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以致用”的小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2018-11-30黄娴华

黑河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学水平

黄娴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日益受到重视。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其中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综合性强,除了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外,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应用题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应用题教学,探讨研究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答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实际问题;教学水平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小学应用题题型多样,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如经济、社会、人口等,解答应用题不仅需要对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而且要具备审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题学习对于锻炼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数学观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应用题教学受到学校和数学教师的广泛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深入,力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小学应用题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也有规律可循。

一、把握学生特点,激发应用题学习兴趣

对很多小学生来说,应用题一直是数学学习的难点,对题目中包含的数学关系理解困难,难以确定解题思路,导致很多学生对应用题失去兴趣,学习成绩日益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同时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其次,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抽象内容往往理解困难,如果应用题中出现的内容过于抽象,超出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应用题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兴趣。例如,在学习分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设计应用题:小明过生日,妈妈给他30元钱买文具,他想买5个笔记本,每个7元,妈妈给的钱够用吗?通过这种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创设应用题学习情境

数学是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应用题的表达通常是枯燥、刻板的文字叙述,这与小学生思維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根据题目内容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题目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应用题学习的趣味性。首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应用题教学中使用还较少。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应用题内容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题目内容一目了然,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一辆公交车上有20个人,第一个站点上来5个人,下去2个人,第二个站点上来3个人,下去4个人,现在车上有几个人?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题目展示给学生,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题目,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设计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活动的运用,引入适当的课堂活动,如动手操作、游戏等,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学生对面积公式通常都是死记硬背,应用时容易出错,教师可以通过手工活动让学生自己推导,用纸剪出一个梯形,然后剪一剪,分割成自己熟悉的长方形、三角形,用已经学过的公式推导出梯形公式,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改善。

三、规范解题步骤,强化应用题解题技巧

应用题解答是由多个步骤组合而成的完整体系,只有每个步骤都做到准确规范,才能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因此,教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规范解题步骤,引导解题思路,传授解题技巧,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小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基本包括以下几步:审题、分析已知条件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解答并验算,教师除了要严格规范小学生的解题步骤外,还要向学生传授解题的一些策略技巧。首先,审题是应用题解答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审题技巧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审题就是要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给出的条件和所求问题,同时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审题过程中,为了清楚表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图形、实物等,将题目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理解题目。其次,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很多学生面对应用题时往往靠记住题型,机械解题,如果题目稍有变化,就不能正确解答。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教他们正确的思考方式,如推理法、分析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遇到题目时灵活使用,提高解题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遇到问题时举一反三,熟练运用相关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改变或增加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等。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应用题总结反思

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学生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对应用题教学和学生综合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创建宽松的评价环境。创新思维能力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和想象,倡导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尊重和鼓励,有的学生回答不太完美,教师要及时点拨和给予建议,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弱点和努力方向。其次,要促进评价的多样化发展。以往的教学评价大多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评估方式也大多是考试打分,在全面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要增加评估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主体方面增加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学生可以从多个渠道得知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弱势。评价方式除了考试测评外,还可以增加日常的课堂表现测评和小组学习测评等。再次,要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能力。应用题虽然千变万化,但其中有规律可循,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反思和总结,必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很多学生做应用题时缺乏对题目中包含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反思总结,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总结能力的培养。

五、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应用题教学能力

教师是应用题教学的指导者和实践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目前,小学教育对应用题教学日益重视,这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正视当前形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身定位。在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等,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构建等方面指导不足,教师要转变自身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应用题学习,培养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科研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中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再次,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外,还要广泛搜集整理其他教学素材。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注意搜集整理贴近生活的素材和资源,然后与教学内容结合,设计成应用题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和验证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应用题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应用题教学的开展,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传授解题策略、提高教师素质、完善评价体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海英.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04).

[2]杨翠平.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

[3]潘茜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2,(08).

[4]潘 艳.换个角度 别有洞天——应用题教学新视点[J].小学教学研究,2014,(10).

[5]毕德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3,(93).

[6]赵艳辉,石迎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学水平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