把德育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叶圣陶指出:“教师无论教什么,都得从整体着想,互相配合。步调一致,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公民。”他强调:“各科教师均负熏陶之责,不以教某科为限。易言之,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德育的整體性,从整个教育的工作系统来看,不仅包括学校,而且包括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互相配合,共同来实施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叶圣陶指出:“要学生有好思想好品德,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上的各方各面真能通力协作,必然易于见效,因为每个学生都生活在这些群体里。”“学生不光在学校里受教育,在学校之外,在家庭里,在社会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所以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的人全都是教育者,全都担负着教育后一代的责任和义务。”全社会都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并且共同努力,蔚然成风,德育的状况才会有真正的改观,德育的实效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德育的整体性,表明德育要通过整个教育系统各个层次、要素及其联系才能充分有效实施,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个系统不管整体上或是哪方面出现偏差或脱节,都会对德育产生负面影响。叶圣陶曾经指出,学校以及家庭、社会,在办学或上学目的上为功名、谋私利,在教学上单纯应付考试、加重学生负担,在教育活动上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等,都会给德育、给受教育者健康成长造成严重损害,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痛下决心改变的。

(四)德育的师表性—以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

德育的师表性是指德育应当以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教育者要做到“身教”与“言教”一致,并以“身教”为贵,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榜样作用,以此作为增强德育力量,取得德育实效的根本条件。这也是叶圣陶非常强调的中国现代德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而‘身教为先总归是最重要的一条。”就其本质而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德育作为以德立德、以德育人的教育,更是如此。

德育贵在“身教”,贵在“为人师表”,必然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说过:“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叶圣陶指出,教育者“既然做教育工作,自己必须先受教育,而且要身体力行,才有可能使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先受教育”,也就是首先加强自身修养、自我教育,这是“身教”或“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者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包括学习和实践两方面,而尤其应当注重在实践方面。

德育的师表性,要求教育者不管干什么具体工作,都要自觉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时时处处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来影响、感染受教育者。叶圣陶指出,在学校教育包括课程教学中,受教育者不光从教育者的“言教”中学到系统化的显性的知识、道理,更从教育者的思想、性情、态度和行为中,从教育者的人品中受到深刻的暗示、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因此,要担当起以德育人的使命,教育者不仅要善于“言教”,更要注重“身教”,做到“为人师表”。

德育的师表性,推广开来说,不但是教师、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学生在思想道德上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而且各级党政机关和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者,以及所有担负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两个文明建设责任的人们,都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为人民群众、为下一代做出好的榜样。这样,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显示出它的力量和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可见,叶圣陶强调的德育师表性,既是弘扬了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又是新时代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证。

当今时代,从整个世界变革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如何加强和创新德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在整个教育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全民族特别是新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发展水平,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深入研究叶圣陶德育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好新时代的德育问题,无疑是能得到丰富而宝贵的教益的。

责任编辑︱李 诗

读者热线:010-62027829

栏目投稿信箱:zgdy_jiangtang@163.com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叶圣陶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霜的工作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燕子,住下吧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