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党课教育新思考

2018-11-30郭天鹏

教师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党课互联网+院校

郭天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7)

党课作为培养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有效途径,早已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了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教育力度,因此也对党课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学生党课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党课教育质量也能得以保证,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科学有效的党课教育新模式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党课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学生对党课教育认识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除正常高考外,还有一大部分生源来自提前招生和三位一体。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差而不齐,对党的基本理论更是缺乏基本了解的机会。因此,入党动机也存在“模糊化”“随大流”“父母之命”“功利性”等思想,使得在党课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的和目标认识不清,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中。

个性张扬、容易浮躁、抗挫折能力弱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特征。在党课教育中表现出学习动力不够、对党的知识缺乏科学理解能力、思想波动大、心理方面不够成熟等现象。

(二)高职学生受西方文化渗透严重

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中转站,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小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同“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加快,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不断渗透,为高职院校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客观基础。高职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接受党课教育之前,便接触了西方文化,而与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倡导价值体系多元化和生活方式多元化,所以当入党积极分子在接受党课教育的同时,容易引起部分学生产生价值观混乱,从而迷失党性。调查中发现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党员表示认同西方的制度体系,甚至向往西方的政党制度、生活方式,主要原因是对西方经济发展了解不全面。在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大学生党员的党课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冲击,高职院校学生党课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急需创新,以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党课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党课教育效果差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在开展培训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课堂面授方式,高职院校也不例外。由于高职院校存在业余党校形式比较单一,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授课内容比较枯燥,党员的发展缺乏后续的继续培养教育,没有形成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干部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体系等,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对党课的认识不充分,效果不明显。

在对党校学员进行调研中发现,85%的学生对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方式“不满意”。虽然,整个过程看似严谨细致,有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但培训效果往往受到忽视。与专业课相比,党课更注重理论学习,在学习相应知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信不信”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海量信息的渠道多,接受的文化元素也就多,呈现出多元化形态。通过党课教育,学生是否就能接受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的基本知识是否就能从多元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党课教育产生实效。[1]

二、高职院校党课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党课教育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对党课教育工作普遍重视不足,只是把党课教育当作党建工作中一项务必完成的工作任务。党课教育规模小,时间周期短,通常安排在某一个时段完成,培训结业党课教育就此结束,对党课教育工作安排缺乏周密布局和持续性,缺乏针对性,更谈不上统一的教育与管理,这样违背了大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对知识需求不同的原则。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课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和归因可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学生党课教师队伍,学生党课教师兼职身份者较多,对于学生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等问题,缺乏系统的培训训练和党课研究,导致授课方式单一,依靠枯燥的理论知识泛泛而谈,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网上课程套用,空洞乏味,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变成了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忽略了教学的思辨性、实践性,严重脱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培训实际效果无法令人满意;任课老师培养社会责任感等问题缺少阐述或者阐述不清晰,学生为了领取结业证书而上课,也是为了完成上课任务而上课。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课教育方式滞后

目前党课教育教学内容还是以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如果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用传统方法灌输,很容易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限制他们的思维,打消学习的主动性。现在学生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会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自身发展、自身变化、社会发展等问题上,并且渴望与教师进行探讨与互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党课教师不能拘泥于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时俱进,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形式。

三、“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课教育的新路径

(一)重视高职学生党课教育,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

党课教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及时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抑制西方消极文化的渗透,只有真正发挥党建思想的引导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完成党课教育工作。高职学生党课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青年学子要有理想、敢担当、勇奋斗,脚踏实地展现新作为,与时代共命运,为使命启新程。“十九大报告的结尾部分对青年充满期待,这既是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也是对青年一代的殷殷期望,更是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时代要求。”

党课教育要贯穿学生党建工作全过程,结合本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重点建设工作等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推动本院各项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党建工作,如“党建进公寓”品牌建设,创新学生管理党建新模式;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发挥学生会、讲师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党课教育保障支撑体系

