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育学习 遇见美好

2018-11-30杨亚丽

好家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育儿共育家园

文 杨亚丽

当前幼儿教育产生了以下问题:养育幼儿成了祖辈的任务,爸妈不懂如何管教,祖辈无理由地过度宠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清晰地感觉到幼儿园不仅承担着教育幼儿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培训家长的责任。但面对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家长,如何有效地转变家长理念?如何来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与方法?如何实现有效的家园共成长呢?为此,根据《指南》要求,我园尝试构建了良好的共育学习机制,通过学习、研讨、沙龙、分享等学习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愉快融入家园共育,实现共同成长!

一、仪式感体验——让教育理念植入家长内心

当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两种趋向:祖辈家长包办代替过多,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各项自理能力较弱、无良好行为习惯;年轻家长的观念则有异同,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无所谓,上了幼儿园,就归幼儿园管了,家长不用担心;有的家长则过于注重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参与多种学习、训练和幼小衔接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与同伴交往、家园表现不一、缺乏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愈发感觉到转变家长的理念,势在必行。要想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理念的传递和改变很重要。因为只有从内心理解和接受了,才能正确地去实施教育。

(一)入园仪式制

首先,我们向家长传递了我们的教育理念——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和家长一起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让家长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协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我们利用每学期初的家长会,举办简约隆重的“入园仪式制”,让家长感受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老师和家长都会共同庄严宣誓:做陪伴孩子的人,做影响孩子的人,做聆听孩子的人,做守望孩子的人,做和孩子共成长的人。仪式简约而庄严,简单而隆重,让每一位家长,从那一刻起,感受到育儿的责任,正确认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角色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从而达成三个共识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家园共同的任务;家园是一种伙伴式关系;家园共育可以实现共同成长。从而让家长深刻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任务;家长和老师要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互相推动,享受教育的美好。我们将家长宣誓的重要时刻拍摄下来,在群里播放,让家长们感受那一刻的光荣和责任的重大,并成为家长学校第一课的美好记忆。

(二)会员活动制

每个幼儿园都有家委会活动,我们也非常注重家委会参与管理的效能,让家委会活动充满暖暖的仪式感。我园的家长委员会明确了家委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通过自主申报和推荐的方式选择家委会成员,让每一名家长都有参与的权利,同时体会成为家委会成员的神圣感和光荣感。首次会议,我们会为每一位家委会成员颁发红色的聘书,让家长在暖暖的仪式感中感受到责任。作为家委会成员,要带头积极参加园部的家长学校学习,将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牢记在心,传递他人。同时,我们的活动会根据具体内容明确不同的参与对象,如:家长半日活动要求爸爸妈妈参与,如有特殊情况要请假;节庆活动根据内容需要,安排适宜内容;若组织大型的户外运动或力量型的活动,会邀请爸爸参与……总而言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家长都有学习体验的机会,在学习中理解,从而转变观念,配合共育。每次活动,我们都会用各种不同方式记录下来,让家长体会到共育的价值。

二、聚焦式互动——在学习中提升家长育儿能力和方法

家长的观念转变了,但对于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仍旧束手无策,如何提升家长的专业素养,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园经常开展丰富的互动活动,让家长在学习中不断习得新知识并得以提升。孩子入园以后,家长对孩子的吃喝拉撒问题十分关注,但不知道应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方法。针对家长的困惑,我们每学期聚焦集中的问题,在家长朋友间进行话题征集和讨论。每月一话题,由园部话题(共性问题)、班级话题(年龄特点),集中后智慧碰撞,畅所欲言,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提升家长的指导能力。如小班幼儿的进餐问题,是家长很关注且十分头疼的。在一次征集话题中,大家很集中地说到这个话题,于是我们就这个话题,在班级群中进行研讨和学习。家长们结合自己孩子的表现纷纷发言。从家长的反馈中,我们明显发现进餐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很多幼儿在园自己完成午餐,但到了家里就依赖成人,不能独立完成;二是挑食问题严重。针对这些情况,老师跟家长对问题进行了剖析,了解到问题的根源,并建议家长共同配合来解决问题,于是,小班有效开展了“快乐进餐 21天打卡行动”的活动。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打卡活动规则:(1)积极参与打卡行动,做到坚持每天在家鼓励孩子独立进餐,并及时给予鼓励;(2)每天晚上,在班级群分享孩子独立进餐的照片;(3)请各家庭配合完成每周的《家庭营养菜单》。就这样,班级的QQ群每晚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坚持打卡,相互督促,认真执行,老师也会在群里为家长、幼儿点赞。三条共同的约定规则,通过家园共同的遵守,让家长相互间学习了合理的营养膳食搭配,和孩子间养成了良好的独立进餐约定……坚持21天的行动下来,班级幼儿的进餐习惯明显进步了好多,家长也十分高兴,颇有成就感,纷纷表示:在家园共同的约定和行动中,孩子确实进步了不少。家长们纷纷表示十分愿意配合园部的活动,共同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类似的话题每班每阶段都有,聚焦互动式话题学习,已成为我们班级一种日常的习惯,家长们通过聚焦学习,慢慢习得了育儿的方法,提升了育儿的能力,懂得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坚持的教育、适宜的教育。

