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2018-11-30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薛海兰
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薛海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中职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一味地灌输知识,学习兴趣往往不高,加上中专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就要兼顾每一名学生的需要去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可以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实现数学成绩和数学核心素养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得到了改善。
一、数学课堂教学下的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是对于不同差异的学生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制定出不同的、特定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中专数学学习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既能满足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深入学习,又可以很好地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法在中专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
首先,中专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就会导致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采取分层教学法,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有所帮助,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其次,采用分层教学法践行了新课标的理念,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还改善了课堂学习氛围。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1.把学生分层
现在中专学校中既存在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也包括对数学知识了解甚少的学生,造成了数学基础各不相同的局面。所以,教师要按照每一名学生近几次的数学平均成绩,把学生按层次划分,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这样的学生为A层;第二层的学生在平时的考查中具备较好的数学功底,但是学习态度一般,把这样的学生设定为B层;第三层的学生很少有数学理论基础,同时缺乏学习兴趣,这样的学生为C层。所以教学要根据这样的情况,在教学和课后布置作业时就有具有针对性,为A层的学生设定更多带有解答技巧的题目,培养其思维发散能力;为B层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一般难度的题目,要求正确解答即可;对于C层学生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置一些容易解答的题型。
2.把教学目标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除了把学生按照数学基础进行分层还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具体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观察,发现每个层次、每一名学生对学习的渴望程度,然后进行分层。比如在讲解《集合与元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要对A层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掌握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定理,还要对知识面进行拓展,帮助他们建立完备的知识网络系统;对于B层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掌握好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同时可以进行一般难度问题的解决;针对C层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而且数学基础较差,教师要更多地为他们讲解集合与元素概念,提供简单的问题,帮助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就会逐渐培养学生兴趣。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细化教学目标,做到酌情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3.把课堂教学分层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但要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还要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所以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症下药”,保证全体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配合教师开展学习活动。比如对于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由于C层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容易发生概念的混淆,所以教师就要对他们更多的指导。又如教师在讲解《函数》的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进行课前的知识自主学习,找出函数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然后自行归纳总结相关的知识,通过课上与教师的共同探究,强化学习内容;对于B层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强化练习;针对C层学生,教师要制定一些更加基础性的问题,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想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函数的概念,结合教师的引导,这样就能及时吸收所需的知识,树立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中专教学中广泛应用,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掌握情况进行分层,让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学到简单的数学知识,保持学习的动力,此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解答技巧,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也践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