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祖父张居仁

2018-11-30张绍祖

文史月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县长山西

我的祖父张居仁(1885—1938),字子安,山西省平定县小峪村人,生于1885年12月25日。我家祖籍山西省平定县城南庙沟(现庙沟、上庄有其本家),距小峪村五六里路。家有地十多亩,先祖张霑(高祖父)过继给了前房张绥,到小峪村开设晋裕公烟铺,随之将家迁到小峪村。到曾祖张运时除在家乡开设晋裕公烟铺外,还在河北省阜平县开设晋和公烟铺。当时我家在小峪村有三道院子(现供销社一带),有磨房,养有马和骆驼,驮运烟草用。张居仁就读于清末山西大学堂,举人,毕业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

山西大学堂是山西最早创办的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成立于太原,创办人为山西巡抚岑春煊。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以庚子赔款50万两白银,创设该学堂,开办西学专斋,并附设译书院于上海。英方主其事者为李提摩太,他与山西洋务局及地方士绅订立合同,期限十年。所用经费,除建筑费用外,分年按拨。其办学方法:凡管理人选,由山西当局派用;教授人选,由李提摩太教士主持派用。学堂分预科与专科。预科三年毕业;专科分法律、工程、采矿、冶金等科,四年毕业。先后聘姚文栋、谷芙塘为大学总理。初招学生200余名,择其愿学西学者,编为西学专斋三班肄业;不愿入西斋者,留中斋肄业,所学科目仅经史、经济、算学等。西斋学生毕业后,留学英、美等国者甚多,此为山西留学之始。1911年合同期满,山西当局收回自办,即今山西大学。

张居仁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山西大学堂中斋高等科毕业,奖给举人。山西大学堂同时奖给举人的平定籍人有郭名义、潘体芳、孙汝茂、王者相、白毓恒等。我二姑说:祖父张居仁毕业后奖给的是双科举人,即文、武举人。

1905年由爱国绅士阶层发起的山西保矿运动,首发于阳泉(平定),波及全国,震惊海外,不仅动员了绅、农、工、学、商各界民众,连海外的山西留学生也投入其中,经过长达三年的不懈抗争,最终于1908年以赎回矿权,国人自办,成立“山西保晋矿务有限公司”而告结束。据阳泉市文史专家张承铭先生收藏的平定保矿运动首倡者和领军人物张士林在争矿胜利后写的《石艾乙巳御英保矿纪闻》(手抄本)中记载:“子安公解银拾万购苗脉予固本,各都委民不息持以护苗,帜平潭余居辖耳久矣,众民剧不懈叔公之窑石助薪也。”当时张居仁正在太原山西大学堂就学,该大学是山西保矿运动重要活动场所。张士林首倡保矿运动的消息传到太原,省城山西大学堂等纷纷集会,发表宣言:“矿存山西存,矿亡山西亡。”一时集会、演讲、游行,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山西保矿运动的消息传到海外,留日学生向山西人民发表公开信,告诫“唇亡必然齿寒,争矿必须团结”。留日学生李培仁书写两封绝命书,痛骂清政府盗卖矿权,揭发英商侵略阴谋,愤志蹈海,以身殉矿,更使群情激愤。1906年11月4日,李培仁烈士灵柩运回太原,山西大学堂学生在文瀛湖北楼召开了规模空前的追悼会。会上宣读李培仁《绝命书》时,台上宣读人声泪俱下,台下听众群情激愤。此时张居仁积极投入保矿运动,动员家里和亲友捐款入股开矿占地,“解银拾万购苗脉予固本”,为山西保矿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10年张居仁于山西大学堂毕业后,于是年分配于开封,任河南省补用通判,民国初年获六等嘉禾章。我现保存祖父张居仁一帧照片,后写有:“纪元前一年,侨寓汴岁十月念日摄于鼓楼街东之捷元照相馆。”

张居仁于民国初年曾在山西平定中学教理科。平定中学的前身为冠山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平定中学堂。在任教之后,又到山西大学就读。念了几年书后,上世纪20年代,分配到山西省财政厅二科任税务主任。

