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飞扬,心之所向
——浅谈童声合唱中声音的训练
2018-11-30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陈丽君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 陈丽君
童声合唱在当代社会的音乐教育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孩子们学习音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更能让孩子们明白团体合作的重要性。童声合唱因其自然舒适而纯净的声音而独特,有人称赞之天籁之音。童声合唱的主体是未变声的孩子们,要让孩子们感到有趣,并且乐在其中的同时,掌握方法,愉快地歌唱。这就需要我们找到童声合唱中存在的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声音的训练,找到符合儿童生理,心理规律的声音训练方法。
一、学会聆听
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打造艺术形态、表达人们感情的艺术形式,表演者和听众都需要运用听觉来聆听音乐,体会它想要传达的感情,并且分辨它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耳朵是欣赏音乐之美的重要的器官,善用孩子们的听觉,加之正确的引导,对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中更要从听入手培养孩子们树立起歌唱理念,锻炼孩子们的内心听觉,培养孩子们的合唱意识。
有利于树立孩子们正确的歌唱理念。正确的歌唱理念是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前提,必须从根本上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歌唱审美理念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最美妙,激发孩子对美的向往使得孩子们对歌唱产生兴趣。如带领孩子观看《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等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充分领略童声合唱的魅力。 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通过对优秀童声合唱作品的欣赏,并且进行讲解,使得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歌唱理念,以便进行接下去的声音训练。
通过默唱的方式充分锻炼孩子们的内心听觉,能够有效地锻炼孩子们的音准。我们排练合唱就必须从音准开始,它就像是一根火柴,能够点燃合唱之魂。同样,音准在歌唱的艺术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童声合唱团的团员们,因为年纪小,音准还不稳定,更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来锻炼,为声音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合唱是一门合作的艺术,不仅需要各个声部各司其职,更需要相互聆听,促使声音达到整体性的自然舒适。对于童声合唱来说,主体是孩子,对于他们声音的训练更应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分声部的方法,如高声部唱时低声部仔细聆听,采用默唱,也就是只动嘴不出声的方法,在心中与他们配合,低声部唱时高声部反之。这样反复之后,才能进行两声部的配合,注意,一定是轻声的。这样相互聆听既锻炼了心内听觉和音准同时也增强了两声部之间的默契,有利于童声合唱中声音的融合。
二、善用技巧
歌唱除了先天的一些条件外,还需要一些声音训练技巧来为歌声加以润色,在童声合唱中更需要一些适合儿童稚嫩的生理条件的方法,做到自然舒适的歌唱。同时歌唱技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一些形象巧妙的方法,促使孩子们理解掌握。
微笑半打哈欠的状态有利于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声通道,能使声音更加甜润柔美,还可以使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同时微笑也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从而使歌唱更富有感情,更具有表现力。
哼鸣练习能够帮助找到高位置的声音和共鸣的感觉,可以开口和闭口哼鸣交替练习,在练哼鸣时保持半打哈欠深呼吸时的状态,将声音用叹气的状态送至眉心。这样哼出来的声音通畅、圆润而且轻松,很容易就体会到共鸣效果。为合唱声音统一打下基础。
轻声唱法在合唱中运用最为广泛。轻声唱法有利于保护嗓子,提高歌唱技能,轻声唱法有利于合唱声音的统一,利用轻声唱法用哼鸣的方式,使声音轻轻地唱出来,这样声音容易集中,不易疲劳,思维也相对活跃,有利用于学生控制和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学生可通过自己发声的状态,去自觉地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舒适的最佳状态的音色,而后通过发声器官的配合,唱出清楚、有亮度的声音来,这也是合唱声音训练的基础。
三、寄情于声
在合唱中,为了让合唱达到和谐完美的效果,首先要有适当的人数分布在各个声部,演唱的音量要均衡,而且要减少在各个声部的个性音色,多共性,让各个声部在方法和音色上尽量相互靠近,各声部在演唱中,不光要求学生做到善于倾听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到另外声部、别人的声音及和声效果,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合唱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合唱的声部之间的平衡和和谐,是服务于音乐的,也就是要求在各声部的相互比较、相互补充中达到平衡与和谐,这样才能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还需要处理合唱与领唱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合唱与伴奏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当然这都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引导才能完成,才能达到合唱艺术的完美性。
精心选择演唱作品选择作品要根据年龄特点,一般以学生的自然音域为准,选择一些不同风格、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作品,这样既能让他们感到有兴趣,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比如,《歌唱祖国》《歌唱童年》《国学经典》具有一定技巧性、歌唱性、思想性、教育意义的合唱歌曲。
童声合唱的主体是孩子们,孩子和成人不同,声音稚嫩,身体也并未发育完全,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错误的引导方式只会让孩子们培养出不好的歌唱习惯,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十分不利,如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喊叫,来达到所谓“响亮”的声音;如虚声唱造成的漏气问题;如歌唱过于成人化带来的咬字以及僵硬的问题等。所以童声合唱中的声音的训练更需要有针对性,需要找出孩子们一些共同的问题并加以适合他们的方法进行解决。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一个声部能唱出该声部的旋律或者唱好某一首合唱歌曲,我们更需要发掘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和声听觉。我们得站在发展的角度,带领孩子们用一种和声的思维去思考,并且在童声合唱的作品演唱中能够巧用一些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发声技巧,因材施教的理念让童声合唱绽放出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