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的独特魅力
2018-11-30江苏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郭丽芳
江苏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 郭丽芳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课程教学使用统一的教材,以课堂为主的传授知识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一、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教育无需强迫,也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任何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人们头脑空空、一无所获”。《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凭鱼跃”“任鸟飞”的自主发展空间呢?
1.源于兴趣的自主选题
现代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接受知识、了解社会的途径很多,他们又有着不同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开展选题时,由他们自发提出有价值、有创意的研究课题。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热点讨论等多种形式走进学生,敏锐地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初夏,学校的草地已是绿茵茵一片,某日我发现有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走近一看,他们正盯着一只小虫指划,有的猜它叫什么名字,有的夸张地形容它的长相,有的询问伙伴怎样养活它……可见他们就像法布尔一样,已被草地上的小昆虫吸引住了。这时将昆虫的观察与研究引入综合实践之中,引导学生进行选题,学生就不会感觉空穴来风或纸上谈兵,而会积极地投身于这项有意思的活动之中。
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并以包容的胸怀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学生的参与热情才高涨,综合实践活动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倡导和谐的自主合作
独学无偶,则孤陋寡闻。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常以小组合作为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根据能力、特长、活动的需要具体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团队意识。”
怎样组建这样和谐的自主合作小组呢?“早餐学问大”的主题确定后,我让学生说说想研究哪些方面,怎样研究。有的说:“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早餐都吃些什么?”有的说:“我想了解一下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早餐有哪些?”有的说:“都说不吃早餐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呢?我想体验一下。”……接着,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己的能力自由组合成若干合作小组,合理分工并分别开展研究。
由于学生的组合是自由的,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自在、和谐。这样的活动小组能避免“强强要联手,弱者没人要”的现象,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相互间取长补短,保证探究任务的圆满完成。
3.注重过程的自主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注重学生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身边的环境”这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小组决定研究身边的水环境,他们分别观察了周边的河流,发现大河河水发绿,而小河普遍存在河边垃圾堆放的现象。他们拍摄录像并进行了现场报道:“我现在的位置是锦丰镇交通村合丰片9组,前面是被污染的小河,河水是这样的浑浊,而且河面上还有许多的垃圾:废弃的塑料袋、纸、牛奶盒、农药瓶等等,这是多么严重的污染啊!这些垃圾不仅影响小河面貌,而且还会腐烂发臭,你看哪儿还有小鱼游动的身影,哪儿还有小虾漫步的身姿?涟涟清水流,何忍投秽物。希望大家不要往河中丢垃圾了,要做一个有公德心的小市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垃圾呢?小组又了解到同学笑笑的奶奶是负责清理河道的工作人员,于是跟笑笑奶奶约好在有垃圾的河道边进行现场采访并通过录像向同学们汇报:李玉芬奶奶做清理河道工作已有7年了,这7年里她每天都要清理河道两次。尽管如此,可由于我们江南水乡河道众多,人们又有往河边倒生活垃圾的陋习,河边总是垃圾成堆,以致河水发臭,工作人员也很辛苦。最后呼吁人们改变陋习,保护水资源。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培养了各种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的独特魅力之一。
4.引导多元的自主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方式倡导‘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的评价。”
例如,在“交通工具与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我将评价分为三步:第一步在活动起始阶段,让学生交流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自主评价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多渠道地获得信息的学习能力;第二步在活动的开展中,自主评价学生对交通工具利弊的分析和交通工具选择时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理性的消费观念;第三步在结束阶段,自主评价学生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合作和分享。
评价方式和内容应该都是“多元”的,在开展综合实践评价时,还可灵活采用档案袋评价、日常观察、成果展示、能力小测试等方式,对小组的选题及计划落实情况,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的水平,小组问题解决的情况,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个人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履行职责与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凭鱼跃”“任鸟飞”的平台,学生也要学会“鱼跃”“鸟飞”的本领才能“跃”得更远、“飞”得更高。我认为作为综合实践的指导教师要在这两个方面做一些细致的引导。
1.思维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指导课”,可引导学生从“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这“五何分类法”提出各种问题,学生从这些问题中提炼出较具探究空间和价值的问题后,再通过合作所甄选出来的“问题”转化为各小组研究的研究“主题”,也就经历了 “区分”“组织”“归属”等思维训练过程。
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进行思维训练。如:围绕主题“夏天在哪里”,让学生从众多夏天的事物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制订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的方法、步骤及人员分工;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搜集的资料;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活动展示的规划,逐步让思维导图的思维训练扎根于综合实践研究性活动之中。
2.方法指导
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如何设计活动方案、怎样搜集资料、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访问、怎样进行实验等一系列活动方法的指导。这些方法的指导在小学阶段可以联系活动进行。如在“我们的节日——中秋”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提出要用调查问卷来了解关于月饼的情况,于是教师设计一堂关于调查问卷设计方法的指导课,通过范例的观察比较,引导总结归纳,如问题设计要紧扣主题、简单清晰,让人会回答、乐回答。然后让学生在自己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最后形成共识。通过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设计问卷的方法,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才能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真正成为“海里的鱼”“天上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