张居仁于1934年至1935年署理山西应县县长。应县位于大同南,浑源县西,在境内有著名的应县木塔,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据说清代应州知州章弘将木塔明层木质隔扇改成了泥土质的封闭式墙壁,损害了应州木塔的亮丽风貌。1926年北洋政府执政期间,“国民军”炮击镇守应县县城的晋军,应县木塔西侧中多发炮弹,致使木塔多处损裂,封闭式暗红色泥土塔壁穿开了洞,里面的神佛壁画也遭到破坏。1934年,张居仁在县长任上,在阎锡山高级幕僚,尊崇孔孟、信奉佛教的赵戴文支持下,成立了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整修委员会,应县佛宫寺住持大行师的徒弟僧人然扶为委员长,发起整修应县木塔的化缘募捐活动,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资助,筹集了修塔的资金。于是年夏天,拆除了木塔塔身的泥墙,由应县及繁峙两个县的工人全部安装了松材木隔扇,并涂刷了清漆桐油,恢复了应县玲珑木塔的本来面目,使塔体景色大为改观。

1935年秋,离应县不远的浑源县黄崖村,发生了一连两天的抢劫案和枪杀案,时任西北实业公司火柴厂厂长并兼任西北化学厂高级工程师、著名化学家张凯的老家财富被抢,老父受伤,家中人被杀。此案震惊了浑源,成为山西省空前未有的大案。而作案罪犯则是应县的惯匪乔日成和其兄乔日昌及该县两个小匪。

阎锡山闻报后除当面安慰化学专家张凯外,下令各县、各軍师部队,严密侦查并悬赏重金,画影图像侦缉罪犯。同时通令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在绥包等城市严密搜查。又特令应县县长张居仁在全县搜捕。岂知此时乔日成已带上银钱,连夜跑到阳高县化装成商人,乘火车前往北平、天津旅游去了。张居仁立即派公安局武装官警到下社村乔街抓人,当然抓不到乔日成本人,只好把他的父亲和哥哥抓到县府审问。乔的父亲说:“我痛恨这个坏小子比你们当官的还恨,他每次回村我还报告过官府,你们抓不住他,扣我顶啥用,现在与你们说誓,他如再回来,我一定杀了他。”张县长当堂嘉奖他大义灭亲,便即开释。当审讯乔日成的哥哥乔日昌时,判定四个匪徒有他,当堂脱去衣裤压杠施刑,发现他的一条腿裹布,解开一看,有两个对口伤痕,显然是枪子穿透。乔日昌无言诡辩如实招认,即被解送浑源县处死。其他两小匪,一个是南河村的智发财、一个是下社村丁堡的丁顺子,他们早已闻风逃之夭夭。

阎锡山于1932年再次上台,被蒋介石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主持晋绥两省军政。阎锡山为了筹集资金建设工业、铁路、银行等企事业,在绥远屯垦的土地大量种植罂粟,并准绥民广为种植。这种暴利,阎锡山只准官收官卖,不准私贩私卖。故在长城各关口,设警卡搜查。阎的官卖,将烟土膏制成重量不等的烟饼和炼成熟烟饼,名称“戒烟药饼”,派销各县。由县长转卖民间,县长按销售额,提取一定的奖金。而吸食大烟的烟民,不但戒不了烟瘾,且是烟瘾越吸越大,素无大烟嗜好的民众,因是官卖,有的人买上也吸成瘾了。阎炮制的“戒烟药饼”,更多是出售外省、市,成为他的官僚资本的一项巨大收入。

