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
2018-11-30洪成旗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30001
●洪成旗/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30001)
●沈兰兰/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230001)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参与”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地理学科把人类生存空间整体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其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属于基本活动经验的范畴。二者与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素养关系密切。因此,厘清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在地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对于丰富地理教学内涵、实现地理教学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地协调观与责任担当意识
地理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引领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环境演化的不可逆性规律。所谓“中和在我,天人无间”,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地理教学在培养人地协调观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强化学生的国际理解。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参与环保、传承文化、地理决策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内容时,从平衡功能入手,正确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理解保护藏羚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面对城市化问题,实现“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愿望,需要全体公众的共同参与。学习“旅游地理”时,通过学习泰山、黄山、庐山国家公园、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公民要参与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地理决策十分重要。学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及振兴”时,学生认识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老化、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机构调整、开发新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引进新技术、中外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后,成功进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时,不断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河南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等为学习案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
地理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地理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国情认同、文化认同、发展道路认同等方面。
国情认同方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北京留民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在“人口与环境”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多但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理解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帮助学生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科学发展观。
文化认同方面,地理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末,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世人的瞩目。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于“二十四节气”耳熟能详,并且仍旧根据节气规律指导和安排生产生活。“二十四节气”既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发展道路认同方面,地理教学应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具有时代性的发展特色,彰显中国发展的力量,如“嫦娥二号”奔月、“蛟龙”潜入深海、“天河一号”引领世界计算速度、一带一路、北斗系统、量子通信等骄人的发展成绩,让学生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拥有民族自豪感,为祖国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情怀和宏伟抱负。
3.强化学生的国际理解
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不断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国际理解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如“全球气候变暖”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养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产业转移”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国际上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变化、还有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国际理解。“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学中,通过探讨亚马孙热带雨林在全球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热带雨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周边国家的责任,更是全人类的责任。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写道,“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兴趣的学科,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强化学生的国际理解,是地理教育的神圣使命。
二、地理实践力与创新能力
地理课程是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明确要求。地理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方面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参与实践可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参与实践的乐趣,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地理实践力。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地理实践力的养成场所主要在户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和发展观。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研学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与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如合肥市包河区区本课程“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主要以区内河流、湖泊、森林、农田、街区为载体,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之中,在亲身观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参与实践的热情。
2.促使学生实践中提升能力
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积极探究问题,具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品质,同时还要能够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地理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动手能力培养方面,选择一些学生可实际操作的实验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如学习“热力环流”原理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孔明灯放飞的画面,再鼓励学生自己放飞孔明灯,探究冷热不均而导致的大气运动。观察判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地理原理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进行展示,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以用“立竿测影”实验来量算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和地理坐标,并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实践出真知,地图、图表的绘制;地球仪的观察与使用;天象、气象、水文、地震、环保等方面的简单测报仪器使用;地形模型的制作等活动都有利于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3.鼓励学生实践中创新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元素,能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单调乏味的弊端,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
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如Google地图,它是一款虚拟地球软件,由于其良好的地理信息显示功能,被大量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如在Google地图上选择“长江流域”,点击左边窗口中的“Earth City Lights”选项,就变成该区域夜景图,城市灯光直观显示出长江流域城市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广阔、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环境人口容量大,能够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因此灯光分布密集,城市较多。“人口的迁移”教学中,可以借鉴“百度人口迁移大数据”网页进行授课,进入主页以后,可以看到有关人口迁徙的图片。在图中,用若干个光点来表示搜集到的春运迁徙数据,光线强弱代表人口迁徙的数量,光线越亮,人口迁徙的数量越大。春运现象真实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务输出大省一般经济较为落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流动较大,光线较亮。利用百度人口迁移数据,形象直观地描述了当今中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和区域特征。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条件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不断创新。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这些技术应用领域包括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景观生态设计;不同区域尺度多维要素的规划;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运用区域规划知识进行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等。
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对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有着重大意义,人地协调观是“社会参与”素养的内在表现,在地理观念中提升;地理实践力是“社会参与”的外在表现,在地理实践中创新。地理教学应从“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高度出发,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1]蔡清田.台湾十二年民国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
[2]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