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唱活动中的情绪渗透教学

2018-11-30

好家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歌唱情绪情感

文 徒 静

一、辨识歌曲情绪是有效实施情绪渗透教学的前提

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情感特点,有的歌曲欢快、活泼;有的歌曲舒缓、流畅;有的歌曲安静、优美。在准备设计一首歌曲之前,需要反复分析歌曲,充分挖掘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要素,如轻快、跳跃的音乐一般代表欢快、活泼的情感;重复、连贯的音乐一般代表悲哀、忧伤的情感;重而断顿的音乐一般代表坚强有力的情感……例如,开展活动“小鱼的梦”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钢琴弹奏的速度和节奏上分析这首曲子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幼儿听了两遍后,能够感觉出曲子中小鱼的快乐,池塘妈妈对小鱼的爱护,两者之间透着浓浓的、温馨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运用是有效实施情绪渗透教学的基础

(一)有意感染,注重老师范唱中的情感表现

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课堂上的范唱和舞台上的演唱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在用情歌唱,以情感人。不同之处是在舞台上演唱,面对数以千计乃至万计的观众,他们的表演只有在夸张中显细腻,才能使观众在听觉上和视觉上都得到满足;而在课堂上范唱面对的是约三四十名的学生,过分的夸张会失去真实感而显得滑稽,因而范唱要着眼于对歌曲的处理要恰到好处。

1.用眼睛和脸部来表达情感

眼睛和脸上表现出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可以说是一个人精神状态最直接的反映,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对方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黯淡、呆滞、麻木、迟钝的眼神和脸部表情会使孩子感到疲乏、无力、昏昏欲睡;炯炯有神的坚毅的目光和充满喜悦的笑脸,则使孩子感到情绪激昂、精力倍增。例如,在进行歌唱活动“郊游”时,教师神采飞扬的眼神和脸部神态,可以很快感染幼儿,使他们体会到郊游的乐趣,使之充满活力地演唱这类作品。

2.用手势表达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手势动作向学生们表达内心情感,调动手来“传神说话”,将会使老师的话变得生动而有趣。例如,唱《鸭子拌嘴》《两只小象》等歌曲时,都可以用形象的手势和动作作为辅助,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二)乐意表达,与歌曲中角色的情感产生共鸣

1.可以这样做——情绪追忆

情绪追忆是通过语言唤起幼儿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当时情景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景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幼儿产生共鸣。如歌曲《迷路的小花鸭》中,小花鸭找不到妈妈了,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进行情绪追忆。“上次韩旭妈妈来接的时候,韩旭在幼儿园玩滑梯,因为找不到妈妈而急得哭起来了,还记得吗?小花鸭也是这样的,找不到妈妈,又伤心又难过!”情感换位能让幼儿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移到相应的情景中,并置身其中,更容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当时的情绪反应,从而产生共鸣。

2.可以这样做——换位思考

换位,是指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去体验别人的情感。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扮演“他人”,体验他人在不同情景下的心理活动,促使幼儿以某种角色进入情感共鸣状态。例如,学习《小乌鸦爱妈妈》时,引导幼儿感受“如果你的妈妈年纪逐渐大了,没有能力工作了,没有饭吃,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当然,老师也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幼儿的感受,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引导。

3.可以这样做——将物拟人化

将客观事物拟人化,亚里士多德称之为“隐喻”,即用隐喻将自然界中无生命的东西变成活的,使之产生现实感。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将歌曲中的物和他自己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将物拟化成人,情感就落到了实处。例如,学习歌唱活动“小树叶”时教师提问:树叶宝宝离开妈妈心里怎么样?假如你是树妈妈会对风中的宝宝说什么?问题提出后,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尽情演唱。一树一草,一花一木,都变成了生命体,又何愁幼儿不将这份爱心施诸于人呢?

幼儿在歌唱时的情绪、情感是整个歌唱活动中的灵魂,对培养幼儿的内心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歌唱活动中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音乐情绪,多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也能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充分发挥歌唱活动所特有的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歌唱情绪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