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从身份符号走向强教地标
——基于“实小意义”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价值与使命
2018-11-30
“实小意义”是基于历史沿袭和愿景向度提出的价值观。从历史因素来看,我国第一批实验学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产生了,当时因为学制改革,教育界开设了五年制“实验班”,“五年一贯制”就是我国最早的小学实验教学。从愿景向度推断,“实验”的意义在于对新教育的新探索。“学校的任务不可能仅仅源于基本的人类价值,它也是主要社会状况的一项功能,社会对学校的更大依赖是所有学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实小”的历史意义有待解构,“实小”的现实内涵亟需重构,“实小”作为身份符号其内在价值必须得以确认。
“同心圆结构”——“实小意义”的内涵揭示
“实小意义”首先在于对“实验”含义的解构。较之于“试验”,“实验”的外延更为广阔,它泛指相对于知识理论的所有实际操作。基于此,有必要对学校的“实验”进行重构,形成对“实小意义”的本体哲思。
由“实验”的概述推论,实验小学的“实验性”其根本应当在于“三实三验”:实行先验、实证推验、实践检验。实行先验,关乎理念,就是指学校办学应该有先于经验的前瞻性理念统领;实证推验,关乎过程,就是学校整体教育的展开应该用确凿的过程性举措,通过扎实的行动跟进,来推问、验证理念的正确性;实践检验,关乎结果,就是一切用事实说话,用实践检验。
“实小意义”旨在把历史和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最终指向“实小”自身对教育发展的认识。在学校内部,遵循“先验——推验——检验”的基本逻辑,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围绕对前瞻性理念的实践,形成一个“实验同心圆”。于区域教育来说,则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效应”,突破校际壁垒,促进横向衔接、优势互补,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形成一种以“实小意义”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让“实小”成为区域教育的贡献者。
只要有了“同心发展”的前提,区域教育就一定会和“实小”处在同样的水平线上,向前推进。“实小”以牵手的形式,带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发展,使他们以“实小意义”为圆心,从“跟跑”转为“并跑”,逐步成长为新的优质学校,从而增加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
“同僚性建构”——“实小意义”的价值支柱
教育教学协作联盟的使命,一言以蔽之,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共赢。在“实小意义”中,协作联盟内无论是盟主还是盟员,或者加盟学校,相互之间不是以“合同”为联结,而是以合作为纽带;不是纵向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横向的互利互惠伙伴群体。协作联盟的建设需要的是“分享使命”而不是“华山论剑”。之所以把“分享使命”作为联盟建设的基石,就是希望每一所盟员学校都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来,在统整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真正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做好自我发展,带动群体发展,从而促进联盟建设。强调公众参与,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这是“实小意义”对“共赢”的广度注解,就是要保证每一所联盟学校拥有共同的“建设权”。
“同僚性建构”强调,协作联盟的推进工作,必须坚持立足本校而又面向区域。每一个学校的发展与联盟整体的均衡发展、优质提升紧密相关,因此,要把学校自身的能量释放与吸纳联盟学校经验紧密结合。在教育教学联盟中,“实小意义”体现在尊重各校的文化传承和办学特色,尊重各校选择的校本道路,尊重各校自我的发展眼光,“实小”也将从联盟学校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在共同推验中增强自身的生机活力。“实小意义”积极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联盟在不同校本特色中产生优质学校“链式效应”。
对于协作联盟工作的推进,“实小意义”的落脚点还在于始终抓住“质量提升”这根缰绳。具体而言,由“实小”拉开实践检验的过程,努力在合作的内部机制上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推动人力、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协助解决好有些盟员学校小学科教研无法开展、大学科教研推进困难等矛盾,努力使联盟内的学科研训工作,参与人数更多,质量更精。
“同僚性建构”通过联盟成员单位互相开放的教育培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技能大赛等专业化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盟成员之间短期师资互聘、开放流动讲座、专题沙龙等方式,构筑师资培训互动平台;通过课题共同实践,在课题共研中合理分工协作,提升各校科研教学实力,共享研究成果。以此,通过管理协作促质量,通过研训联动保质量。
“一带一路”——“实小意义”的行动方略
精准对接发展所需、社会所盼、教育所向,是“实小意义”行动创新的归纳逻辑。“学校的目的应该囊括更为广泛的社会所关注的领域,它们应该反映普通生活的重要方面。”为此,“实小意义”的使命由宏大叙事转向实践体系,努力让自身成为具有强大效应的“恒星”,进而吸附以实小为中心的“卫星校”。
“实小意义”内生行动方略:以“校长研修班”成员为主体,通过三大发力点,推行“一带一路”式“实小外交”——带领一批校长在丰富“实小意义”之路上一起行动。
发力点一:形成“共生”的氛围。行动从创办“实小星系群”入手,营造相互理解、互帮互助的氛围,架设起共同奋斗的桥梁。实小作为“群主”确立的第一条“群规”是“求助是光荣的”,明确要求各“卫星校”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积极有效地求助于“群星”,同时又能给予他校以支持,让所有校长感受到“实小星系群”是工作的港湾,这里有坚实的依靠。“一群人走着走着就成了风景”,他们充分体会着“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形成了“星系”群体同舟共济的工作氛围。
发力点二:培植“共读”的体验。学校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创见的校长,而校长的创见来自于他的视野。“实小”对各“卫星校”发出校长群读的号召,让他们从事务主义中解放出来,开展群内共读、校长个读等活动,以深得他们的人文底蕴,为日常教育管理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每学期,“实小”都要定期主持召开“卫星校”校长读书沙龙,聚焦他们的才情,融合他们的智慧,引发他们的自我突破。这些举措,形成了一支爱阅读、善科研、重师德的校长队伍,使其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先生”。
发力点三:孕育“共通”的情怀。“实小意义”的行动策略还在于尽力拓展“星系群”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渠道,把课程教学领导力作为校长的核心素养,并通过这种领导力生发自身“向前迈进”而且能够“鼓舞他人”的变革行为。“实小”邀请教育部课程专家和全国师德楷模来校做学术报告,组织安排“卫星校”校长带领千余教师一起聆听;定期带领“卫星校”校长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现场考察。大家的目光都投射在同一个主题上,那就是学校教育品质。有了意气相投的旨趣,有了息息相通的路径,“实小星系群”凝聚起了“共通”的情怀。
“一带一路”作为一种理念,它表明的是“实小意义”的宏观价值;作为一种行动,它彰显的是“实小意义”的细微作用。在丰富“实小意义”的道路上,“实小”让每一位“卫星校”的校长成为站在变革前列的人,进而带动每一位教师成为变革的力量。
“实小意义”争取的是公平的发展,让教育发展的机会更加均等;“实小意义”坚持的是开放的发展,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方;“实小意义”追求的是全面的发展,让教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实小意义”促进的是创新的发展,让教育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实验小学”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符号,“实小意义”的表现也绝不仅仅是自身的高位,“实小意义”上的教育发展,更多的还在于为区域担当,为社会尽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就是“实小意义”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使命,在“实小意义”中,实验小学,也必将从身份符号走向强教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