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软实力视阈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8-11-30马丽丹吴越卓

教书育人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力理想信念大学生

马丽丹 吴越卓

(1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中国时代变革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受到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从中选拔出优秀青年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做到真正补足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才能使接班人坚定地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高以共同理想信念为思想基础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中国的世界文化格局定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是国家未来战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下思考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思考的新课题。

一 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主要以国际关系视角定义文化软实力,强调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及国民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力,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与研讨并成为西方国家关系理论之一。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是在王沪宁引进后,在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现实情况,涵盖价值观、伦理观、教科研事业、国民素质、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事实上,除了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际合作良性竞争外,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价值是诉诸内的,是以文化本身所蕴含散发的柔性力量来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创造活力、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为经济、科技、军事等国家硬实力创造健康的软实力环境。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全部软实力的灵魂和经纬,软实力中各种要素的特质无不取决于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智力思维。”

二 共同理想信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人的内在规定和人生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凝心聚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中,以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共同理想信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内核

理想信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是作为社会发展总目标在精神领域的体现,共同的理想始终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稳居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就历史实践角度来看,共同理想信念是凝聚社会成员思想,维持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实现中国梦,也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创造力,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再到“文化创新”战略和“中国梦”的伟大愿景,无不彰显文化的重要性,更是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而最终的落脚点始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即使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即使遭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攻击,共同理想信念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的地位和意义不容否定。

(二)共同理想信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共同理想信念是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首先,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实践形态,共同理想信念依靠人民自觉地捍卫与完善;其次,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远大追求,共同理想信念依靠人民自发地奋斗与付出;再次,作为一种价值诉求的沟通桥梁,共同理想信念依靠人民自主地维护与合作。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具备这种凝聚人民自觉自发自主的力量,才会在国际交往中产生对他国的吸引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国,发挥文化的柔性力量。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程,凝聚全国人民思想和力量的根基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信念。正是这始终如一的共同理想信念,引领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靠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到“联合国一票否决权”,从“社会主义阵营”到“朋友圈遍天下”;如果没有“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支撑,中国很难如此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共同理想信念是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共同理想信念是共同前进的勇气方向。虽然,在某一历史时期共同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可能不强,但是纵观整体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共同理想信念代表着中国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三 以文化软实力内涵外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理想信念的生命导向性意义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崇高的精神追求,千年传承的核心价值理念早已内化为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无疑是人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本质力量的观念展现,对人生方向和事业成败具有积极的导向性意义。理想信念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增强人们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过程是个体以人的方式完成和印证自己的过程,是真实的最有价值的幸福感。无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知行合一”理念,无论是道德与智慧相促进的“仁智合一”智慧还是国家种族和平共处的“天下大同”理想,都是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的精华果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精髓,是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对于人追求理想信念所体验到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恰当引导大学生以文化自信增强理想信念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也是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大国,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离不开正确文化观的树立。“黑童话、毁经典”曾经一度成为网络文化的显著标签,无论是恶搞经典图片还是剪辑鬼畜视频,都是在不正确的文化观指引下的错误行为。然而恰恰是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却极易受到这种网络文化的影响,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一方面,坚决抵制“三俗”文化、恶搞文化、网络谣言等;另一方面,不做文化的“啃老族”,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受益者,要对本国文化充分自信,“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三)拓展全球开放大格局的视野,适时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理想信念教育应拓展全球开放大格局的视野,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开放博大的世界眼光汲取世界文化发展的精华,以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具备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条件和实力,需要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两千多年前,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有过“乘桴浮于海”的梦想。然而他的“列国”没有超出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在21世纪的今天,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五大洲。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成为当代中国“走出去”的符号。与此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没放松颠覆中国的努力。在文化领域,通过精英文化交流、流行文化输出不断地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动摇理想信念。因此,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才能在全球开放大格局中,以中国智慧实现中国梦想。

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民族的复兴必然是文化的复兴。以文化软实力的外延内涵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通讯作者:马丽丹)

猜你喜欢

实力理想信念大学生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