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8-11-30苏志成

名师在线 2018年3期
关键词:试卷新课程教学方式

苏志成

(福建省泉州第十一中学,福建泉州 362011)

引 言

目前,我国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尤其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已经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接受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然而,在部分学校、师生的身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笔者根据这些问题类型,在本文中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高中数学改革的过程中,仍有部分数学教师只知改革,却不知道为何而改,更不知道我国高中数学改革的方向何在。还有一些“教学成果斐然”的教师,一心认为成绩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不仅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甚至对新的教学改革观念嗤之以鼻[1]。这些教师的错误观念,导致高中数学教学主流思想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导,难有进一步提升。

2.学生不适应教学模式改革

长久以来,我国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不仅是教师与家长,就连学生自己都认为考试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不愿主动思考。在创新思维建设与应试能力培养中,很多学生甚至更加愿意选择后者。在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主体,而渐渐忘记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成材,导致现阶段即便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由于学生不愿动脑思考,而在旧的教育模式中滞步不前。

3.教学核心仍然是应试教育

很多高中院校为了提升升学率,强迫教师与学生将应试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不仅不注重推崇创新,反而将应试当作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并将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利用到了真题讲解、高考常见题型分析中。这些学校显然搞错了教育重点,错将“鱼目”当成了“珍珠”,由此导致很多院校,即便学生成绩喜人,但学生实际能力却令人担忧。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与学生首先应当明确教学中的主体,才能保证改革方向的准确性。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并给予学生更多探索、创造的机会。目前,最常见的数学教学方式是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讲究“犹抱琵琶半遮面”,也就是一半靠教师引导,另一半靠学生自主探究[2]。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该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鼓励学生与他人沟通,共同研讨,一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并不直白地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应当抛砖引玉,提出假设,给予学生一个大致方向,让学生通过深入探究的方式填满这片空白。

2.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决定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学生真正对所学内容、教师所讲内容感兴趣,才能做到热衷思考、主动学习。而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就应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对教学方式感兴趣。而想让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感兴趣,就应当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的目光被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在学生的目光集中到教学中去后,教师才能开始着手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新型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内容始终不脱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MOOC等都是吸引学生目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

3.实行阶段性教学

作为独立个体,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擅长领域、天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表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就是每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所不同,由此导致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兼顾学生群体中的大部分人。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擅长领域、数学学习水平等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开展小组讨论,用以解决问题。而那些经过小组讨论依然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就会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习成绩并非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综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才能实现分组的合理化[3]。

三、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示例

如教师在《集合与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中,首先应当考虑本部分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一份小型试卷考查学生能力。在试卷设计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各个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并将概念知识、简单题目、复杂题目都当作学生能力考察的一部分。试卷题目8~10题,着重能力考察,而非成绩。

在试卷完成后,教师可以将试卷回收并批阅,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根据试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回去预习《集合与函数》这一小节的知识、概念。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仅要求学生预习相关概念、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找出与这节课相关的历史知识、发展过程等。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提高要求,出几道有关于教学内容的小题供学生思考。

在正式开始教学时,教师应当让每个小组委派学生代表先上台展示预习成果,并对预习效果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进而总结学生预习成果展示中涉及的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内容,然后正式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并向学生讲解函数、集合的概念。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应当设计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小题以供学生思考、解答。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可以与本节课内容相关,一部分可以与下节课所学内容相关,但题量不宜过大,需要控制在10~15小题。

通过该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师生之间互动性明显增强。并且,在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了更多兴趣,从而愿意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投注更多精力,从根源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效率[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在高中数学实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摒弃应试教育的糟粕,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思考能力作为教学的关键。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水平、能力等施行阶段性教学,保证每个学生对自身都能有清楚的认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白金祥.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08,(05):27-29.

[2] 李朝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4,(24):81.

猜你喜欢

试卷新课程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