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一些“心理空气”

2018-11-30周苏蓉

好家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共情操场亲子

文 周苏蓉

爱和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满足是以理解、接纳为前提的,如同人的“心理空气”。在亲子沟通中,只有通过共情倾听和恰当回应,父母才能够真正倾听到孩子的烦恼、心声,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进而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

空气是每个生命个体存在所必需的,离开了空气,生命便无法存活。而人类的生存除了空气等基础物质以外,还有强烈的心理需求,那就是被爱、被尊重。而这种需要是以理解、接纳为前提的, 理解、接纳便如同人的“心理空气”。倾听与回应是获得“心理空气” 的媒介,尤其是当孩子有强烈情绪反应时,需求会更强烈。

在我和女儿之间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孩子放学回到家非常郁闷地对我说:“我今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本来——”

“为什么老师批评你?一定是你做了不好的事,要么老师不会批评你的。告诉我是什么事?”

“上课的时候,我拿同桌的笔——”

“啊?你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听讲, 拿人家东西干什么呢,太不像话了,老师不批评你才怪呢。”

“我——”

“别我我我的,我还不知道你,上课不定神,总是东张西望的,招惹别人,老毛病了,再不好好改改怎么得了——”

“我不跟你说了!”

这样类似的画面在许多家庭中都曾经或正在上演。当孩子处于沮丧、失望、难过、愤怒等负面情绪中时,特别需要倾诉并得到理解,父母总是首选的倾诉对象,因为父母是可以依赖、信任的人,他们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情绪的释放。而此时父母如果立刻对孩子所说的内容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来寻找孩子行为的原因,或按照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接着再给孩子一顿批评或讲一堆道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否定了,心里的苦闷无法宣泄,情绪变得更加激烈,此时便是“心理缺氧”了。长此以往,亲子的沟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出现一说话就吵架的现象,造成亲子关系恶化。

父母如果能够真正愿意倾听孩子的烦恼、心声,理解、接纳他们的情绪,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诉说自己的感受,无疑是给孩子提供“心理空气”,会使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心理空气”呢?那就是要做到共情倾听和适当回应。共情倾听是倾听的最高境界,不仅要用身体姿势告诉孩子你在倾听,更要用自己的耳朵和心灵来倾听。不仅要用左脑,还要用右脑,不仅要能够听出孩子表达的内容、意图和态度,而且还能觉察到孩子的内心体验和感情,从而理解他的视角和观点,产生直觉的判断。此时,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重视和接纳,如同打开窗户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孩子的内心会被打动,心灵之门会悄然打开,内心的所有感受和体验都会随语言、表情、肢体动作自然流淌出来。

恰当回应指在倾听孩子的诉说之后,需要进行回应。恰当的回应可以使孩子进一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内心的了解和接纳,使孩子能够打开心扉,叙述出事情的原委。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安慰,能够帮助孩子从情绪中释放出来,面对问题。

恰当的回应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仅仅使用“哦”“嗯”“真没想到”等简单的话语来回应,也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对孩子的感受进行恰当描述,如:“你好像很生气”“对你来说很难受”等,甚至有时父母仅仅需要用理解的眼神看着对方,微微点头就足够了。当父母用简单的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示了解、接受孩子的感受时,父母会感觉到孩子的不良情绪会在亲子的互动中被化解,孩子会体验到真诚帮助的力量,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受时,就会体验到被父母尊重,也会更爱自己的父母。当然,这些简单且恰当的回应必须以共情倾听为前提,不管孩子表达什么样的感受,都要去倾听并接受,这样父母的回应才会让孩子觉得是真诚的,而不是敷衍。

再遇到与开头提到的类似例子时,如果能够共情倾听并给予恰当回应,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孩子放学回到家非常郁闷地说:“我今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

“挨老师批评挺难受的。”

“我在快上课的时候和小颖一起去上厕所,等上完厕所上课铃已经响了。”

“我们老师那节课带我们去操场练操,我们以为老师已经带其他同学去操场了,就直接从厕所去了操场,等老师带着同学来操场以后,老师批评了我们,说我们贪玩!”

“这样啊!”

“还说我们总是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老师误会你们了!老师的批评让你觉得很难堪吗?”

“是啊,他冤枉我,还当着大家的面!”

“你心里觉得委屈?”

“他不知道真相就批评人!”

“你是想快点到操场的!”

“是的!”

“怎么让老师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呢?”

“我要跟老师说!”

“这个办法很好,但要注意说话的态度。”

“我会的!”

孩子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事情就这样解决了。这个成功事例告诉我们,要想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实现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共情倾听与恰当回应是有效途径。同时, 共情倾听和恰当回应都需要父母有平和正确的心态,将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力避高高在上、掌控孩子的态度,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空气”,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有效指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共情操场亲子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操场的一天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学校操场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下课了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