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好家风”校本实践活动
2018-11-30原淑兰
原淑兰
(广州市荔湾区鹤洞小学,广东广州 510145)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桥畔,偏于一隅,生源以地段内村民和外来务工子弟为主,家长一少二多:有大学学历的少,外来务工的多、工薪阶层的多。家庭教育主要类型有:祖辈养育型、家教粗放型、偏袒护短型、急功近利型等。此外,从各班家委会会长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过半数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家庭或家族的家风,没有看过关于家风的书,有家风初步认识的甚少。陶行知说过:“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两翼,两者不可或缺。”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必然遏制学校教育发展。加强家庭教育,倡导家教家风,势在必行。
一、家风的要义
家风又叫门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它从祖辈传承而来,在整个家庭中上行下效,从而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国北齐的颜之推“营家有道”“教子有方”,因著《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良好的家风是一笔终生的财富。好家风和好家教可以为子女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精神滋养,从而使整个家庭与子女甚至后代受益无穷。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视家风建设。
好家风是以小学为启蒙教育,以奠定基础为核心,家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家庭成员需努力营造丰富的家庭文化,养成健康的家庭生活习惯,建设良好家风,为孩子构筑美好人生。立足校情,结合实际,现阶段“好家风”具体内容包括三个要义。
(一)仁爱乐善,传承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文化,形成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明礼进德、助人为乐、和睦友善的家庭风尚。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风建设的内涵也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好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感恩、善良、仁爱”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道德基本准则,是当代好家风的重要内容。贝多芬曾说过:“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心中有善,才会记人恩德,才会见弱小而扶助,见穷困而怜悯,见饥寒而雪中送炭。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有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
(二)崇尚运动,强健体魄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以体育德、以体启智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三)徜徉书海,博学成志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如今,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充实,心胸更加宽广。读书使人明智,坚持读书学习,让我们的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思维境界得以更高。而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老师,更需要在家庭中营造书香氛围,引领孩子徜徉书海,博学成志。促进阅读之风成为家庭的新时尚,应成为家风建设中的核心内涵。“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成长中打上鲜明的烙印。尤其是人在幼年时期头脑单纯,留下的痕迹是最深刻的。
二、“好家风”校本实践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第一任老师。培育与传承好家风,父母是关键。为此,学校开设父母学堂,科普家教家风,广泛开展特色活动,引导家风建设,引领习惯养成,践行好家风,让“乐善之风、运动之风、阅读之风”,成为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态。
(一)父母学堂,科普家教家风
1.专家引领
学校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团队,诚邀专家名师开展专业化的家长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名教师讲座。张校长特别指出,家庭文化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要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张校长风趣地以身说法,介绍“怀大志、做大事”的家教家风,培养出博士儿子的经验。7月份,学校组织家长聆听了资深家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陈钱林作的《家教对了,孩子一定能行》专题讲座,陈校长充满智慧的“自律、自学、自立”家教经验,给家长极大的启发。专家的讲座让家长醍醐灌顶,有个家长给学校写感谢信:听了讲座,对孩子的教育豁然开朗。家长在学习中认清了方向与目标,感受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2.推送中华“好家风”
根据学生寝室现有的状况和寝室成员的需求进行方案定制,以安全和环保为前提,打造符合大学生生活、学习氛围的特色寝室文化。本着“提升寝室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收取适当的方案设计费和人工费,提供的服务性价比极高。根据寝室成员学习生活表现、兴趣爱好等特点,着力打造学习型、信息型、娱乐型、艺术型、驿站型等文化类型。
中国历史上的良好家教家风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积极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平台、编制学习手册等多种途径,广泛推广宣传。内容从古到今,人物有君子贤人、革命伟人……有北齐的颜之推《颜氏家训》、晚清的《曾国藩家书》,现代的李嘉诚节俭持家的故事;也有开国领袖毛泽东“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持家”的家风,使后人淡泊明志、清廉淳朴;为世人敬仰的周恩来遵循祖训“出于污泥而不染”,造就后人廉洁美德……总之,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致力传扬优良的家风。
