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子阅读唤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2018-11-30陈晓华
文 陈晓华
一、生活中的亲子阅读,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在喃喃自语时,其实是在练习语言和控制发音。幼儿说话的技能和听音、发音及理解水平有关。一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常常高出他的阅读水平,这个时候,如果家长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书读给他听,不仅对幼儿的听音、发音乃至理解水平都会有所帮助,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
亲子阅读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对书本的讲述。例如,遇到交通标志、路牌、广告标志、餐馆中的餐牌,甚至男女厕所的标志等时,父母都可以讲给幼儿听。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和幼儿共同阅读的机会,我们鼓励幼儿阅读,只因阅读是件快乐的事。只要有了兴趣,幼儿就会热爱阅读,去发现另一个美丽缤纷的世界。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
(一)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保证
有条件的家庭可为幼儿在阳光充足的区域开辟一个阅读角。阅读角内可以提供幼儿看书的桌椅或者铺上一块地毯(或软垫),提供放书用的小书架或者小箱子。
(二)通过亲子共读等活动,创建快乐阅读的氛围
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安静地坐下来看书需要一个逐步养成习惯的过程。所以家长不要操之过急或是对幼儿的阅读表现表示不满,动辄批评、指责,这样不仅不利于创设和谐的阅读氛围,反而会对幼儿的阅读习惯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在阅读中,幼儿对书面语言意义的理解往往会与原作者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当幼儿提出“可笑”的问题或“荒谬”的解释时,这恰恰是幼儿作为主动学习者“进入”了阅读。因此,家长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将其作为笑料,而应对幼儿积极思索和探求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适时地做些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阅读。
三、在亲子阅读中让幼儿时刻体验阅读的“成就感”
“成就感”永远是幼儿行动的最大支持力,为了让幼儿时刻保持阅读的兴趣, 家长应该经常提供一些方式,让幼儿体验成功。例如,父母先将一篇小故事按角色分配好台词, 在讲完故事之后,和幼儿一起进行角色对话,在家里演绎一台“小话剧”。这样不仅让幼儿的兴趣浓厚,也加深了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又如,引导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印象,更能在分享中得到满足,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四、以幼儿的需要为原则,提供适当的图书
(一)选择具有表意性质的图文并茂的图书
幼儿期的象征思维较多,对表象和符号的思维初步迈开了过渡性的步伐,过分变形和夸张的图像是不利于他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此,在选择图书时,要以一些图像较大且清晰的形象为主,主要感知对象要突出,尽量减少无关刺激对幼儿的干扰,色彩鲜艳,也不要太“缤纷”。以线条柔和,勾画出明显与背景相区别的轮廓的图画故事为宜。起初,幼儿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故事内容,却对简短、有韵律,朗朗上口的词语较为敏感。可在阅读活动初期选择以叠词、重复有规律的语句为主的故事。关于文字,则应清晰可辨,选择规范的短句。
(二)选择具有丰富内容且有教育意义的图书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且大多数幼儿不识字,这要求幼儿读物应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以帮助幼儿的阅读活动逐步地完成从图画形象到文字符号的过渡。而市场上的幼儿读物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幼儿选购图书时要学会鉴别,既要富有特点,又要品种、内容多样,避免内容过于单一。故事类、动植物类、自然科学类等各类图书应多些,且要具有教育意义。同类的书要少而精,这样有利于其开阔视野。
(三)选择具有个性特点且符合幼儿兴趣的图书
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的图书,这样幼儿才会有兴趣阅读。如果幼儿不善于观察,就可以选择“找错”的书籍;如果幼儿喜欢动物或喜欢兵器等,要尽量满足他们。只有幼儿自己感兴趣的书,他们才会主动去看、去学。选择图书时,教师、父母应该给幼儿自主权。
对于幼儿来说,书本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领幼儿去阅读,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种有趣、愉快的经历,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算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幼儿共同阅读,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和幼儿一起沉醉于书的世界里,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使父母与幼儿有共同的话题。在充满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与书为伴的家庭环境中,幼儿才是快乐,健康、自立、博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