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做的小花真“丑”
——浅谈教师有效回应策略的运用

2018-11-30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师幼小宝成人

文 朱 蔚

一、案例背景

某班教师组织了一节美术活动“春天的花”,要求幼儿用油泥制作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在活动结束的评价环节中,教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点评,先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同伴对作品进行评价。活动结束后,茜茜跑到门口,一把拉开教室门,坐在换衣处的凳子上,然后拿下一件衣服捂着脸大声哭起来。Z老师跟了出去,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对话。本文试图通过这段对话来分析教师和幼儿互动时有效回应策略的运用技巧。

二、案例描述

Z老师轻轻走到茜茜的身边蹲下,看着她问:“我注意到你好像很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茜茜不说话。Z老师继续说:“那我等你一会儿,可能你就愿意告诉我了。”Z老师拉着茜茜的手温和地看着她。过了一会儿,Z老师问:“现在你愿意告诉我了吗?”茜茜说:“小宝说我做的小花非常丑。”Z老师问:“那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呢?”茜茜说:“其他小朋友说挺好的。”Z老师说:“那你就应该相信他们。”茜茜说:“可是小宝说我做的丑,他是我的好朋友。”Z老师说:“我们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小宝可能有他的想法,其他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那你觉得你做的小花怎么样?”茜茜说:“我觉得我做得挺好的。”Z老师问:“那小宝这样说,你是不是觉得很难过?”茜茜点点头。Z老师问:“那你有没有告诉小宝你很难过呢?”茜茜摇摇头。Z老师说:“你不开心可以告诉他。”茜茜看着老师,Z老师继续说:“在给别人提建议时,我们都喜欢别人用好听的话说,小宝可能没有用好听的话给你提建议,老师等会去教教他怎么用好听的话提建议,好不好啊?”茜茜说:“好。”Z老师说:“那你现在可以和我一起回教室了吗?”茜茜点点头和老师一起回到教室。

三、案例分析

(一)蹲下身体来体现平等良好的师幼关系

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Z老师和茜茜之间的师幼关系非常融洽。Z老师发现茜茜在哭泣时,轻轻地走到她的身边蹲下来,注视着茜茜并和她对话,说明教师和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蹲下身体可以缩小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聆听幼儿的心声。从两人的交流中也可以感受到幼儿对教师的信任和接纳。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小儿童,大大世界。”蹲下身子说话,就是要教师主动去理解幼儿,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关爱,才能如春风化雨,悄然无声地潜入幼儿的心田;蹲下身子说话,就是让成人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强加给幼儿,使幼儿成为只会听话的工具。

案例中的Z老师正是将自己放在和幼儿同等的高度,努力从幼儿的视角来读懂他们,这样可以让幼儿没有压力,从心理上接纳成人,使平等良好的师幼关系很好地建立起来。

(二)镜面语言的描述体现对幼儿内心的理解

在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时需要方法和技巧,而镜面语言就是帮助幼儿接纳成人和敞开心扉的有效策略之一。案例中Z老师和茜茜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镜面语言,“我注意到你好像很难过”,其中“注意”两字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关注她的;“好像很难过”是对其情绪的关心和理解。这样的语言描述方式会让幼儿很快接纳成人,让她觉得教师是想了解她内心想法并愿意帮助她的。Z老师采用这种描述性的语言陈述自己看到的现象,而不是武断地说出自己的猜测,就像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会问“你为什么坐在这啊?”“你为什么哭啊?”“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你啦?”等等。这些问题本身就带有教师主观的意向,会让幼儿觉得:老师根本不懂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那么他们也就不会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三)恰当的等待体现对幼儿人格的尊重

在平时和幼儿的沟通中我们常会看到有的教师不太尊重幼儿,总是站在成人主观的角度和幼儿对话,比如幼儿不愿意说时,老师会问:“你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你的想法呢?”这样的问话会给幼儿一种压迫感,让幼儿感觉到如果我不说,老师就不管我了。而案例中的Z老师则说:“那我等你一会儿,可能你就愿意告诉我了。”这句话中的“那我等你一会儿”会让幼儿觉得老师不会离开。而“可能你就愿意告诉我了”则表达了老师的期待,“可能”两个字的运用不会让幼儿感到强迫和压力,说或不说的主动权完全在幼儿的手里,而这句话也让幼儿明白老师很想知道她内心的想法,同时也暗示幼儿“你等一会儿也可以告诉我”。短短的一句话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儿童人格的尊重。

(四)观点的表达体现对幼儿发展目标的了解

案例中茜茜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没有得到好朋友的认同而哭泣的,这恰恰表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道:“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正是因为Z老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的了解,才会在和茜茜后续的对话中,逐步引导她知道在群体中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给别人提建议时要用让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表达。如果觉得自己在情绪上受到了伤害或者不愉快,需要向别人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既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别人负责任。但是如果教师不清楚儿童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就会错过很好的教育契机。

猜你喜欢

师幼小宝成人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成人不自在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捉迷藏
最后一名
Un rite de passage
鱼腿
好玩的火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