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8-11-30师永伟

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河南农业研究

师永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农业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基础,它的出现已有上万年历史,是人类社会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转向的标志。河南居九州之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河南农业史是中华农业发展史的缩影。河南农业史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兴起,八十年代发展较快,二十一世纪以来更是发展迅猛。河南农业史研究过程中,在文献资料编纂、农业考古、作物种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业经济与农业商品化、现代农业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今天,适时对农业史研究进行总结与回顾,指明其今后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河南农业史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

直接涉及河南农业史的研究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综合性资料。《河南省志·农业志》是河南农业资料的全面整理,对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分区、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体制改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作物增产方法、农业机具、管理机构等方面的资料做了详细梳理;《河南通志》中也有专门篇章涉及农业生产,是研究农业历史的重要文献。河南历代地方志中的地理、田赋、食货、物产、赋役、天文等原始文献是河南农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70册)和《河南历代方志集成·省志卷》(275册)就收录了大量地方志资料。河南省和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他机构新近整理的具有区域特征的地方史料亦是农业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如《百年记忆——河南文史资料大系》是对河南珍贵文史资料的全面总结与汇编,其中经济卷、科技卷、社会生活卷等对河南农业研究有莫大裨益;《郑州经济史料选编》对有关郑州经济史的多种原始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并著有“文选”一类以观史料全貌。近年来,《河南农业年鉴》《河南粮食年鉴》等统计类信息逐渐健全,它们用数据记录着河南农业的发展近况。

(2)重要农业生产单元资料。重要农业生产单元的资料整理是农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河南省国营黄泛区农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恢复与发展河南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此,《黄泛区农场志》和《黄泛区农场志大事记》相继问世,成为研究该农场的重要文献。

(3)农业史分述性资料。农书是农业研究的综合性载体,中原地区作为传统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里也出现了大量农书,如被誉为“详而不芜,简而有要,于农家之中最为善本”[1]的《农桑辑要》。农业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是农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河南卷》《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资料》《河南省西汉以来历代灾情史料》等对河南的气象状况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河南气象灾害的基础材料;同时,由气象条件恶化引起的水旱灾荒也属农业史研究的内容,其中对河南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黄河灾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颇为丰富,如《黄河志》(卷一至卷十一)《黄河年鉴》《河南省志·黄河志》等都是研究黄河的重要文献。此外,涉及河南农业的其他方面,如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农业教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等方面的政府调查、统计资料和各地的文史资料更是数不胜数。

(4)全国性农业资料汇编中涉及河南农业史的亦不在少数。《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以时间为纲,对1840年至1937年间涉及农业发展状况的诸多原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河南农业发展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对解放30余年各地的人口、耕地、作物、牲畜以及市场、贸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统计,其中,河南各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均有所涉及。《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对明清时期500余年间的农业史资料进行耙梳,涉及农业史研究的各个方面,同时依据广泛的资料来源,分地区汇总,是研究这一时期农业史的必备工具书。《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耙梳了从1736年到1911年间有关农业、土地使用、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奏折,是研究清代农业史的重要史料汇编,其中有许多涉及河南农业。《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对各个历史时期农业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环境灾害及有关饥、荒、赈灾等方面的史料进行整理,是研究农业灾害的基础史料汇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对户口、田地、田赋进行了相关考证与梳理。

二、河南农业史综合性研究

河南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是社会各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因此,在河南农业史研究方面涌现出了诸多有分量的综合性论著。《河南农业发展史》是有关河南农业史研究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对河南的农业资源、古代时期农业、近代时期农业、新中国时期农业、21世纪新时期农业发展途径等方面都做了全面论述,时间跨度大、内容全面,是对河南数千年农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概括。《河南通史》虽是研究河南历史的通史性著述,但对河南农业史的论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原始农耕社会开始,直至现代农业,各个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都有所涉及。《河南经济简史》《河南经济通史》是有关河南经济史的重要著作,在部门经济论述中,农业经济占据着很大篇幅,囊括了各个时期河南的地理环境、人口、耕地及具体农业经济,并对相关问题列有专门章节。《中原文化大典》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科学技术典、人物典、著述典等都涉及了河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此外,《河南农业策论》对当代河南农业的发展做出论述,并认为下一步需着力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观光园等方面的理论及实践。

