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课程化的分析
2018-11-30成喜波
□ 成喜波
二十余年来,笔者先后履职四所学校,从农村到城镇,深感当下部分学校教育的瓶颈就是德育的低效。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目前部分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育人目标过大、空洞、不明确,活动形式、内容单一、没有新意,活动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且缺乏一定的评价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德育在学生成长中所起到的方向性、动力性作用,往往是说起来重要,但做起来就局限于纸上谈兵、各自为战、花拳绣腿、理论说教等等,使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导致德育收效甚微,因此,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德育课程化,让德育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人人做、时时做、见实效,一直以来都是笔者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立德”是为人之根本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上升为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进报告,对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立德,出自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要 “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重点做好国家德育课程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效落实工作,突出每个阶段的关键目标,知行合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对德育课程化的认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
德育课程化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途径,会进一步确立德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明确、具体化德育的内容和概念,让学生能从学校德育课中了解并学到与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高素质发展的首要前提。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与互动性做一些探讨。根据学生生活选择德育内容,设计实践活动,提出道德建议,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实践、感受、体验、促进道德内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德育课程化的作用在于根据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内化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及在校园的内外活动中将习得的道德观念转化为自身的认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而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德育课程是通过学校举办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在与群体成员的互动与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道德,提高对道德的认识,从而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取得实效的其中一个途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了德育全过程。如果学生没有自主自愿地参与,德育就不可能真正地发挥实效。把德育作为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发展、创造和完善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防范力量,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三、德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将德育工作进行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无序现象。将原来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缺乏实效性的、难以评估的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能解决德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小事高标,锻造习惯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改变德育与教学的割裂,让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呢?我们回归到课堂,努力通过课堂,凝铸学生的性格、品格和人格。讲标准是智者的象征,是行动的尺子,是事情的依托,是成绩的守护。人们对标准的认识和意识不强,对标准的高低不重视,无高标要求,甚至根本无标准,甚至是反标准、负标准,是造成人的素质、修养不同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的标准取向就是一个人的素质,有标准、标准高、守标准的修养就高,做事精、要求严,就能成大事,就会有成绩。于是,我们把道理给每一位老师讲清,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抓起,制定细节标准,常抓不懈,以此形成学生方方面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比如,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要情绪饱满,要说完整优美的句子,表达的观点要左右联系、上下贯通,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意识、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良好情操等就会发生悄然变化;板书展示,过去老师只要学生写对就过关,充其量加一句 “好好写”,导致学生慢慢养成信手涂鸦、马虎潦草、做事不认真的习惯。于是我们倡导,写字即做人。引导写的过程动脑动眼动手,不专注不能写,不用心写不好,不惜时写不快,学不好写不对。板面就是镜子,优劣好坏,一见便知,教师把握学情,学生自我诊断,生生互改互评,学生专注能力、规范能力、记忆能力、竞争能力等慢慢养成,良好人格慢慢形成。再如,班级桌椅的摆放、桌面的有序、环境卫生的保持、校服的整洁甚至到指甲领口的卫生等等,都纳入课堂细节的管理,每一位授课老师都是责任人,自己课堂,自己负责,教书、育人高度融合。
(二)仪式教育,触及心灵
我们改变了以往德育活动的形式化,让活动具有仪式感。如在毕业典礼上我们举行了 “谢师仪式”,毕业生向全体毕业班教师深深鞠躬致谢,全校师生为他们见证这一庄严的时刻。“感谢老师传我知识” “感谢老师教我做人”“感谢老师伴我成长”三声感谢让老师们将三年教育的辛酸、劳苦顷刻荡尽,三声感谢使学生终生牢记师长的恩情。在毕业季把感恩留给学生们作为他们人生永恒的作业,需要每个人用一生来完成这个答卷。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这样的教育是无声的,这样的教育是有效的,这样的仪式感教育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触及心灵的德育课程化。再如开学典礼活动,我们提前一周开始布置,让所有的学生准备开学感言,一定要真情实感,一年级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面对初中生活,面对新的学科,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他们会有哪些想法?初二学生刚刚经历了一年的初中生活,认真总结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在新的一年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期待和改变?初三学生面对自己的中考之年,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式,如何聚焦中考目标?每个学生形成材料后要分别找到五名老师和同学给自己的感言签字和提建议。然后在开学典礼上,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让学生们上台展示汇报,汇报时一定要脱稿。每个学生的感言都能与大家分享,并接受大家的监督。这样的活动创新了过去固有的流程,让典礼之前的过程变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升、同伴互助、师生互助的自主和合作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活动的主人,让学生清楚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的典礼无疑是有德育功效的。这样做来,雷锋月、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各项活动我们都实现课程化,彻底改变了过去或迫于要求,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敷衍了事;或流于形式,热衷于表面的唱唱跳跳、热热闹闹的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有了这样的思考与实践后,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改观。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礼记·大学》为我们提出的道德准则,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为,修为不过关是造成学生低劣的根本原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成长也一直是我们德育课程化的重要环节,我们引导老师认识到做好教育的最高原则是善良。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在教育过程中,爱总是大于技巧的。我们努力做到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尊重学生,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语言、表情、行动、情感真正与学生走在一起。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心中有尊人之念,言行才有敬人之举。谦虚,诚实,坦然,恭敬。尤其是师生之间,老师敬学生一尺,学生敬老师一丈。我们一直认为,教育的第一大要旨,就是尊重。和学生打招呼,微笑和善,眼睛会说话,有欣赏喜爱之意,善意地握握手,沟通交流,和谐相处,心心相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此,虽未教学,而成功大半矣。其身正,不令而从。成绩让别人说,不足让自己找。一个正视问题的人,是谦虚纯正的人,把心中浮躁清除出来,才会吸纳虔诚,才能主动完善,进取上进。在教学中我们引导老师进入 “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校本主题研修路径,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四、小结
教育的本意、宗旨是人,而不仅仅是知识,德育课程化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操作,即做看得见的德育,其核心要素是 “一事不优、不做二事”,我们注重从课堂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教育活动中认真对待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用保证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来提升学生生命全过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