三、多元化分享——在学习中一起遇见共育的美好

在与家长共同学习教育的同时,我们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其实是用一种美好唤醒另一种美好。家长,是一种角色,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学习;通过园部构建了良好的共同学习机制后,家长又会形成新的观点和视角,家长会更多地从自己孩子成长的经历中形成新经验,同时家长又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因为家长来自不同的职业和岗位,有着专业的技能,家长的教育视角有时能对幼儿教育教学起到补充和调整的作用,让教育变得更美丽,更完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我们大胆尝试让家长参与课程审议,聆听家长的心声和想法。

(一)育儿分享会

每学期寒暑假,我们会让家长在家里陪伴孩子的时候,做一个有心的记录,记录和孩子的寻常时刻、对话时刻,捕捉教育的瞬间,撰写幼儿的成长故事。开学后,我们教师会一一阅读,选出典型性故事,通过微信推送、班级沙龙、故事讲述等活动来分享大家的育儿经验。例如,小班有一位爸爸记录了一次他的亲身体验:有一次他和儿子一起玩一个恐龙游戏将近两个小时,他多次想着要结束游戏,但看到孩子的好问、坚持和兴趣,他终于破天荒地放下所有的工作,陪儿子一起探索,和儿子一起了解了很多关于恐龙的知识,也让他第一次自豪地感受到,孩子的学问还挺多,他几次都被儿子问倒了,换了以前,肯定会对儿子说“自己玩去”,但这次当他看到儿子信任和期待的眼神,他耐心、虚心地陪伴儿子一起学习、查询、找到答案,那欣喜的时刻至今令他难忘……在分享的时候,他深刻地说了句:“做老师真不容易!我们都要配合,做负责、称职的家长!”

(二)课程审议会

以前,家长参与活动似乎都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要么配合带一些材料,要么配合完成一件作品,有时还会带来一些抱怨和不理解。随着家园共育的深入,现在我园尝试让家长参与课程审议,充分了解主题活动的背景、实施和价值,如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中,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我们和家长们一起商议:可以让孩子了解什么?如何展现我们的家乡美?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问题抛出以后,立刻得到家长的积极回应:豆豆妈妈认识惠山泥人厂的工艺大师,建议带孩子去参观泥人厂,也可以邀请大师来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感受本土艺术文化之精深;牛牛爸爸觉得作为无锡人,可以带孩子们远足南长街,了解古运河、清名桥、南禅寺等本土的景点文化;同时,南长街、南禅寺的美食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可以通过游戏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环境和美食文化……在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交流中,活动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家长们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贡献资源,在家长们共同的帮助下,课程实施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我们努力让共育学习成为一种日常,共享教育美好。在家园共育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家长、幼儿、教师的共同成长。一幅幅家园共育的场景、一个个生动的合作画面、一次次美好的沟通效果……呈现出家园共育的美好和谐。用老师的话说:我们的家长,变得更理解我们、更积极、更专业了;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自豪、更自信、更愉悦了;老师们自己也觉得变得更自信、更轻松、更幸福了!家园共育的学习,让教育变得更和谐;家园共育的分享,让教育变得更美好,我们将和家长一起继续行走在幸福的共育路上!

猜你喜欢

育儿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偷偷摸摸育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