古代河南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河南各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研究,如先秦、汉代、唐代、北宋、清代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商代中原地区湿润,加之当时社会普遍重视农业,农业的各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汉代河南郡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最先进的地区之一,且东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明显超过了西汉。[2]唐代河南地区的农业从整体上说经历了“恢复—发展—破坏—再恢复”阶段,在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其他副业生产等方面有一定进步,并非是有学者认为的停滞抑或倒退状态。[3]北宋时期河南农业发展较快,主要是由政府的垦荒政策、人口移民、水利建设、水稻的推广种植等因素的推动。[4]同时,这一时期包括河南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元朝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在耕地面积、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种植、农田灌溉等方面有一定的恢复,但却是十分有限的。[5]清代中原地区的农业在作物种类与种植、耕种技术、农作物商品化等方面均出现了新动向,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近代,在自然条件恶化、外敌入侵、政府腐败的“合力”作用下,河南农业发展表现出滞后的特征,但这个滞后是相对的。黄正林聚焦于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时期,对河南农政机关、农业技术变革、粮食作物增长、经济作物种植与农业商品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此时农业是在缓慢发展的结论,反驳了“停滞论者”和“发展论者”的偏颇观点。[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刘道兴等以改革开放30年为界限,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农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为河南农业发展提供了对策与建议。[7]李文琦对转变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的条件、路径、政策建议以及发展方向都做了相关研究,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一定意义。[8]当代以来,河南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针对其中存在的农业资源破坏等难题,需要对全省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利用“突出重点、强化地区分工、发挥区位优势”的思想,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河南农业发展的道路。[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被相继提出,相关研究也即成为热点,河南农业研究与其相结合也出现了一些重要成果。针对前者,刘新民根据河南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实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难题,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推进农业改革,大力增强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10][11]针对后者,雷瑛认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以“一带一路”为发展契机,农业企业要把中亚国家作为合作重点,制定统筹规划,加强政府以及中介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12]

三、河南农业史分述性研究

河南农业史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笔者分以下8个方面进行阐述:

1.农业考古研究

农业考古属考古学范畴,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土的相关农业实物,考察农业发展历程,探赜其中规律,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河南是农业大省和考古大省,相应地,农业考古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围绕各个考古遗址展开的。王星光以李家沟遗址为中心,说明其与中原农业起源问题的关系,认为在该遗址发现的诸多动物标本及器具表明“原始农业”已经孕育产生。[13]姜钦华等以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的堆积物为分析对象,发现了稻作农业的植硅石证据,认为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稻作农业的强度也随之不断提升。[14]许天申以裴李岗文化时期为中心,以考古发掘的农业生产工具为依据,着重分析它们的用途,并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农作物以及畜牧业情况,这一研究为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帮助。[15]此外,还有关于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中原龙山时代等与农业发展的研究成果。

农业考古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综合运用考古资料分析农业发展,而不局限于考古遗址。如李中轩等利用二里头、新砦等遗址的环境指标,分析豫西地区的史前农业生产环境,分别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的不同进程。[16]李友谋综合运用考古发掘资料,论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的中原农业进程,认为中原地区发达的文明与原始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17]还有学者以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的考古资料为对象,研究中原地区的原始农业发展状况。

2.农业科技研究

(1)系统性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史》以时间为线索,从先秦至明清,对各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行了综合研究,是这一领域的基础之作。《中原科学技术史》中有关农业技术的研究占一定比例,从石器时代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对农业耕作技术、农具、农业思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阐述。李向东等对历史时期河南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行论述,涉及农业环境、农业结构、农具演变、农业思想等方面,揭示了它的发展规律与运行轨迹,突出了河南农业技术的重要地位。[18]

(2)关于农具的研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不同时期中原地区农具造型也不断演变,深入阐释农具造型变化的内在合理性与重要性、探究其中的基本特征与规律是开展这项研究的重要使命。如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发现的石铲、石磨盘等作物生产和加工工具,表明此区域已基本进入“高级阶段的狩猎采集经济”[19]。还有学者以中原地区传统典型木质农耕器具为研究中心,同时选取其中的典型器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器具的种类、演进过程、功能、结构设计以及对现今的启示意义。

