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基于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

2018-11-30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督导评估中心010022

地理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纲要思维能力优化

●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督导评估中心(010022)

本文是在对呼和浩特市6所中学73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基础上完成的。依据“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结果”有关理论,通过对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学生参与度不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的对策,旨在为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改善、优化、创新教与学的行为,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供帮助。

一、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发现的主要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思维能力培养水平的判断依据

第一个依据,参与方式和程度的理论。学生课堂参与,从理论上来讲有三种类型、三个层次的参与,一是行为层面上的参与,分为表面的参与、消极的参与和积极关注的参与;二是认知层面上的参与,分为被动的参与、接受的参与和建构的参与;三是情感层面上的参与,分为无感情的参与、有感情的参与和共情的参与。依据这三个方面判断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与广度。第二个依据,学习结果理论。一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分类学,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依据该理论来判断;二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比格斯的可观察的学习结果分类: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和拓展抽象结构层次。依据这两个理论来判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情况。

2.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反映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参与状态”和“思维状态”两项指标分数偏低,说明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广度有待提高。具体表现:课堂内容容量大、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短,学生参与时间不足;有些课堂教师提出问题立即就让学生回答,学生仅凭印象作答,对问题分析不深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机会少,参与度、参与面不够;许多课堂教学中,课件容量大,播放速度快,影响学生思考;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教师方面的原因。常言道“师优者优,师庸者庸”,可见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使学生做到会动脑筋,能有效参与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和优化学生学习行为两方面采取对策。

二、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对策

1.优化提问行为

(1)追问:引生回答,启发点拔,深入思考。例如,内蒙古师大附中王老师在讲 “水循环”一课时提出问题:“从水的空间存在形式来看,有哪三种水体?”一位学生回答:“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教师接着问:“这三种水体怎样联系在一起?”学生回答后,教师又请学生用箭头把这些水体的联系画出来然后继续问:“能否举例说明水循环?”这种有智慧的追问,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探索的机会和空间,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追问,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回答过浅、不全面;也可能是教师没听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说追问是启迪智慧的一把钥匙,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化、多维度化。追问如此重要,如何追问?一是纵向追问,层次越来越高,由浅到深;二是横向追问,如“同样是降雨,有地形雨、有锋面雨、有对流雨,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拓展学生考虑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引问:引生提问,质疑解难,思维碰撞。教师历来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怎样使学生向教师提问?可以在课堂导入、举例讲解、小组讨论、课堂总结等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提问,即引发学生的提问需要贯穿课堂始终。学生提问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如何回答?首先,应表扬学生能勇于提出问题,然后可以由教师回答或者让其他学生回答。例如,“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南美洲的热带沙漠最接近赤道?”针对该问题,可以教师直接给出答案,也可以告诉学生从气候角度去分析,特别是要考虑洋流的影响,让学生尝试回答。

2.优化讲解与指导行为

(1)讲解行为:选择内容,把握时机,讲究方法。目前,在内容讲解上存在重知识、轻方法、贫思想的问题,其实教师需要内容上关注重难点,同时深入挖掘教材的学科思想与方法,发挥好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什么时候讲?包头市蒙古族学校张老师在讲“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时,分别提出相关问题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欧洲西部分布图、地形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来进行自学,然后相互讨论,最后进行精讲点拨。这种先学后教的策略,培养了学生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可见,在教与学的顺序上,教师应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进行启发、精讲、点拨,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助学”的教学理念。怎么讲?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是认识规律,而教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讲解就是要将抽象变得具体,降低学习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策略就是运用直观方法和举例讲解,并根据内容采取描述、概述、论述等不同的讲解方法。

(2)活动指导行为:明确目标,恰当安排,及时指导。目前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讨论。这种合作学习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讨论。例如,“我们把这片森林采伐了以后,会带来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样的,需要讨论,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讨论价值就不大。讨论强调要有不同的想法、需要争辩的论题,所以讨论目的要明确。其次,教师提出问题,最好是先自学、再讨论,否则就会出现有的学生积极发言,而其他学生看热闹,达不到全班参与的目的。再次,让学生讨论,教师一定要提供材料,这样才有讨论的支撑点,才能发挥讨论的价值。最后,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去巡视每组的讨论情况,参与其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对策

1.优化认知方法,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建立知识结构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学生掌握了学科思维方法就掌握了学科认知方法。《重新发现地理学》(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强调地理学对人思维培养的价值,指出地理学的视角为“综合地看待问题,动态地观察世界,多样的空间表述”,学生学会了这种地理思维与方法对其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堂学习都是逐个知识点的学习,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纲要信号图示法就是建立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运用关键词和箭头相结合的方式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就很好地运用了纲要信号图示法,不但建立了知识结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能力。所以,学生要学会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揭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学会这种方法?笔者认为,首先,要清楚纲要信号图示法的实质是用纲要信号传递相互关联的地理知识信息,呈现地理事物的相互结构关系;其次,要明确纲要信号图示法包括图解式、文字式、文图结合等多种形式;最后,要把握纲要信号图示法的适用范围:它适用于因果关系或其它逻辑关系强的地理内容。

2.优化课堂时间运用,使用参与式学习法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要想发生,学生必须要把握好探索问题的时间,多观察、多发现、多讨论、多思考。学生多活动,花费的课堂时间就多,教师就需要精讲、少讲。因此,课堂教学时间运用上,提倡“师退生进”并让学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哈尔滨市风华中学刘老师在“海陆变迁”课堂伊始,让学生通过看视频发现海陆是变迁的并尝试举出生活中海陆变迁的例子,接着让学生拼出一幅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大陆的轮廓并让其分析成因。这节课从头到尾,模仿科学家探索海陆变迁的过程,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这个课例启示教师要多使用参与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喜欢交流与思考,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

总之,为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提高其思维能力与水平,需要不断改善、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行为,而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既要优化教的行为,也要优化学的行为,同时更需要强调发挥教师指导学生优化学习行为的作用。优化教的行为主要指优化教师的讲解、提问和活动指导行为;优化学的行为主要指优化学生的认知方法、知识结构形成、把握探索时间和多种形式的参与式学习行为。

[1]徐宝芳.课堂教学行为反思与优化[J].地理教育,2015(5).

[2]徐宝芳.运用地理思想和方法指导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

猜你喜欢

纲要思维能力优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学习贯彻《纲要》应厘清六个关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