总之,有了父母学堂,密切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交流,家长明显少了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多了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少了责任的推卸,多了对家教责任的担当,建设家教家风意识明显增强。
(二)特色活动,引导家风建设
1.组织活动探访
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繁衍生息,先后形成了家训、家规、家书等形式,每个家族、每个家庭自然少不了优秀的家教传统,需要用心梳理、挖掘和总结。为了让家长总结提炼家风,开展了探访好家风的“三个一”活动:探访一处具有优良家风的古村落,了解优秀传统;采访一个自己家族家史;写出一个家族中《我最敬佩的人》的故事。寻找身边的好家风,重塑家族的自豪感。
如,班级家委会组织“探访好家风的最美乡村”亲子游活动。他们寻找到广州市黄埔村的云隐冯公祠。这座建于1703年,堪称广州之最的祠堂,青砖素瓦、精雕细刻的木雕和壁画相当古老。正门两边的门额上,分别刻有“入孝”“出弟”四大字,寓意提醒子孙要孝敬父母长辈,对兄弟子侄友爱。墙上的一幅幅壁画,展示了旧时北帝诞,省城戏班来唱戏,沿途来看戏的人流中孝子背慈母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因为旧时女人要缠脚的,走动十分不便,为郎为夫者自然当“背夫”。直到现在还保存着“宁买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尽孝道的淳朴民风。身历其境的探访中,家长孩子们都感受到黄埔村人如沐春风的孝道。
也有的班级就地取材。如学校地处鹤洞村,村中老人都非常熟悉“白鹤洞”的美丽传说:心地善良的老人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白鹤,老人每天为它采药敷治。渐渐地,白鹤伤口痊愈了,化身为少女,像女儿一样侍奉老人终老。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善良、感恩的父女,而取名为“白鹤洞”。这样简单的采访,却有令人自豪的意外收获:善良、感恩也是鹤洞村吴氏家族的好家风。
2.建立好家风
良好的家风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建立、共同执行和维护,因此,学校积极倡导每个家庭召开家庭会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自家的家风、家规。在一次“好家风论坛”中,二年级的彦滨家长分享道:开卷有益!我家的家风就是读书。一家人协商约定: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周末去图书馆,定期开故事会,交流读书收获……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读书。现在孩子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每周末去图书馆,在书海畅游,获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恐龙世界、军事天地、童话王国等等,每次从图书馆回来,孩子特自信。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参与行动中来,身体力行,不断形成好家风的雏形。三年级3班的小吴父母是鹤洞村民,保留着善良感恩的淳朴民风。她家里开花场,去年除夕,妈妈就带着她给社区的敬老院送去年花,帮助老人大扫除,迎接新年。家长的一个善举,给孩子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平时周末,她还带同学探访敬老院的老人家呢。一年级1班的小雅晴,家里特别注重“诚信”家风。有一次坐地铁时,她看见一个比她高的女孩,钻过验票闸口逃票,她想效仿,妈妈及时引导她做人要遵守诚信的基本道德,在校学了核心价值观,就要学以致用。家长一言一行,让幼小的心灵铭记:诚信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基石。
可见,只要各家庭共同协商,模范执行,好家风必能在润物无声中滋养孩子的心灵。
(三)习惯引领,践行“好家风”
1.寓教于乐促习惯
在引导家庭践行“好家风”习惯养成中,设计一系列亲子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好习惯、好家风的养成。学校可以每年举行公益义卖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参与,感悟生活。
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公益义卖活动。让家长参与策划和义卖活动,一起感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举愉悦。每年体育节,让每个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让亲子运动也成了家庭生活的新时尚。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是学校读书节。学校举办“我和名作家有个约会”交流会,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伍美珍等莅临学校与家长、学生一起分享文学盛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阅读热潮。定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推动阅读走进家庭,让阅读成为学生乃至家庭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种种丰富的活动,丰富家庭生活,愉悦父子亲情,又时时督促着家长、引领着家长开展家风的建设。
2.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许多青年人缺乏良好的习惯,与没有受过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严格家教家规,必不可少。在“好家风”的建设中,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家庭成员模范遵守,养成习惯。家长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的时候要“严规必执、奖惩结合”,在践行家风上,家庭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在家庭会议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做错的要批评甚至小惩大戒。
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运动,家长为了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跑步,坚持做亲子运动。校运会招募200米接力赛,家长和学生踊跃报名,家长每天坚持练习跑步迎接比赛,可以给孩子带来极大的鼓舞。还有的学生喜欢制定家庭同乐日,凡是周末、节假日,必然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大家在一起伴奏、唱歌、画画,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家长的言传身教,好家风定然成为孩子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态,成为家庭文化和家庭生活方式。
[1]黄铁苗,徐常建.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J].岭南学刊,2016,(2).
[2]马一源.论“小家庭”时代的家风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