(3)传统农业技术研究。学者主要对不同时段的传统农业技术,如耕作技术、种植技术、农业科技改良等方面进行研究。王大宾对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水平进行相关阐述,主要论及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体系和精耕细作耕作技术体系的实现方式,并说明农耕技术在不同区域的表现。[20]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麦、粟、稻、豆等作物及主要蔬菜、桑麻种植技术有很大进步。民国时期河南农业科技改良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农事实验以及推广、改良盐碱地、新式农具的使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肥料的使用等方面。

(4)农田水利研究。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毋庸赘言,从沃特福格(Wittfogel)在其著述中将东方社会定义为“水利社会”[21]就可见一斑。《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对各个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患、水利工程建设等与农业有关的方面都有所论述,是对该地区农田水利技术的全面总结。先秦时期河南水井的出现与农业文明滥觞之间关系紧密,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该地区的文明进程。明清时期怀庆府、豫北地区、豫西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有很大不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民国时期,河南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曲折,特别是在战争的影响下,破坏严重。当代,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处于“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尴尬状态,针对这个难题,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22]还有一些成果是针对个别水利设施开展的研究,如五龙口水利设施、万金渠、人民胜利渠,等等。

(5)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现代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有关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的成果较多,概括起来主要集中于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科技转化率等方面。如刘定平以农业信息化为侧重点,认为农业信息化应牢固树立农业的战略地位,发展农村信息网络,促进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23]

3.农业教育研究

农业教育起源于古代,是农业生产劳动的产物,但直到“西学东渐”西方农业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农业学校教育才逐渐出现。河南创办农业学校、进行专门农业教育的时间较早,清末时即创办了中等农业学堂和蚕桑学堂,而高等农业教育则是在1906年创办,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各级农业学校和农业研究机构。

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清末之后的农业教育为主。清末的教育改革中对农业教育有所涉及,研究者将目光主要集中在蚕桑教育上。农业教育家郭须静致力于农业教育事业,为河南农业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园艺技术方面的贡献值得称颂,他“特别注重实践”是“难能可贵”的。[24]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同时,国家和地方都明确规定了培育现代农民的各种要求,因此构建日臻成熟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发展河南现代农业的人才保障。

农业教育的发展尤其要与国家战略相衔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顶层设计都对河南新型农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河南地域特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河南现代农业飞跃式发展的必然之举。

4.农业生态环境研究

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研究和社会生态环境研究,前者主要是农业地理、自然灾害及应对,后者主要是社会条件、社会灾害及应对。

(1)农业地理研究。农业地理主要是研究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农业面临的地理环境会有所差异。如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难得的温暖湿润的环境,这为稻作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其一直保持着“逶迤发展着”的态势。[25]秦汉时期自然地理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自然以及社会灾害因素则对农业发展表现出了极强的破坏作用。《明清河南农业地理研究》一书对明清时期河南的人地关系、农作物种植做出了全面考察,该著述运用大量数据展示了这一时期河南农业生产面貌。另外,《河南农业地理》一书则对河南解放30年来的农业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具体论及了河南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并分七大农业区分述,为河南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农业灾害及应对研究。其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时,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农业发展。水旱灾害是影响河南农业的最大自然灾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其中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陈蕴真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对历史时期黄河泛滥的动力与机制进行了综合研究,对4000年来黄河下游泛滥史和中游的农业发展史进行了定量分析。[26]“丁戊奇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旱灾,对河南农业造成巨大冲击,相关成果也较多。作物虫害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之一,如吕国强《河南蝗虫灾害史》一书记载了河南地区蝗虫灾害、蝗虫防治、蝗虫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治蝗减灾和领导批示等,对河南蝗灾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另外,还有一些对当今农业灾害的研究。其二,社会灾害。主要是指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如战争等。明末农民战争对河南农业造成了多方面影响,如劳动力匮乏、生产环境毁损、生产关系调整等。抗日战争是对河南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对河南农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12.6%,粮食年总产量减少了48.2%。[27]其三,灾害应对。这是社会各界对灾荒做出的反应。如北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水患后,北宋政府采取的措施有赐钱、赐粮、减免赋税等,安置流民,推动农业恢复。武艳敏对1927-1937年间河南的社会救灾事业做出考察,主要是社会各界对灾荒做出的应对,在救灾程序、措施等方面都呈现出浓厚的河南特色。[28]