1935年张居仁在应县县长任中,阎锡山让他卖“戒烟药饼”,他看到大烟对老百姓的毒害,不肯出售,受了处分,将他调回太原进行军事训练。

张居仁于1936年被调署山西省灵石县县长,实际比应县县长降了一级。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山西划为二战区,临汾设十八军团办事处。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七日)的凌晨4点,朱德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乘着一列十一节车厢的军车徐徐停在了灵石车站。这支队伍一不惊动县政府,二不麻烦老百姓,而是在水头街的公共空地上分头捡柴、挑水、支锅、做饭。负责慰劳过往军队的灵石车站稽查员董成光,叫上同伴乔志仁把早已准备好的60斤月饼抬到一列亮着灯光的车厢前,向两个站岗的战士说:“县长让送来月饼,请收下!”一个站岗的战士彬彬有礼地说:“请稍等!”说完转身到车厢里请示去了。董成光顺着车窗看到车厢里人很多,那个站岗的战士向一位戴着眼镜,在车窗前坐着看报的中年人请示道:“报告首长,县长让人送来月饼!”中年人听到战士的报告后,微微摇头,示意“不收”。董成光看到这种情形,当即在车窗前立正敬礼道:“报告首长,这是全县老百姓的一点心意,部队行军辛苦,特慰劳中秋月饼,这是我们的任务,不收下,我们无法向县长交待。”这位首长见来人面有难色,才点头让战士收下月饼。董成光随着举起登记簿说道:“请问首长,尊姓大名,是那一部分的?”意思是让签个字,作为交账的凭证。这位首长摘下眼镜,在登记簿上略一过目,笑着说道:“噢!可开收条。”说着让身边的战士从一个黑色的皮包内拿出一个名片,从车窗递出来,董成光随手给了乔志仁,乔志仁看了名片,上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董成光将名片藏好,到站房里汇报了站长,站长给县政府打电话,董成光骑着自行车到县公安局将名片交给局长梁建文,梁又急忙打电话告知了县长张居仁,张居仁当即召集四科官员,集中了20余人,身穿长袍马褂,由董成光领路到了水头街。

此时,朱总司令已下火车,住在水头北街张承根院子里。由站岗的战士通告后,张居仁带领着官员走进院内,朱总司令正在一间坐北朝南的瓦房前站着,张居仁走上前,紧紧握住了朱德总司令的手说:“总司令一路辛苦。”朱总司令和蔼地说:“张县长辛苦!大家辛苦!”朱总司令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后,递给张县长及其他人每人一支香烟,而后爽朗地说道:“我从陕西韩城芝川镇过河,一路上没有露面,今天张县长和各位官员既然知道我来了,那就要见见大家,眼下正是秋收季节,农活很忙,商业上也要做生意,就不要惊動大家,只让各学校的师生十一点前来,见见他们,下午我还要随军北上。”张县长说:“总司令好好休息。”即带领大家告辞而去。 张居仁在任职期间还曾在全县征兵,并送新兵到前线。他的思想十分开明,和子女一起都参加了牺盟会组织,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在演抗日宣传戏时,张居仁作为真县长在戏中饰演“县长”,轰动一时。不久,牺盟会因由共产党人掌了权,阎锡山很不满意,而张居仁参加牺盟会,于是被撤掉了县长。

张居仁于1938年带领全家逃难到运城,许多人家逃到外省,他坚持不出省,逃到万泉县(今万荣县)患了伤寒病。1938年7月28日(农历)张居仁因病逝世,埋在了万泉县(50年后1988年才由子孙运回老家山西平定小峪村,叶落归根),享年53岁。他的安葬是靠二儿子张俊才的媳妇叶锦云卖掉首饰买的棺材,办理的丧事。

张居仁的原配夫人王安人,存年24岁;续配夫人李茹兰,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二十七日(农历),属鼠,卒于1969年6月23日(阳历),享年82岁。他有三子三女,长子张骥(号德夫,有三子张绳祖、张绍祖、张继祖,三女张月珠、张智珠、张慧珠)、次子张骐(号俊才,有一女张敏珠)、三子张駉(有一子张剑锋,一女张静怡),长女张淑瑗、次女张淑琰(在阳泉)、三女张淑莹(健在,在大连)。现在张居仁后代已经有四代,近百口人 ,居住在山西阳泉、侯马,北京、天津、大连、昆明、贵阳、张家口及美国等地。

猜你喜欢

县长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送给奶奶的信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李县长和狗
县长的亲戚
陪县长喝酒
陪县长喝酒
县长们的真话与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