一支技术娴熟、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党课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党课教育工作队伍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富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党课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师资网络。如创建党课讲师团,在以学校党委领导、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要力量的基础上,扩大“四大群体”:学生辅导员、青年骨干教师、校外专家和行业名家、学生优秀代表。学生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年轻且与学生走得近,有共同语言,他们都是中共党员,与党课学员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以分享自身的入党经历和故事,以及对于社会的观察和个人努力奋斗都是良好的素材,他们让学员觉得“近”;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的主力军,他们的学习经历和从业经历是最生动的党课内容,让学生信服和钦佩,让学生觉得“信”;校外企业人员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生党员步入社会后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与要求,让学生觉得“敬”、觉得“值”;学生党员是学长学姐,是党校培训的“过来人”,在各方面都取得优良成绩,可以有现身说法的良好成效,他们让学生学员觉得“亲”。通过这一群有特质的教师,可以拓展党课内容,把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经历,使党课更加生动,层次有所提高,视野更加开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同时通过掌握“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舆情变化,主动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三)推动“互联网+”与地方红色资源融合,创新高职院校党课教育新模式

1.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独特资源,是由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构成的有机统一体。[2]它由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一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包含静态的革命遗迹旧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历史文献、文艺作品等;二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包含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红色资源蕴含着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极为宝贵的党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源。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高职院校党课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课教育的重要途径。

2.依托网络党校,建立党课网络教育和教学平台

党校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党课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业余党校可以依托专业特色和实际的需求,采用“互联网+”基于新媒体技术即网络技术的网上党校、网上教学模式,利用微信群、蓝墨云班课等,设置网上授课、网上学习内容、网上交作业、网上批改、网上互动等,并且整合优秀的心得与思想汇报在新媒体平台上推送,从而使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共享的方式打破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不受固定上课时间限制,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打造看不见的教室,使分散在各实训场地和实习地的学生可以同上一堂课,使因为参加重要活动而产生时间冲突的学生可以正常学习,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集中进行学习教育比较困难的问题。

3.推行“互联网+”党课教育

“互联网+”主要指网络平台传播方式,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它与纸质图文、电波广播和图像电视这三类媒体有所区别,网络不仅具有传播信息功能,同时还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明显特征。作为数字时代的象征,新媒体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与作为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其新媒体技术的核心传媒是计算机网络。[3]

“互联网+”与地方红色资源融合是创新党课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根本途径。可以将当地或著名地区的红色故事、红色根据地等,以文字、图像、声像、视频等形式通过党课教材、影视作品、网络等平台进行展示,这些资源还可以用于各种红色活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4]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不仅可以增添党课的吸引力,还可以突破校园走出教室,如赴“江南第一家”接受廉政教育,赴刘英烈士墓缅怀革命英烈、中共浙西特委成立旧址(纪念馆)、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等,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充分运用网络传播平台进行,将党课活动整体活动内容和过程制作成卡通、动画等高职院校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且便于储存、容易传播、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推送,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党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做到“互联网+”的新媒体手段与地方红色资源的融合,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课的实效性。

4.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党课的授课内容上可以设置系统化课程体系,包括党的基本理论课程体系、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体系、地方红色资源课程体系、综合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如主题汇报会、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红色小品汇演等),并实施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而线下授课则实行小班化教学,增强实效性与互动性。

技术是改造教育形态的极佳工具。技术是通过物化形态的技术、抽象形态的技术和功能形态的技术等三种技术的相互作用促进教育形态、教育空间的稳步发展、无限延伸。在“互联网+”视域下,党课教育方式和方法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业余党校应该重视硬软件建设,借助新时代的媒体手段,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积极青年的世界观、教育观、价值观的需求。

[1]谢洁菱.MOOC对创新高校党课教学方法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6,(2).

[2]谭吉华,唐顺利,谭文翰.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3]刘树琪.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6).

[4]胡晓加,廖运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资源开发[J].求实,2011,(3).

猜你喜欢

党课互联网+院校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