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8-11-30邓东京湖南长沙师范学院

教书育人 2018年2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辅导大赛

邓东京 (湖南长沙师范学院)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崇尚个性,随意、自由,情感丰富,且富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成为“难管”的学生,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有效的管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为教育管理者研究的课题。

一 艺术设计类学生特点

目前,笔者所在单位艺术设计类学生主要分布在6个专业,分别为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落脚点都是面向社会和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且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艺术表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思维活跃,但政治敏锐性不强

艺术设计专业类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接触社会比较早,往往关注专业相关的动态比较多,笔者曾面向577名做过一个调查,“经常关注国内外时事的”只有17.68%,绝大多部分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可见,学生对国内外时事关注度不够,时政敏感性不强。

2 个性鲜明,但纪律意识淡薄

艺术类设计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所反映的不仅是设计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反映了设计创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和个人情感等主体性因素。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类学生一般都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独立意识强,部分学生经常迟到、纪律散漫,自律性不强,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较差,尤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学生们往往更关注个人。

3 专业意识强,但文化素养不高

艺术设计类学生求新意识强,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通识课程,尤其是在大学英语、思修课、马哲课、传统文化等一些理论课上积极性不高,即使有些专业课需要动手操作,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但专业情绪仍明显高于文化课,对文化课的不重视和抵触,导致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现象。

4 乐于接受新事物,但自控能力不强

艺术类学生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的独立意识和专注程度略逊于普通人文科学专业学生,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主动向外求助意识明显不强,甚至少部分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情绪容易波动,抗挫折能力不强。另设计类学生热衷网络和新社交工具,部分沉迷于网游迷失自我,调查中还发现,“课余时间你在干什么”时,41.07%的学生把时间花在了“上网、看电影玩游戏”,只有33.62%的同学把课余时间花在“看书、学习”上。

二 艺术设计类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管理工作系统化程度不足

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然而,目前管理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工作机制不顺畅,被动接受任务多,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工作的重心,涉及学生思想引领、学生兴趣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培育等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虽然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已经开始实施,但目前还尚未形成合力,其系统化程度明显不足。

2 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不强

有人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也有人说:“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笔者看来学生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从现实情况来看,艺术设计类学生个性鲜明、纪律意识不强、集体意识淡薄,因而学生普遍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够,对于一些活动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这无形当中给艺术专业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困境。

三 加强和改进艺术设计类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学生教育管理是系统性工作,牵涉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管理中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维度,立足服务本位、育人本位、成长成才本位,从思想维度、行为维度、心理维度等方面建立一个“三维+三位”的学生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 从思想维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1)“中国梦”+“设计之梦”相结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我的中国梦”为契机,掀起学生追寻“设计之梦”,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引导学生用设计改变生活和推动社会发展,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设计未来”之梦而努力奋斗。

(2)依托社团协会搭建思想引领新平台。大学社团、协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发建立的团体或组织,很多学生因共同兴趣和爱好来到这里,这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新平台,也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比如针对专业建立服装社团、摄影协会、手绘协会、设计协会等,通过这些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3)搭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想引领。主动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团学小微,开设时事政治、青年榜样、“两会”和“两学一做”等专栏,不定期开展宣传,在自媒体上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动态,强化对学生的网络思想引领,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媒体平台。

2 从行为维度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集体教育

(1)以体育竞赛活动为催化剂凝聚集体意识。每年都会举行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运动会等集体竞赛项目,作为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这些机会和时间点营造氛围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把“三走”活动(即“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或运动场)与日常养成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2)以规章制度为约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大学生课堂学习文明行为规范》《寝室公约》《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同时,加强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督查,做到有令则行,有令则止,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宣传海报设计大赛,文明行为摄影作品大赛,以活动为引线,以督查为手段,让养成教育日常化。

3 从心理维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成长辅导

以高校特色成长辅导室为平台,立足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与现实需要,以生为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思想、学业、就业、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开展辅导。一是对学困生、考级、考研等学生开展学业帮扶和学业发展辅导,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业素养。二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活适应辅导。比如新生开学心理适应辅导、人际交往困惑疏导、生活规划指导等。三是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比如对就业困难、职业发展迷茫学生的辅导,对创业学生的指导等。四是开展危机应对辅导。对有重大生活事件、处于心理或精神疾病康复期学生的辅导等。五是加强学生团队的心理辅导。通过以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有关个体沟通、团队协作、领导力提升等方面辅导。

4 坚持服务本位,强化育人本位,夯实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突出服务本位,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本位为最终落地点,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素质能力、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1)坚持以生为本,以服务为出发点,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站台。第一,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环保服装设计大赛、白T恤大赛、文化书签设计大赛、毕业纪念明信片设计大赛、井盖涂鸦大赛、手工作品大赛等系列活动,通过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凝聚人气,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第二,以各类设计大赛为基点,如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南星设计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赛事,开拓视野,接触设计前沿,提升艺术素养。

(2)争取各方资源,强化育人本位,夯实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第一,充分发挥辅导员优势,引领学生成长。调动辅导员来策划、组织活动,比如“书签设计”大赛、女生节活动、诗歌朗诵比赛、“尚美·致用”读书沙龙活动等。第二,争取专业教师资源。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合力,正面引导,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第三,争取社会资源,服务学生成长。加强与社会装饰装潢设计类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广告策划公司、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的联系,通过其捐资助学、社会技术的支持、设计前沿动态的分享等来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让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接轨,缩小差距。

(3)积极开展实践育人,拓宽学生锻炼的舞台。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开展下社区、情牵脱贫攻坚实地走访调研活动、寻访抗战老兵等活动。同时,拓宽实践育人的平台,开展校地协同志愿服务,比如艺术课堂下馆、下乡等活动,美化新农村建设活动、旧城改造美化活动等,扩大青年志愿活动的影响力,强化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突出社会实践育人。

总的来说,要解决艺术设计类学生的“难管”,不仅要从思想维度加强引导,从行为维度加强约束和监督,从心理维度加强疏导和辅导,更需要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学会整合管理资源,紧贴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新时代的需要,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突出服务意识,强化以生为本,这样才能做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辅导大赛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