5.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

河南地区是传统农作物稻、粟、麦等的重要栽培区域,这从已有的考古资料中就可以得到证明。明代中后期,原产于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等作物相继引入我国,河南成为重要的种植区。

河南传统农作物与相应的耕作制度相协调,“以多熟种植和间、混、套作为主要方式”[29]。史前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结构的演变轨迹大致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种植粟、黍为主(兼种植稻),到中期的以种植粟为主,及至晚期的粟稻并重。大体来看,种植结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由汉到唐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小麦逐步成为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人们的主粮。清代,河南各个农业区内的农作物种植有一定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种植结构特点。还有学者论述近代河南种植结构与灾荒之间的联系,指出种植结构的演变使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日益增加,从而导致河南在近代灾荒中损失惨重。[30]

具体而言,每种农作物的种植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桑麻、棉花、玉米、番薯、烟草等作物。清代河南烟草种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种植区域和种植品种,这对以后河南烟草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清时期高粱在华北平原的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品种增多,这是高粱自身习性、华北平原人口激增、日益增加的拓展耕地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

6.农业经济与农业商品化研究

说起农业经济与农业商品化,首先要谈的就是农业产量。徐秀丽以冀鲁豫三省为研究中心,着重考察三省的近代粮食亩产问题,认为粮食单产已经恢复到了清盛世时期,或略有提高,但此时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却是极低下的。[31]王天奖蠡测了近代河南农业单产,指出单产不断降低,农业生产出现衰颓,但这并不是说河南农业无所作为,此时河南农民想方设法进行生产,农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2]

(1)农业经济研究。农业经济是指以种植业和由种植业提供饲料来源的家畜饲养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一种经济形式。先秦时期,由于河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农业经济发展较快,且占有一定比例。明朝前期政府推行的—系列重农措施,促进了河南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前期河南农业生产既有发展,同时也存在落后性,整体来看,还是处于衰颓的状态。及至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农业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种植结构以及商品化程度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且农业经济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下,呈现出新的趋势。

(2)农业商品化研究。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农业商品化程度也随之提高,其中明清时期较为突出。明清时期在一系列重农政策的刺激下,河南农业得到极大恢复,传统及新引进粮食和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业商品化得以快速发展。近代以后,铁路、水运等交通运输方式对河南农业商品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有一些研究者则是探究单种农作物的商品化,如棉花、粮食等。

7.农业人口、土地、税收研究

人口、土地、税收是农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提供基本劳动力,土地是基础生产资料,税收是国家经济基础,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亦不少。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对其人口的研究著作不断出现,王育民、赵文林和谢淑君、葛剑雄等均有相关著述问世,其中涉及河南人口的研究成果也不少。如明朝时期河南人口变化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时间段,其人口变化特点为“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快”[33]。流民也是人口变化的重要维度,流民与区域农业的关系是一方面促使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压力。对近代以来河南人口的研究,不得不提到王天奖和郑发展,前者对1840-1949年间河南人口规模及其变化态势做出估测,[34]后者对民国时期河南人口数量、密度及增长率、性别与年龄、人口迁移等方面均有详细论述。[35]另外,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也对河南地区各个历史阶段的人口迁徙做了全面介绍,人口流动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耕作技术的转移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

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面积、土壤状况、土地制度等方面均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明代河南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各个地区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且明朝中后期河南出现了大范围的丈地均粮运动。熊帝兵对清代河南盐渍化土地进行研究,认为此时河南最少有46个州县境内分布有盐渍化土地,开封、卫辉和归德三府分布较广。[36]傅辉以明初至建国初期的数据为中心,试图把土地代用资料转化为实际耕地数据,并提出一整套方法,以提高历史时期土地数据的使用。[37]

税收是国家运作的经济基础,而农业税又是其中的重点,河南农业税收体系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明朝时河南田赋征收与支出管理情况较为混乱,造成农业负担较重,加剧地方的不稳定性,为战争提供了温床。还有学者以明朝时怀庆府为例,考证此时“粮重”之说。[38]1927-1937年间河南田赋较重,虽然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田赋征收的弊端积重难返,成为制约当时“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及至现代,农业税逐渐减轻,直到近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8.现代农业研究

河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其重要使命,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主要分为现代农业研究、农业产业研究以及特色农业研究等三个方面。

(1)现代农业研究。在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提倡的背景下,现代农业理论、产业体系提升、经营方式、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化、农业政策等诸多议题都需进行系统研究。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如经济、技术、制度等,从延津模式、双汇模式等个案中也可以分析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新思路和内容。在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下,河南现代农业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首要原则和重要促进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将有力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39]但也应该看到,河南现代农业在建设中的投入产出呈下降趋势,投入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等,由此可以判断出“河南农业现代化进程没有根本性变化”[40]。

(2)农业产业研究。农业产业是市场经济在农业经营领域作用的结果。河南是开展农业产业化较早的省份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龙头企业少、一体化程度低以及趋同发展突出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依据各地优势,科学部署农业产业集群。其他研究成果也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技创新力度,以“互联网+”为重要平台,多措并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质与量。

(3)特色农业研究。特色农业是指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培育的具有市场、品牌、规模、资金、竞争特色的高效农业,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流与趋势。河南在建设特色农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劳动力素质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今后必须实施高效农业战略、品牌战略等一系列措施。在具体的特色农业研究中,主要涉及农业文化休闲产业、生态农业、城郊农业、有机农业等。

四、河南农业史研究的反思

1.河南农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农业史研究已有百年之久,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长足进步,呈现出多维度、多面向、多领域、多学科的发展态势。审视过往,我们需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资料搜集、整理与运用力度不够。河南农业史研究领域的专业性资料搜集、整理明显滞后,目前仍停留在局部研究资料或全国性研究资料中的某一部分阶段,河南省农业统计资料汇编等基础性工具书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对有限的农业史资料的深入挖掘、运用与阐释的力度仍不够,尚需加强。

(2)研究成果厚今薄古现象突出。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厚今薄古的现象,具体体现在三个“占多数”上:一是在成果数量上,关于近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占据多数;二是在研究人员的数量及其关注领域上,研究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员数量占多数,同时,将关注领域设置在近现代农业发展上的潜在人员占多数;三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点上,不论是政府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还是学术课题的支持上,近现代农业研究占多数。

(3)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研究不足。河南农业史研究成果中多为分时段、分地域、分类别的微观性研究,这对深入细致开展地域研究有莫大的裨益。但从整体而言,宏观性的研究著述缺乏,且专业性强的综合性著述更是寥寥无几,微观研究与宏观把握之间结合不足。但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农业史”已经立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本专业性强的农业史研究著述就会问世。

(4)研究视野仍嫌窄狭。河南农业史研究仍集中于传统的研究领域以及利用传统理论开展研究,对西方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农史研究理论敏锐度不够,没有很好地拓展国际视野,这对河南农业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2.河南农业史研究的建议

针对河南农业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改进:

(1)整理基础文献资料,同时实现文献资料数字化。当今社会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农史研究也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便捷优势,实现农业史研究的现代化。一方面增强整理文献资料的力度,编纂有针对性的农史资料汇编,使其由附属地位走向独立;另一方面实现对农史资料的数字化处理,以便快速检索,提高效率。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国农业遗产信息平台”就是很好的范例。

(2)加强农业史研究的理论建设与实践。一是要明确农业史研究的范围。综合来说,其范围主要有四大类:综合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业机构、农业关系及农业思想史,农村生活史,其中每大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二是要建设农业史研究理论。对古今中外的各种理论做出合理借鉴,形成研究理论范式。三是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尤其是要加强跨学科、跨文化背景的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农业经济史研究需要大量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四是农业史研究要形成合力。这里所说的合力既是人才力量、资金力量的汇集,同时也包括研究者开放的心态以及研究氛围的营造。河南省农史研究会以及各高校、研究机构应发挥相应作用。五是编写内容翔实、全面反映河南农业发展历程的多卷本农业史著述,以此匹配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历史地位。

(3)着眼于农史研究对现代农业的重要价值,增强其时代感。农业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就是要以史明理、以史资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为“三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农业史研究中的各个分支都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农业理论、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农村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极强的时代感与社会关注度,如传统的精耕细作、天人合一的农耕技术与文化在农业发展面临困难的今天更加凸显其价值。

(4)关注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动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西方社会研究都取得了极大进步,在农业史研究方面也是如此。河南农业史研究要具有世界视野,关注更大范围内的文化发展动态,拓展研究领域。如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开发农业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以公众史学为理论指导,吸引公众参与其中,促使不同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河南农业研究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